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 首页 > 网站导航收录 > 百科知识百科知识
怎么样锻炼孩子的独立自主能力?
孩子,自己的,父母怎么样锻炼孩子的独立自主能力?
发布时间:2016-12-08加入收藏来源:互联网点击:
回答于 2019-09-11 08:43:50
我的宝宝现在有一周了,他不管在做什么都要去鼓励他去尝试一下,但是要在安全的基础上。要想让宝宝独立起来作为家长就要学会怎么去放手,等他大些了你就会发现他会和别的小宝宝不一样
回答于 2019-09-11 08:43:50
放养回归原始社会
回答于 2019-09-11 08:43:50
谢谢邀请。怎样让孩子学会独立生活,这个是好问题。
从小事开始,先学会自己解决自己的问题。随着孩子年龄的增长,让孩子学做家务,这样增强孩子自信和动手能力。关键是父母要学会放手,让孩子去实践。
0-2岁,自己学会翻身,自己学习走路,自己学会用奶瓶。
2-3岁,自己学会穿衣服,自己学会上厕所,自己会拿碗筷,自己学会吃饭。
3-6岁,良好生活习惯养成。自己会收拾书本,自己的玩具,帮妈妈拿筷子。
6-12岁,自己的书本会收拾,自己的房间会收拾。自己会与人交往。帮助妈妈做饭,洗衣服,参加家里的大扫除。自己会坐公交。
12-18岁,学会与朋友相处,自己会进厨房炒几个菜。会帮家里干点重体力劳动。帮助家里收拾房间。学会照顾病人等。
这一些经验总结。其实,主要的是:让孩子从小参与家庭劳动,家长放手,哪怕是打烂几个碗筷而已,多让孩子实践,去参加一些外出活动,和别的孩子一起独立生活几天,这样都能培养孩子独立生活的能力。
希望这个回答让你满意。你的关注,转载和评论是对我最大的支持。有关家庭教育的小知识请关注我的小视频。
回答于 2019-09-11 08:43:50
1.把孩子当人看,就是说要给孩子适当的自由度,要允许孩子有成长的时间。
2.理解孩子有些事情做不好,不要大包大揽。
3.发现孩子做不好可以引导,不要帮办。
4.允许孩子自己安排一些事情,并承担相应责任。
5.当孩子做不好一些事情,不要批评,从而降低孩子的自主积极性。
回答于 2019-09-11 08:43:50
孩子的独立性缺失,很大原因在于家庭不当的教育观念和深深的溺爱。
特别是在孩子小时候,大人认为他们还小,缺乏思考,不知道自己该干什么才好,所以把方方面面都替孩子考虑好了,让孩子走设计好的道路,做什么事也得按大人的意愿去办,美其名曰“让孩子少走弯路”“都是为了孩子好”。
试想,自己考虑不管用,说了也不算,那以后遇到问题还会考虑吗?
不会!遇到问题找家人求助是他们的第一反应 。
久而久之,孩子不愿去动脑思考,心想大家什么事都为我考虑好了,只要按照他们的想法做就行了。
很多家庭,带孩子都是“亲妈”模式,特别是家里有些老人长辈,对孙子特别疼爱,哭了就心疼,立即抱起来,或者喂东西吃;摔了就立马抱起来,还用嘴吹吹膝盖、手腕等地方;孩子要什么给什么,只要能给绝不犹豫。
我一个同事就因为父母这样的带娃方式,而经常争吵,他会说父母对孩子太溺爱,而父母会反过来指责他和妻子不会带娃,不用心、不尽责等等,这样的矛盾是越来越深,后来他常跟我抱怨,以后找机会一定要分开,不能跟爸妈住一块。
怎样才能让小孩变得独立,可以尝试当一个“后妈”,采取“后妈式”教育。
“后妈”式教育就是当孩子遇到问题时要忍住立马帮他解决,当孩子有什么需要时要忍住立马答应给他,比如孩子摔倒了不要立马去抱,而是要鼓励他自己勇敢站起来,孩子要玩具不要立马买给他,而是得通过家务劳动来换取等等。
通过这些告诉孩子没有“衣来伸手饭来张口”的好事情,遇到困难不能只靠父母,而是要靠自己的努力。
只有自己才是自己的主人。
生活不是那么美好的,大人也无法保护孩子一辈子,既然这样,还不如让他自强,早点学会独立面对生活的艰难。
“后妈”式教育出来的孩子更坚强,在环境适应方面会更容易,生活中遇到困难,也会更容易克服。
当然爱是灌输其中的,不是说纯粹的放任不管,漠不关心。
【阿黎心理,遇见更好的自己。】欢迎关注
回答于 2019-09-11 08:43:50
我觉得这个问题有两个方面,一是要建立孩子独立生活的信心,二是要培养孩子独立生活的能力。
一,从建立信心来看,
首先,是要建立良好的健康的亲子关系。说白了,让孩子觉得父母绝对的爱自己,相信自己,把决策权留给孩子。家庭不论是富裕还是贫穷,都让孩子深刻的参与其中。
下一篇:返回列表
相关链接 |
||
网友回复(共有 0 条回复)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