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 首页 > 网站导航收录 > 百科知识百科知识
什么是认识偏差?
偏差,认知,都是什么是认识偏差?
发布时间:2019-02-08加入收藏来源:互联网点击:
问题补充: 什么是认识偏差?
回答于 2019-09-11 08:43:50
回答于 2019-09-11 08:43:50
☞本篇由妇专委特邀心理问答专家志愿者杨喆老师回答,头条号 心理治疗师杨喆,欢迎关注。
认识偏差在心理学上是认知心理学里面的一个概念。
首先,人类的认识会根据知识的局限性、处境、角色、包括我们的成长过程、我们的思维习惯等等一系列的原因,导致我们对事情的认识不够全面、过于主观、会对事情有一个局限性的认识。
我们会以偏概全以为我们看的了一点就是事情的全部。我们会把一件事情想象得非常绝对。而无法用变化发展的眼光去看待它。比如说家长会认为,一个孩子如果成绩不好,他的人生就完了。
事实上一个孩子不会因为成绩不好而完蛋,但是会因为家长每天都认为它会完蛋,而真正的完蛋。其实这就是认知偏差,我们的认知狭窄了。导致了一个不良的结果。
如果真的想知道什么是认知偏差,在网络上会有大量的搜索结果来解释这个概念。但是了解什么是认知偏差,本身并没有什么意义,因为每个人都会有认知偏差。我们都会产生认知不完整的问题,前面说到这种认知不完整,与我们的知识局限性、我们的角色、位置、身份关系都会受到影响。
也许我们更需要考虑的是:如何不让我们的认知偏差,对我们的人生,对我们人生中重要的他人产生过多的很坏的影响?
这个时候我们可能就要用一个动态的,变化的眼光去看待孩子们、去看待每个人,我们愿意相信他们是愿意为自己努力变得更好的,我们就不会因为某一件事情觉得他很糟糕,就会觉得这个人无可救药。
或许我们可以更深入地学习知识,对一件事情有更深刻的了解。
更愿意去辩证的思考,又或者我们愿意去深入了解一个事情真真正正的从里到外,从每个人的内心细节,甚至它的成长过程着手去理解一个人。这个时候我们的理解,我想是尽可能完整的。但是很抱歉,我觉得没有百分之百的完整的答案。
我们只能通过自己深入地努力去逐渐地让它完整和立体起来,这个时候我们就不会有那么多偏见。
☞本文版权归作者本人,未经允许严禁转载,违者追究法律责任。
♥杨喆,北京市大兴区精神病医院心理科主任,国家二级咨询师、心理治疗师,应用心理学本科毕业、医学心理学与心理治疗专业研究生,北京市心理专家讲师团成员,北京市沐林教育矫治所特聘专家,首都医科大学大兴教学医院特聘教师,阅心成长儿童沙盘小组创始人,工作十余年,临床治疗1000余小时。擅长:青少年心理治疗、抑郁症心理治疗、夫妻关系心理治疗、沙盘治疗。
回答于 2019-09-11 08:43:50
认识偏差是人们在感受认识自身、他人或外部环境时,常因自身或情境的原因使得自己得出的结果出现失真的现象。认识偏差中常见的首因效应、刻板印象、晕轮效应等均为某种形式的认识偏差,是个人认识具有选择性的特征所致。
打个比方说:有人吃了一次川菜,不爱吃,于是他的自我概念当中自己给自己就加上了一条:“不喜欢吃川菜。”体验相对来说是更为可靠的自我评价,因为它与朋友吃川菜时,服务员态度不好,或者那个菜馆的川菜不正宗等,都会让朋友也自己产生了一个认识偏差,以为自己也不爱吃川菜了。
如何解释认识偏差是一个非常棘手的难题。经济学家认为,大脑通常采用简单程序应对复杂环境,因此出现偏差在所难免。而社会心理学家则认为,认识偏差跟自我中心的思维倾向有关,是为了维持积极的自我形象,保持自尊或者维持良好的自我感觉。进化心理学家哈瑟尔顿(M. G. Haselton)和列托(D. Nettle)认为有的解释难以令人满意,给出的都是表面答案。他们提出了错误管理理论,认为通常的决策不是犯不犯错误的问题,而是犯哪种错误的问题。我们再以教育为例:学生学不好是老师没教好,或是学生自己不下工夫。其实:以上两点绝对是有关系的,而且关系很大,但不同情况下原因也不尽相同。有时,父母的原因也占了相当大的比例。俗话说,父母是孩子最好的老师,也是孩子最早的启蒙老师。有时父母在很多问题上都做不好,如:抽烟,吃槟榔,睡懒觉,说脏话,撒谎,那我们如何让他们的孩子不去做以上学生守则规定不能违反的事情呢?所以,父母是影响孩子的一大重要因素。答者:暖心理咨询师佟新
快来关注暖心理头条号,温暖你的世界 让我们一起温暖世界 ~
回答于 2019-09-11 08:43:50
认识偏差,是一种基于个人经验和知识体系对一定表现的现象或虚假的信息而对他人做出判断,从而出现判断失误或判断本身与判断对象的真实情况不相符合。
还有一种偏差,叫做认知偏差,指的是人在知觉自身、他人或外部环境时,常因自身或情境的原因使得知觉结果出现失真的现象。
根据题主的描述,应该是属于第二种认知偏差的范围更旷阔一些,生活中也会经常出现一些认知偏差的例子。
比如典型的曝光者效应就指的是人们在多次接触一个人时候,会产生一种对TA的好感,会越看越顺眼,也就是我们常说的日久生情,近水楼台先得月的原因。其实都是因为人在知觉外部环境时大脑会产生一些错觉等。还有典型的就是男性和女性的认知差异,男性以目的为导向,女性以体验为导向,经常出现一些男性和女性直接的矛盾,都是因为这种认知偏差。比如女生和男孩子吵架时,喜欢说“你态度有问题,你为什么用那种语气和我说话。”男生则喜欢追问“你想怎么办,你想怎样?”寻求一个确定的解决方案。
还有一些认知偏差,在孩子与父母之间也会发生,比如孩子最喜欢的玩具,自己平时都不舍得玩,对于孩子来说玩具就像朋友一样珍贵,是需要呵护的,但是某一次家里来了客人,家长把孩子的玩具送出去给别的小朋友玩,别的小朋友特别不珍惜,就会让孩子特别难过伤心,认为家长不尊重自己的玩具朋友。这是因为家长认知中的玩具就是个物品,可替代,价值没有让客人的小孩开心重要。可是在小朋友眼里的玩具,是一个有生命的物品。这种偏差,就会导致一些家庭上的矛盾。究其原因,就是人身处的位置不同,经验不同,对同一事物会产生来自于个人经验上的差异认知。
上一篇:颈椎病怎么治,可以物理治疗吗?
下一篇:返回列表
相关链接 |
||
网友回复(共有 0 条回复)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