您现在的位置: 首页 > 网站导航收录 > 百科知识百科知识
银行的理财产品可靠吗?安全吗?
银行,理财产品,风险银行的理财产品可靠吗?安全吗?
发布时间:2020-12-06加入收藏来源:互联网点击:
我还有一个同事曾经买过浦发银行的保本理财产品,到期后一分钱利息都没给,只是兑付了本金。
现在的银行理财没有保本的产品了,这是国家规定的,所以购买银行理财产品时更要谨慎。银行的理财产品风险等级分为五个档:R1~R5,R1级保本不允许售卖,客户能买到的都是R2级以上的理财产品,R2级的理财产品本金损失概率最小,不是零但接近于零,要想不损失本金,只能考虑R2级的理财产品了。
回答于 2019-09-11 08:43:50
现在银行理财产品安全吗?非保本的理财产品出现过违约吗?
一、理财市场都发生了哪些变化?
理财新规发布之后,银行理财产品不再保本,对于老百姓来讲。似乎并不明白这意味着什么。他们也并不知道新规都说了些什么。但是他们都有一个共识,那就是银行理财产品不再像以前那样安全了,不再稳赚不赔了。
没错,现在的银行理财市场确实发生了比较大的变化,无论是银行还是银行理财产品,都在进行转型升级。
大部分的老百姓理财习惯还是比较传统的,他们并不盲目追求高收益,而是把保住本金看得比什么都重要。他们之所以宁愿获得较低的收益,也选择银行理财产品,是出于对银行天然的信任。这种信任关系,不会随着理财改革而有所改变。
但由于普通老百姓缺乏专业的理财知识,在对当前理财市场还看不懂的情况下,选择了观望。并把资金从理财市场转移到了保本产品上面。
二、理财新规要点解析?
理财新规最核心的要求,是要求银行打破刚性兑付。银行以后发现理财产品不能再承诺保本保收益。理财要回归本源:“受人之托、代人理财“。
商业银行开展理财业务,必须做到每只理财产品单独管理、单独建账和单独核算,不得依托资金池滚动发行理财产品。
对于私募理财产品,银行应当设定不少于24小时的投资冷静期。冷静期内,如投资者改变决定,银行应当遵从投资者意愿,解除已签订的销售文件,并及时退还投资者的全部投资款项。
理财产品实行净值化管理。净值可以快速反映产品的价格变动情况。属于非保本浮动收益型理财产品。
商业银行销售理财产品,应当加强投资者适应性测试。不得误导投资者购买与其风险承受能力不相匹配的理财产品。理财产品的风险等级要和投资者的风险评测结果保持一致。
三、监管为什么要打破刚性兑付?
银行发行的理财产品通常层层嵌套,交易结构复杂,投资底层资产不透明,让人云里雾里。银行建立资金池,理财产品和投资资产之间存在严重的期限错配,蕴藏着严重的流动性风险。
资金基本在金融体系内空转,并没有流入到实体企业,在金融体系之外有一个影子银行在运行。这些行为严重扰乱了宏观经济调控,抬高了整个社会的融资成本,对实体经济支持严重不足,导致实体企业融资贵,融资难的问题得不到解决,影响了金融服务实体的效果。
银行普遍存在隐性刚性兑付行为,严重背离了理财产品“受人之托、代人理财”的本质,干扰了资金价格,抬高了无风险利率水平,容易引发市场投机行为。
四、现在的银行理财产品安全吗?
就银行理财产品本身来说,新规后更加安全了。为什么这么说呢?主要是基于几个方面:
新规之后,银行或者银行理财子公司会加大对理财产品所投资的项目尽职调查的力度,提前发现风险,项目更加安全,理财产品也就更加安全。
现在银行都在成立理财子公司,以后的银行理财业务就剥离到银行理财子公司进行管理发行,理财产品实行更加专业化的管理。同时提高了化解处置风险的能力、资产管理人员人才也更加的专业化。这一切都保证了新规后的理财产品,更加规范,更加安全。
监管要求打破刚性兑付,并不说银行推卸了风险,而是对风险有了更加清醒的认识和定位。从表面上来看,打破刚性兑付后,理财产品不保本了,风险由银行转嫁到了投资人。但本质上来说,理财产品正本清源,有效降低了银行发生流动性风险有隐患。
五、总结
所以总的来说,新规后的理财产品,正处于市场转型升级的关键时期,由于实行了更加专业化规划化的管理,风险比以前更加低。到目前为止,还没有银行理财产品违约的先例。
由于银行理财产品实行净值化管理,以前归属银行的那部分超额收益现在归投资者所有。所以收益比以前更加高了。
回答于 2019-09-11 08:43:50
现在银行理财产品真是五花八门,银行已经不单单靠存款业务了,现在还代理了保险、基金、债券、信托以及自营理财产品;至于现在银行的理财安不安全没有绝对值安全,购买的不同理财就会相对应的承担不同的风险。
银行的理财产品总体大框架可以分为两类固定收益产品、浮动收益产品;前者股东收益率产品是属于低风险,这种理财产品是安全的,信任度也是非常高的;比如活期存款、定期存款、大额存单等等之类的属于固定收益产品;浮动收益产品也就是相对固定收益产品风险性大,安全性比较低,有可能会出现本金亏损的情况,但也有出现高利息的时候,就是风险与利息成正比例;比如银行的保险产品,信托产品,外汇产品等之类的。
现在的银行理财产品确实非常广泛,有些银行工作人员为了完全自己每个月的理财任务,把保险业务当中存款业务介绍给储户,而储户由于盲目追求高利息的产品,根本没有顾忌理财产品的风险,盲目跟银行签订理财合同,连合同是什么内容都不清楚就直接签名;等随后购买之后才发现原来自己购买的不是固定收益理财,而是浮动收益率,本金出现亏损情况的理财,变成了保险、外汇、信托之类的理财产品,这种事件在很多银行都发生过,也在很多人的身边人也遇到过。
在银行购买理财产品一定要留个心眼,从本金安全性角度出发的话最好要购买固定收益产品,其他产品最后不要去购买;另外再有就是别把财产都放同一个理财产品,最好是分开不同期限不同产品理财;最有就是跟银行确认购买理财产品之前要仔细阅读合同,看看合同是否跟银行工作人员介绍的大致相同,避免阴阳合同,避免被银行忽悠。
上一篇:有没有后悔去厦门的?
下一篇:返回列表
相关链接 |
||
网友回复(共有 0 条回复)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