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 首页 > 网站导航收录 > 百科知识百科知识
陪孩子共读怎么选择时间?共读多久为宜?
孩子,亲子,时间陪孩子共读怎么选择时间?共读多久为宜?
发布时间:2020-12-06加入收藏来源:互联网点击:
陪孩子共读怎么选择时间?共读多久为宜?
回答于 2019-09-11 08:43:50
回答于 2019-09-11 08:43:50
陪孩子共读怎么选择时间?共读多久为宜?
作为一个与孩子有了7年亲子共读经验的妈妈,很高兴我能回答你的问题。
一、亲子共读时间的选择
这个时间,要根据孩子的年龄,父母的时间,家里的环境等各种因素综合考虑。
许多家长希望每天可以固定一个时间段陪孩子阅读,但实际上往往这样或那样的原因,没法按计划进行。
那如果错过了固定的时间,是不是就要放弃阅读而进行下一项安排了呢?
当然,这不是我们希望的。
所以,我建议时间上可以灵活变通。
但是有一点要保证:
孩子阅读时的状态是非常好的。身体和心灵都是愉悦的。这点很重要。
有些人喜欢在睡前和孩子阅读。这个习惯也很好,但不适合所有的孩子。
比如我的孩子,我是基本不会选择睡前阅读的。
因为即使他明明很困,一读起故事,就变得精神起来。
而且,读完之后,他又有许多的问题想探讨。。
这样,入睡的时间就会被严重推迟。
第二天起床特别困难,孩子也没休息好。
所以,亲子共读的时间选择原则:
1. 父母和孩子共同的休闲时光。
2. 孩子身心状态良好的时光。(当然,大人状态也需要良好)
3. 不影响孩子休息的原则
4. 一天中亲子共读的次数不限,可以是一次,也可以是几次。
二、亲子共读多久为宜?
这个也是根据孩子的年龄段不同家长需要酌情的。
比如一岁的宝宝,那么可能读一个绘本5分钟就好了,如果孩子还表达出想继续读的欲望,那么不妨再读一本。
另外,共读时间上我建议坚持两个原则:
1. 一定不要让孩子有厌烦之感
比如我们读一个故事,读完了孩子很开心,可是孩子已经显露疲态了,这个时候就不要再继续了。
只有孩子觉得喜欢了,他才没有抵触心理,下次阅读的时候,也会保持兴致冲冲。
2. 最好让孩子有意犹未尽之感
不疲惫,还意犹未尽,更加激发孩子对阅读的兴趣。第二天会更愿意亲子共读。
三、亲子共读的目的
无论我们用何种方法,读多久,都不要忽略了最初的目的:
让孩子爱上阅读,让孩子独立阅读。
所以,阅读时选书是很重要的。
孩子一岁左右,要选择图多字少的绘本,绘本的内容,要选择孩子感兴趣的领域。
而且在读的时候,妈妈可以用不同的声音和夸张的动作引导孩子一起做,增加阅读的趣味性。
另外,亲子阅读是为了引导孩子爱上阅读。
所以不要刻意去计较今天读了多少书,学会了多少道理,读了几个故事。
有一个阶段,我儿子极其喜欢一个故事,一天里他要把那本书拿到我面前N遍,让我给他读,就听这个。
我知道这个时候一定不要扫了孩子的“兴致”,所以就翻来覆去的重复这个故事,当时真心累啊。
四、让孩子自主阅读
如果前期亲子共读做的好,那么在4岁左右,孩子基本就可以实现自主阅读了。
这个时期家里要多多营造阅读氛围,少开电视、电脑等电子产品。
给孩子准备一个舒适的读书环境,孩子会更喜欢阅读。
早期的独立阅读其实孩子并不能完全认识书上的字。
即使有拼音(况且拼音孩子也不一定认识)但是只要认识大多的字,是不影响孩子的理解力的。
这个时候如果需要家长帮助,孩子会问的。
但是大多数孩子不会问,他们会觉得麻烦。
而且孩子小,我们选的书也是那种图多字少,浅显易懂的。
当孩子独立阅读以后,家长如果有时间,还是建议家长能陪同孩子阅读。
就是说孩子读孩子的书,家长读家长的书,在一个空间里,不同的知识海洋中,精神境界的陪伴。
这样也有助于亲子关系的拉近。日后也会有更多的话题。
高尔基说:书是人类进步的阶梯。是啊,书籍,是我们每个人不可或缺的精神食粮。所以,为了孩子能爱上阅读,我们的亲子共读尤为重要,即使很累,也要坚持。
愿我们每一位妈妈的辛苦付出都能得到回报,愿我们的宝宝都能腹有诗书气自华。
回答于 2019-09-11 08:43:50
我家老大正在读小学二年级,在阅读方面目前他的主要特点是
涉猎相对较广,唐诗宋词、漫画、小说、科技、历史、自然…… 他几乎都能看进去,且每本书至少读2遍以上;
爱专,对于自己喜爱的题材或者问题总是打破砂锅问到底,自己爱去寻找书籍或其他素材一探究竟,比如5-6岁热衷恐龙的时候,他就经常让我们带他去自然博物馆看化石。
同时我们也帮助他通过绘本、电影(如侏罗纪公园)、百科、故事等来丰富他的见识和想象力,那段时间他玩的是恐龙,说的是恐龙,画的是恐龙,就连英语都在学tyrannosaurus(霸王龙)…… 但在真正意义的阅读能力培养方面,我不得不提一套少儿版(注音版)的四大名著(准确说是这套书里的两本:《三国演义(注音版)》和《西游记(注音版)》,每本约35回,在原著基础上大幅改编和简化),这套书籍陪伴了我孩子快二年了。
幼儿园期间,我注意到他对一件事的兴趣似乎持续不了多久,尤其是当他觉得自己好像(已经)弄懂了或是这件事已没有多少可吸引他的时候,他就会经常开小差。为了培养他的专注力、耐心和求知欲,更为了让他顺利的从绘本阅读过渡到文字阅读,以便尽快适应小学学习,我有意识的想选择几本书来对他进行相关能力的培养。选来选去,在他快要上小学的那个暑假,我给他买了这套少儿版(注音版)的四大名著。俗话说,“老不读三国少不读水浒”,我告诉他只读三国演义和西游记这两本(但是他还是偷偷的把水浒读了两遍,当然,那是后话了……)。
因为这个时候他的识字量极少,更不要说拼音了,我就给他播放了一遍随书附带的音频,让他边听边自己指着字看。开始的时候确实很难,有时候他听着听着就不知道人家读到哪儿去了,这个时候,我也没有过多的要求他,只是偶尔会纠正他一下,告诉他现在读到哪里了。就这样,记得当时用了大约一周的时间,他就把这两本书听了两遍。从听第一遍开始,他有时会指着一些插图,让我给他讲故事;偶尔,我也会主动挑选几幅插图来给他拓展一下情节,毕竟,男孩子对于打打杀杀、兵来将往这些事基本都不会拒绝。就这样,我陪着他几乎把这两本书所有的插图都讲了一遍。在上小学一年级学拼音的时候,为了巩固拼音学习,又附带让他看了看这两本书;到了小学一年级上期快结束的时候,他又把这两本书看了不少于三遍……小学一年级结束的时候,三国那本书他至少看了7遍,西游记不少于5遍。
下一篇:返回列表
相关链接 |
||
网友回复(共有 0 条回复)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