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 首页 > 网站导航收录 > 百科知识百科知识
孩子被其他小朋友打了,我们做家长的该怎么办呢?
孩子,家长,小孩孩子被其他小朋友打了,我们做家长的该怎么办呢?
发布时间:2016-12-08加入收藏来源:互联网点击:
如果孩子确实已经被打、被欺负了,那我们该怎么做呢?
家长千万不要将气愤甚至“恨铁不成钢”等负面情绪发泄在孩子身上,也不要不分青红皂白地就鼓励孩子以暴制暴,或者嘲讽孩子。要知道,此时的孩子最需要的是安慰与共情,家长要理解孩子此刻难过的情绪。
我们可以这么做:
1 孩子跑到家长身边寻求安慰,家长要及时给予关爱,让孩子感受到我们对他的支持。孩子感受到安全感,才会有底气和勇气面对欺负他的孩子;
2 告诉孩子那些欺负他的人做错了,教他如何避免这类行为,例如通过严肃的言辞反抗别人,比如大声呵斥“打人是不对的”、“不许打人”等,也可以推开对方作为自我防卫;
3 必要时,建议孩子远离总欺负他的人,转而和友好的人交往;
4 如果孩子因为被欺负,对与人交往产生了抗拒,家长仍要继续鼓励他积极与人交往,否则过度保护会使孩子在封闭的环境下长大,对外界缺乏认知,将来可能会更难面对挫折和困境。
一般情况下,宝宝与其他小朋友有冲突时,在确认宝宝处境安全的前提下,原则上还是建议大人不予干预,只是进行情绪安抚、共情,这样宝宝会更快的自己找到解决问题的办法。
如果真的遇到很激烈地打斗,家长要及时把双方分开,避免宝宝受伤之后,让他们各自冷静,一般宝宝们会很快和好。
回答于 2019-09-11 08:43:50
我女儿3岁刚上幼儿园一个月的时候,有个家长因小孩哭闹,留在了班上,同时也在正常上课的情况下,在家长群上发了一些日常视频,其中有一个是我一辈子都无法忘记的。
这个视频中,有两个小男孩在“打架”,其中一个淘气点的打完后,又用手打了一下我女儿的手,令我非常意外的是,我女儿立刻还手,伴随着有点生气,而且是“连续普通拳”的那种。我看到此时的情景,第一感觉是很欣慰,感觉女儿脱离父母的陪伴下,开始能自己照顾自己了。我有教过她不能打架,但我从来没有教过她被打的时候应该要还手。后来她回家的时候我问她,是不是上课的时候有人打他,想当然的她也承认了,也跟我说是小男孩先动手的。接着我直接跟她说,别人打你的时候你还手是对的,并且在后面的日子,我也会经常拿这个例子跟她表明,爸妈是非常支持她还手的,还会不断地鼓励她应该这样子做。但我也会跟她表明,如果别人打她的时候,她第一时间应该跟老师反映,老师一定会为她主持公道的,同时她也可以还手,这是爸爸妈妈是支持的。
通过这件事,我很欣慰,她有这样子的性格,是离不开我和老婆的教育。我们基本上一有空就会陪她玩,陪她读书,讲解书中故事的意义,游公园等,甚至为了让她更好的成长,我们将电视也收起来了。我们从来不会无理地吼她,在她做错事的时候看情况是否骂她,需要骂她的时候也会考虑她的感受,不会让她一个人哭,当让她认识到她自己的错误并承诺纠正时,又会安慰她,并表示爸爸妈妈一直都是爱她的。
回答于 2019-09-11 08:43:50
孩子们之间打闹或者发生不愉快的事情,不管是对于孩子、父母还是教育工作者来说都是很常见的情况,所以我们作为家长来说,在碰上这样的事情千万不要过于主观的去处理此类事情。分享一下我处理此类事情的方式。
1、让自己(家长)冷静下来
很多家长碰到孩子被欺负的事情,瞬间就“暴怒”了,要么就参与到孩子的“战争”中去,要么就迅速教唆孩子以暴制暴。心情可以理解,但是方式不可取。作为家长和长辈,我们首先要让自己冷静下来,先看明白这个事情的缘由,切勿瞬间做出不冷静的行为。因为,第一,很可能我们并没有看懂发生了什么。第二,孩子是家长的一面镜子,家长处理问题的方式直接影响孩子的处理问题的方式。冷静、冷静、冷静,重要的事情说三遍。
2、对孩子进行安抚
孩子在被欺负后,哭哭啼啼的跑向你。我们会想一下这个场景,在我们小的时候,我们的这个行为背后的第一心理诉求是什么?第一心理诉求是想让爸爸/妈妈抱抱,听两句温暖的话。这个时候孩子要的不是听家长训话,更不是家长带着去“报仇”。做过服务行业的人都知道,当一个客户气冲冲的找你理论问题的时候,我们的第一处理步骤是“解决心理问题”,然后再处理客户要投诉的问题。因为客户在气愤的时候根本就没办法把内心诉求说明白。这个策略同样适合孩子。先让孩子安静下来,安全感得到满足,然后再说其他的问题。
3、帮助、引导孩子说清楚过程
虽然孩子心情已经平复,但孩子内心还是充满委屈。“心理疗伤”最佳的办法是倾诉,但是如果孩子小,语言表述能力没有那么强,这个时候就需要家长学会引导了。
比如,有的家长会问“刚才壮壮怎么欺负你了?”这样的问题孩子就不太容易回答。可以换一种方式:家:“你刚才为什么哭了?”孩:“因为壮壮打我了。”家:“壮壮打你哪了?”孩:“他打我头了。”家:“宝贝儿,现在头还疼吗?你平时和壮壮是最好的朋友,怎么壮壮突然打你头了呢?”孩:“………………”
以上只是一个简单的案例,家长可以采用倒退的方式引导孩子还原当时的场景和问题,并且把问题问的更具体一些,因为太“大”或者太“长”的问题不利于孩子回顾和表述。
4、鼓励孩子用正确的方式处理问题
问题搞清楚了,我们就该处理问题了。可能会有这几种情况:
(1)自己孩子主动“挑衅”但“技不如人”。跟孩子讲清楚挑事是完全不正确的相处之道。跟孩子说明如果因为主动惹事被欺负,家长处理安慰你,别的地方无法帮助到你,而且主动挑事被收拾根本也不算是被欺负。跟孩子讲清楚再出现主动挑事的行为,家里的“处分”策略。
(2)对方孩子喜欢“寻衅滋事”。明确告诉孩子,对方挑起战争一定要给予一定的还击,并且帮助孩子建立起还击的勇气。当然,适当教孩子一些保护自己的方法和招式还是有必要的。
下一篇:返回列表
相关链接 |
||
网友回复(共有 0 条回复)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