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 首页 > 网站导航收录 > 百科知识百科知识
留守老人是怎样生活的?
老人,空巢,老爷子留守老人是怎样生活的?
发布时间:2016-12-08加入收藏来源:互联网点击:
1 相比养老院,宁愿去医院养老。
六旬的张伯将八旬的老父,送到广州市白云区一家综合性医院的医养专区 ,接受护理服务。如此一来,父亲可以享受到职业的医护服务。 张伯与兄弟姊妹也有了喘息机会。
张伯给记者算了一笔账。父亲在医院住了几个月,直到离世,每月花费超过6000元,包括护理费伙食费床位费等总共花了5万多。
送父母去养老院,还是去医院,大多数都会选后者。毕竟老一辈认为,无儿无女者才去养老院。去了之后,家中就不会为其留床了。
但去医院,老人会认为,等身体好转后可以回家,在心理上会好受很多,也更愿意配合治疗,这一做法符合国人的传统观念,有利于家庭和谐。
2 居家建床,服务到家
广州市越秀、荔湾、海珠三个区,开展了家庭养老床位试点工作。 广州市共建成家庭养老床位,677张,全市24家职业养老服务单位参与服务。
家住越秀区的89岁董婆婆,在申请家庭养老床位之前,长期独居为空巢老人,生活自理能力较强。
董婆婆在下雨天到菜市场买菜时,不慎滑倒。送医院治疗后,医生建议其聘请职业护理员,在家照料。随后家属听闻家庭养老床位政策,并在老人出院前到养老院进行咨询。
在工作人员帮助下,董婆婆的家属得知老人出院后,可以在家中建立家庭养老床位。老人即使在家中,也可以享受到养老院般的职业护理,还可以免费,在家安装11件套设备。解决了制业照顾,和防护的问题。
服务提供商,协助董婆婆申请长护险,如此以来护理费用也得到减免。家庭养老床位服务,尤其适合未能入住养老院,属于轻度至重度失能老人。
广州空巢老人可以,怎样养老?面对人口老龄化,广州市初步建立9064养老模式,即90%的老人人口,居家养老及以家庭照顾为主;6%尾社区照顾为主;4%依靠单位养老。近几年,广州在社区居家养老方面,多措并举,颇有建树。本文就多个发生在广州社区居家养老故事,希望能给读者起到借鉴作用。
关键词:养老;空巢老人;广州;医院;养老院;居家;床位
回答于 2019-09-11 08:43:50
谢谢邀请!
空巢老人的生活比较孤独寂寞冷,也许儿女只会一味地给予物质上的帮助,其实他们最需要的是内心精神上的支持,陪伴是最长情的告白!
回答于 2019-09-11 08:43:50
树欲静而风不止,子欲养而亲不待。
我外公就是空巢老人一枚,也算不上真正的空巢老人,家里的舅舅姨妈、我妈也会隔三差五的去看望。
我妈更是隔一天就去送一次菜,做一次饭,但是老人“并不领情”,偶尔还会责骂。用我外公的话说,我不是叫花子。其实老人就跟小孩子一样,要靠哄,明明想你来,嘴巴上确说不用来。
外公的话说,孝顺孝顺,要顺着就是孝。而我们要做的就是做到问心无愧就好
回答于 2019-09-11 08:43:50
新时代,农村留守老人的问题还是跟以前一样严重,年轻人都出去打工,家里只留下老人和上学的孩子。当然年轻人也会时不时的往家里打钱,但是又有几个老人会肆意花费呢?大多数的老人都不想自己的孩子在外面受苦,会把打来的钱,存起来。因此就有许多老人为生计,继续劳作。小编总结了留守老人的生活现状,这其中的问题及原因都令我们深思。
白发老人担负起种田的重担
中青年农民本来是农村种田的主要劳力,然而,他们外出务工后,田仍然要种,粮食仍要生产。留守在家里的老人,有的甚至是古稀老人,不得不老当益壮,锄地、犁田、收割、扛麻袋什么重体力活都得干,过度透支他们的体力。 青壮年外出后,吃着留守老人种出来的粮食,却很少有人顾及老人们的艰辛。有的进城务工子女将老人接到城里,仅能糊口的微薄工资要支撑一家人的生活,难免捉襟见肘,不少老人为了补贴家用,不得不走街串巷捡垃圾、收废品……有的甚至流落街头,沦为“乞丐”。
爷、奶重新当上了“爸”和“妈 ”
60岁以上的留守老人,大多是多子女家庭,在子女很小时,正赶上粮食紧张,物资匮乏。他们为把孩子拉扯大,吃够了苦,受尽了累。现在他们年纪大了,本来可松口气了,但他们的儿女又外出打工,把小孩留给了自己,有的小孩甚至不满周岁。这些爷爷奶奶不得不重新当起了“爸”和 ‘妈 。这些“爸妈”来哺育隔代“子女 ,因为观念落后、方法陈旧、心力不足,难以确保“子女”身心的健康成长。
生病以后无人照顾
由于年轻人外出务工, 家中老人生了病,没有人督促去看医生。加上老人们家务忙、农活多,往往 小病拖,大病扛’ ”,把小病拖成大病,大病拖成 “绝症”,无可奈何时才挣扎着到医院,子女又不在身边,得不到悉心照顾,一些人只有眼睁睁地等死了。
文化生活欠缺
年轻有文化的人都外出打工了,留在家里的老人大多是文盲或半文盲,因农活多家务忙很难开展丰富多彩的文化活动。生活的重担,身体的多病,精神信仰的缺失,导致封建迷信在农村泛滥且长盛不衰。
“安享晚年”的心愿难以实现
老人们年轻时拉扯一群孩子很不容易,但想到子女们长大后,将子多福多,可以安享晚年,可现在他们都到了花甲、古稀之年,却依然要担负起生产的重任,难以实现安享晚年的心愿,使老人们精神空虚,深感失落。
以上就是现在农村留守老人的大致生活状况,有许多的无奈,没有安享晚年的福气,有的只是为子女劳碌、操心的命。我们作为子女的,应该善待老人,不负老人的付出。
上一篇:女生初中毕业后该做什么行业?
下一篇:返回列表
相关链接 |
||
网友回复(共有 0 条回复)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