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 首页 > 网站导航收录 > 百科知识百科知识
古人没有事的时候,有哪些娱乐的方式?
张岱,斗鸡,叶子古人没有事的时候,有哪些娱乐的方式?
发布时间:2020-12-06加入收藏来源:互联网点击:
问题补充: 古人闲暇的时间应该有很多吧,没有电脑手机,怎么消磨时间呢?
回答于 2019-09-11 08:43:50
回答于 2019-09-11 08:43:50
古人没有事的时候,娱乐活动很多,精彩纷呈,并没有我们手握手机以为天下我有并想象古人穴居的贫乏,《战国策》记载:“临淄之中七万户……甚富而实,其民无不吹竽、鼓瑟、击筑、弹琴、斗鸡、走犬、六博、蹋鞠者。”说明古人有很多的娱乐活动,包括吹奏、打击、弹奏乐器,斗鸡、走狗、打牌和踢球。
其中最著名的当属蹴鞠,近似我们现代的踢足球。“一个浮浪破落户子弟,姓高,排行第二,自小不成业,只好刺枪使棒,最是踢得好脚气毬”《水浒传》,高俅因为做了端王的亲随,端王即位皇帝后,抬举高俅做了太尉。古代的气毬,外表是皮,里面塞的是羽毛。《汉书》“鞠以皮为之,实以毛,蹴蹋而戏也。”蹴鞠是踢球,起初是为了训练士兵体能而设置的运动项目,后来流传开来,成为我国影响最大的娱乐活动。
斗鸡可能是我国民间历史最悠久的传统娱乐活动了。早在春秋时期就风行一时,左传里说季平子斗鸡在鸡尾安装刀片。到了唐朝更是广受欢迎,从宫中到平民,概莫能外。 有首《神鸡童谣》写的仿似高俅的翻版,“生儿不用识文字,斗鸡走马胜读书。贾家小儿年十三,富贵荣华代不如。”“神鸡童”贾昌因为擅长斗鸡,深得唐明皇宠幸,享尽荣华富贵。
打牌不需要太大的空间,也不需要多大的体力,是最好参与的娱乐活动。唐朝时就已经有纸牌,在当时非常受闺阁女子的欢迎,随着社会的不断发展,纸牌渐渐有了不同的类型,宋元时代人们喜欢打马吊,明清时候喜欢打麻将抹骨牌。大多数人打牌只是为了消磨时间而已,有时会来点彩头,就演变成赌博的一种形式。
上面列的三种娱乐活动,是参与度最高的,其它如弹奏乐器,下棋,书画,智力因素占比较高,虽然也流传不绝,但是参与的民众还是占少数。
回答于 2019-09-11 08:43:50
开口便说,说天下可说之事。
咧嘴便笑,笑世间招笑之人。
欢迎走进“土鳖君说”,关注我,我们一起说道说道。
怎么样筒子们,最近被李晨、范冰冰之流的花边新闻刷的审美疲劳了吧。
明星们的相爱相杀是不是来的太快了点啊。
是不是很羡慕人家有钱、有闲、又有流量?
土鳖君只能说,他们low爆了。
来来来,让土鳖君告诉你一个中国古代的顶尖玩家是怎么玩风花雪月的。
是怎么玩戏子的。
这位玩在巅峰的同志叫:张岱。
他爱风、爱花、爱雪、爱月。
他爱鲜衣、爱怒马,爱美女、爱娈童。
他曾经读书读入了痴,曾经唱戏唱入了狂。
琴瑟琵琶诗酒花,饔餐饕餮丹青茶。
精庐雅舍儒禅道,古董促织桃李瓜。
只要能玩的他都玩到了极致,只要能写的他都写到了极致。
一个富家公子哥,爱极了这个婆娑世界。
一个翩翩少年郎,阅尽了世间极致的繁华。
然而世事无常,浮生若梦,他的苦心营造似乎在一夜之间崩塌。
读书万卷抵不过寒光一闪。
顷刻之间,挥别风雅,转入离乱。
一切有为法,如梦幻泡沫,如露亦如电,应作如是观。
他深深的体会到了这句禅语的奥义。
一壹一
他就是张岱,大明王朝最后一位天才,最后一位极会生活的富N代佳公子。
很多人认识他,是从崇祯五年十二月的那场大雪开始的。
连下了三天的大雪,将整个杭州打扮的银装素裹。
爱雪爱到痴狂的他从来没有如此的兴奋过。
哪管什么风寒入骨、哪管什么形只影单。
唯有穿上皮草,抱起火炉,顶着凛冽,撑一叶扁舟,到湖心亭赏雪才是正办。
漫天鹅毛入西湖。
天、云、山、水皆茫然一片。
唯见一堤、一亭、一舟,及舟上三两粒人影。
如此佳景,唯有此时才能看到。
而他踏上湖心亭,却惊喜的发现,亭中竟然还有两人盘膝而坐,相对而饮。
旁边一小童把红泥小火炉催的通红,甘醇的美酒似乎要从湖中跳出。
对此当浮三大白。
正如他所说:“人要是没点癖好是不可以交往的,因为这个人不懂得一往情深,人如果没有瑕疵也不可交往,因为这人太能装逼。
人无癖不可与之交,以其无深情也;人无疵不可与之交,以其无真气也。”
每每读到《湖心亭看雪》,面对如此痴情、痴景、痴人、痴行,土鳖君也想浮一大白。
张岱也算是,万历年间,出生于绍兴山阴的簪缨世家,家里还出过独占鳌头的状元。
什么钟鸣鼎食、锦衣玉食、雕盘绮食自然不在话下。
妙就妙在,张岱的祖辈、父辈皆是各有痴狂,各有嗜好的妙人。
说真的,吃喝玩乐,放浪形骸也许是他少年时代的唯一选择。
好在,老天爷还给了他一个天资聪慧、才思敏捷,善舞文弄墨的荣誉称号,能让后人也领略一下如此有品的生活。
一贰一
妙人们的朋友圈自然皆是妙人。
八岁的张岱跟着爷爷跑到杭州去探望,老朋友陈眉公。
这陈眉公当时可是大人物,一本《小窗幽记》名动天下。
陈眉公也是个妙人,不骑马、不坐车,坐骑跟太白金星一样。整日骑着一头长角的麋鹿招摇过市。
陈眉公见小张郎颇为伶俐,有心考他一考。
便指着堂前的《太白大鲸仙去图》口占上联:
太白骑鲸,采石江边捞夜月。
初生牛犊不怕虎,小张郎哪把这怪老头放眼里?不慌不忙的对出下联:
眉公跨鹿,钱塘县里打秋风。
陈眉公听后仰天长笑,大叹天纵奇才,躬身把小张郎抱上麋鹿。
张岱的三叔张炳芳也绝对算是个奇才。
有过目不忘的本事,更厉害的是他好像天生就是心理学高手,能观人肺腑。
据张岱所书:天启七年(1627年),张炳芳身不带分文,独闯北京。竟能以一席话,混了个内阁秘书的职位。
张岱感叹的说:我三叔混上这个职位,就如拿寄存的东西一样容易。
老张家的两位天才自然处的十分搭调。
两人经常相约找点乐子。
在张岱17岁时,叔侄二人相约去斑竹庵找尼姑玩。
尼姑找没找到土鳖君不知道,但二人确确实实的发现了一股清流。
下一篇:返回列表
相关链接 |
||
网友回复(共有 0 条回复)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