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 首页 > 网站导航收录 > 百科知识百科知识
北洋水师的真实实力如何?
北洋,水师,定远北洋水师的真实实力如何?
发布时间:2020-12-06加入收藏来源:互联网点击:
致远沉没后,济远号方伯谦退出战场,也吸引了日舰游击队追击,减轻了定远、镇远号压力。经远号决心死战不退,管带林永升中弹而亡,接替指挥的大副陈荣、二副陈京先后战死,经远号也被击沉。
第三阶段来远、靖远、定远、镇远相互配合与日舰9艘战舰死战不退,日舰找不到便宜,天色渐暗,日舰害怕遭到鱼雷突袭,退出战场,北洋水师追击不及也退出战场。
黄海之战,规模大,持续时间长,达到5个小时,空前激烈,北洋海军损失5艘军舰,死伤1000多人,日本舰队5艘军舰受重伤,死伤600多人。
回答于 2019-09-11 08:43:50
1888年成军时时绝绝对对的亚洲第一,主力有威震东亚的两艘铁甲巨舰定远、镇远,以及致远、靖远、济远三艘穹甲巡洋舰,经远、来远两艘装甲巡洋舰,超勇、扬威两艘撞击巡洋舰,除九艘主力舰外,还有镇北、镇南、镇东、镇西、镇中、镇边六艘用于守口的蚊炮船和用于训练的威远,康济,敏捷三艘练习舰,除此之外,还有左一、左二、左三、右一、右二、右三六艘大鱼雷艇(左一为大型出海鱼雷艇),利运号运输舰,共25艘军舰。除了在籍的25艘外,还有定一、定二、镇一、镇二、中甲、中乙六艘小鱼雷艇(定远、镇远、济远的舰载鱼雷艇),海镜,泰安,操江,湄云等从福建,南洋等处借调来的运输舰,炮舰等,位居中国四支水师实力排名第一(此时中国海军排名已是亚洲第一)
从1888年到甲午战争爆发前,北洋水仅仅添加了福建船政建造的近海防御铁甲舰平远号和德国挨吕屏什好船厂建造的大型出海鱼雷艇福龙号,而日本在这个时间段则在大力发展海军,购买军舰,吉野、秋津洲、松岛、严岛、桥立、千代田等先进军舰皆于此时购买建造,到1894年甲午战争爆发前夕,日本海军总吨位55000余吨,而北洋海军仅有40000吨出头,而且日本主力军舰普遍装备了新式的速射炮,射速是中国舰炮的三到五倍
甲午战争时,北洋海军可以出海作战的军舰仅有定远、镇远(各7335吨),致远、靖远、济远(各2300吨),经远、来远(各2900吨),平远(2150吨),超勇、扬威(各1350吨),还有广东水师支援北洋水师的三艘军舰——广甲(1296吨)广乙、广丙(各1050吨),和日本海军差距已不是一丁半点
日本海军主力为松岛、严岛、桥立(各4278吨),吉野(4216吨),浪速、高千穗(各3709吨),扶桑(3717吨),秋津洲(3150吨),千代田(2440吨),金刚,比睿(各2250吨),高雄(1770吨),筑紫(1350吨),大和、武藏、葛城(各1502吨),天龙(1358吨),海门(1480吨),八重山(1584吨),天城(926吨),磐城(656吨),摩耶、赤城、爱宕、鸟海(各622吨),大岛(640吨),此外还有筑波,凤翔,龙骧,满珠,干珠等老旧炮舰、风帆练习舰,实力已超越北洋海军
北洋海军除了定远、镇远两艘七千吨级的巨舰以外,就再也没有三千吨以上的军舰了,而日本海军为四千吨军舰四艘,三千吨军舰四艘,两千吨军舰为三艘,一千吨军舰为八艘,北洋海军(算上了广东三舰)七千吨军舰两艘,两千吨军舰六艘,一千吨军舰五艘,再加上火炮射速,炮弹质量的差距,日本海军已成了真正的亚洲第一
回答于 2019-09-11 08:43:50
早在明清两代,我国海军已具备渡洋作战的能力,不过那时叫水师而不是海军。中国第一支近代化的军队便是北洋舰队。光绪皇帝决定让李鸿章督办,建设水军,最大的目的就是“海防”。其意义是御敌于国门之外,暂时摒弃千年以来的“塞防”。
北洋水师(海军)创建之初,寓意着就是要打造 “最强舰队”在督办李鸿章的游说和办理下,经光绪皇帝授权,动用大量金银,向英国政府订购四艘新型军舰。 李鸿章为这四艏钢铁巨舰亲自命名“龙骧” 、“虎威”、“飞霆” 、“策电”,在水手的选拔上也是经过层层筛选,要求严格,认真操练。并且清廷每年拨款四百万两左右白银,用以更新换代、操练海军等,用二十年时间,打造出了一支公认的亚洲第一强大的舰队。当时也是号称号称亚洲第一,世界第九的舰队。
1894年9月17日爆发的甲午海战中,经过几次海战,最终以北洋舰队全军覆没而告终。但北洋水师战败的主要原因不是输在战术和素养上,而是输在朝廷的腐败。日本海军战舰吨位虽不如中国,但在炮火、速度和性能方面都是强于中国,北洋舰队的许多战舰都是下水十二年,没进行大规模地修缮和更新的,主要是因为慈禧太后不肯给钱和朝廷官员的腐败,反观日本海军上至天皇、下至百姓 “憋着股气”省钱捐钱,要为本国海军舰队买新式战舰、更新火炮,北洋舰队装备落后日本整整一代,在这种情况下,岂有不败之理。北洋舰队的失败不是耻辱他们在当时明知道劣势的情况下还敢跟倭寇一决生死,他们就是伟大的,换个角度说,它更是晚清最后辉煌的见证者和参与者。
回答于 2019-09-11 08:43:50
1840年,鸦片战争爆发,列强以坚船利炮轰开了沉睡中的大清帝国,割地赔款、丧权辱国成为晚清时代的主旋律,天朝上国的美梦在西方近代海军的强势碾压下支离破碎。
伴随着大清朝的开埠通商,西方先进文化思潮和科技不断涌入,许多有识之士认识到了图强变革迫在眉睫,在这种情况下,以曾国藩、李鸿章、左宗棠、张之洞为首的洋务派开启了轰轰烈烈30年的洋务运动。
而洋务运动的兴起也给清帝国的海军面貌带来了翻天覆地的变化,北洋水师、南洋水师和福建水师相继万丈高楼平地起,中国海军实力一跃而成为世界第九、亚洲第一的巨人矗立在东方。
上一篇:为什么很多校园中的学霸走上社会后,混的反而不如其他人好?
下一篇:返回列表
相关链接 |
||
网友回复(共有 0 条回复)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