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 首页 > 网站导航收录 > 百科知识百科知识
如何从宝宝的便便来判断宝宝的消化情况?
宝宝,大便,便便如何从宝宝的便便来判断宝宝的消化情况?
发布时间:2016-12-08加入收藏来源:互联网点击:
正常状态:
0至4个月:母乳喂养,便便次数6次左右,无臭味,颜色呈黄色、金黄色,状态呈水状或糊状;奶粉喂养,便便次数2次左右,颜色间于黄色和绿色间,状态粘稠
5个月:因添加辅食,便便次数1-2天一次,颜色随所吃辅食的变化而变化,状态多为条状,有一定软硬度。
非正常状态:
若宝宝的便便有一下情况,就要注意检查喂养情况或者咨询医生,及时就医:
绿色便便。每天便便次数在5-10次左右,有臭味,原因:饥饿或受凉;吃绿色蔬菜或含铁较高的食物;胆红素转为胆绿素;奶粉中铁元素未完全吸收;消化不良。若除了便便发绿,其他各方面如精神状态、便便次数、状态、体重等都正常,也属正常现象。
黑色便便。原因:使用含铁食物;服用含铁药剂;消化道出血。若为前两个因素引起,则停止后便可回复正常,第三个因素引起,请及早就医。
油性便便。颜色呈淡黄,状态油润,呈糊状,内涵奶瓣或脂肪小滴,排便次数较多。原因:脂肪消化不良。应注意、更改饮食。
泡沫便便。原因:喂奶时吸入空气;消化不良。前者原因应注意喂奶姿势,后者原因要注意饮食清淡,少量多餐,适当添加益生菌帮助消化。
蛋花汤便便。排便5-10次左右。原因:消化不良;腹泻。前者原因可适当添加益生菌帮助消化,后者原因请及时就医。
水样便便。便便次数10次左右,状态呈水样,良多。原因:细菌或病毒等病理原因引起。易发季节:秋季和冬季。若有此种情况,请及早就医。
带血丝便便。原因:大便干燥,划破肠道或肛门;肛周皮肤皱裂。此情况需分辨是否为食物原因引起,如吃火龙果也会导致便便呈红色,但不是丝状。若发现如上原因所述情况,应及早就医。
因为宝宝个体差异的不同,家长需要学会观察,若各方面情况不正常,情况逐渐家中,还是应及早就医的好。
以上,如有不适,尽请指正,谢谢!
回答于 2019-09-11 08:43:50
“自从有了娃,我的洁癖无药自愈了。”因为宝宝的屎尿成了妈妈每天都会研究的东西。
但是还是一句很经典的话就是:我们养的是孩子而不是大便。只看大便无视孩子的身体情况那是本末倒置。
大便在孩子体内的旅游过程是这样的:
孩子吃进入的食物经过胃的消化,十二指肠中胆汁的染色,再经过小肠的吸收,最后剩下的不要的残渣在大肠内通过细菌的分解及吸收水分变成大便排出体外。
对于大人来说,无论是口腔的咀嚼还是胃和十二指肠的消化,小肠的吸收,大肠的细菌这些工作一天都要做到三四次,而且做了很多年,所以比较习惯也比较有规律的。
一般来说大人如果消化道没有问题,大便的形状的次数都是比较固定的。
但是对于小婴儿来说,特别是六个月内的婴儿,口腔的作用甚至为零。而胃的消化能力也有限,小肠的吸收能力也是有限,大肠的细菌数量也不太足。所以孩子的大便各有各有特点,不同的孩子可能大便都不太一样,因为孩子有不一样的肠道。
特别是母乳喂养的孩子大便可能是五天拉一次也可能是一天拉五次,而且都可能是正常的。
对于母乳来说只是大便偏绿一点,偏稀一点,性次偏多一点,或者是偏少一点都是没在太大问题的。
只有孩子是这样的:
1、生长发育正常
能吃能喝,能睡能玩,能长。
2、大便有一定的规律性
比如说一直是维持着一天拉二次到三次的规律。
3、排便时
相对顺畅,有一定要渣,而不是都是水。
4、大便颜色
黄一点,绿一点都不是问题,只要不是黑的,红的,白的一般问题不太。
那基本问题就不太。
我是菁妈,混迹育儿界的医师,药师,营养师,心理咨询师四栖生物,家有菁妞,各平台原创作者,希望给焦虑的妈妈们一点支持和帮助。
回答于 2019-09-11 08:43:50
1.新生儿胎便(墨绿色)
估计孩子来到人世的第一次大便没少吓着父母,墨绿墨绿的一大堆,吓得爸爸们跑去叫医生。
刚生下来的宝宝,即使没吃一点东西,出生后6~12小时也会拉出墨绿色胎便。
不知道是宝宝体惜自己的妈妈,还是他们不愿意把自己每天周而复始吞咽的羊水弄脏,反正宝宝一定要从妈妈肚里出来后才肯拉自己人生第一次大便。积存了9个月的胎便必须借着频繁的排便才能清除干净,一般需要延续2~3天,每天3~5次,浓重的墨绿色才能消失。
胎便通常没有臭味、状态黏稠、颜色近墨绿色,主要由孩子在胎内吞入的羊水和胎儿脱落的上皮细胞、毳毛、皮脂以及胆汁、肠道分泌物等组成。这些与生俱来的东西很难洗净,有经验的老人会告诉孩子的父母,头几天一定要包纸尿裤而不是尿布。
专家提醒—这不是坏“臭臭”:早产儿排胎便的时间有时会有所推迟,这主要和早产儿肠蠕动功能较差或孩子进食延迟有关。
2.过渡期大便(黄绿色)
胎便排出的那几日,喂奶也开始进行,待排净胎便,向正常大便过渡时的大便呈黄绿色。多数新生儿在吃奶2~3天后大便呈现这一阶段,然后逐渐进入黄色的正常阶段(母乳喂养的宝宝)。
专家提醒——这不是坏“臭臭”:新生儿喂养开始的时间和摄入奶量会直接影响过渡便出现和持续的时间。若开奶延迟,或摄入奶量太少,过渡便出现的时间也会推迟。
3.哺乳期大便
a.母乳喂养的宝宝(金黄色的软糊便)
由于母奶中含有丰富的寡糖,能够充分地刺激肠胃蠕动,因此大部分宝宝不会有硬便的情形,也不会有明显臭味,呈金黄色,偶尔会微带绿色且比较稀;或呈软膏样,均匀一致,带有酸味且没有泡沫。母乳喂养宝宝的解便次数很弹性,通常新生儿期次数较多,一天2~5次,随着孩子月龄的增长,大便次数会逐渐减少,2~3个月的孩子大便次数会减少到每天1~2次。因此,吃母乳的婴儿如果出现大便较稀、次数较多等情况,只要婴儿精神及吃奶情况良好,体重增加正常,没有解便困难、腹痛、胀气的情形,就都是正常的,家长没有必要担忧。
下一篇:返回列表
相关链接 |
||
网友回复(共有 0 条回复)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