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 首页 > 网站导航收录 > 百科知识百科知识
股票怎么分类和操作?
这类,热点,股票股票怎么分类和操作?
发布时间:2016-12-08加入收藏来源:互联网点击:
股票怎么分类和操作?
回答于 2019-09-11 08:43:50
回答于 2019-09-11 08:43:50
可以根据投资习惯和交易认知进行区分操作。
假设要做长线投资,可以简单划分为价投和趋势两块。
假设要做短线投机,可以简单划分为行业题材和近期热点两块。
假设要做技术投资,可以划分为形态和结构两块。
不管是价投,趋势,行业题材,还是形态,结构。每一个都可以再继续细化出无数的结构分支。如何细分和细分到什么程度这个是需要根据交易者需求不同,理解能力的高低来定的。无法做到强制统一。但是我始终认为制定交易模式还是最好一个主线叠加一个副线,彼此验证,互相搭配,相对来说即不会使自身交易模式过于复杂,也能更好的兼顾风险和收益。
简单举例说明:
长线投资,分为价投➕趋势。价投为主趋势为辅。价投是品种筛选标准,必须满足价值投资的标准,才有长期持有的价值,但是买入时必须符合趋势交易的原则。下跌趋势不买,上升趋势改变不买。很多老的价值投资书籍告诉我们要发现价值洼地和错杀品种。发现后买入持有。这里面有个误区,第一,错杀和洼地最容易出现在大熊市暴跌途中,过早买入就是接飞刀,一般投资者抗不住。第二,相对专业基金机构和巴菲特这种有寿险公司的大佬来说,他们可以有不断补充的稳定现金流,对于价值标的可以做到越跌越买。而普通投资者没有稳定现金流,买入后做不到持续投入。那么结果就是股价很可能在你接飞刀买入的价格后,继续下跌60%以上,同样是价投,基金可以不断低位买入更多,等价值回归人家平摊成本可能都盈利快翻倍了,你这边还没有解套,这就是差别。
所以对于普通投资者,价投是发现目标选择目标的框,但是买入需要用趋势投资的方式辅助买入。发现下跌趋势的价投标的不要急于买入,至少要等到突破长期下降趋势线再进场交易持有。不要相信有那么多漏网之鱼和错杀品种。这个市场上每天都有几十万专业人员再不停地调研和分析。如果市场中真被你发现有错杀品种,那么大概率是有些事正在发生或已经发生而你还不知道而已,想想巴菲特在发现漏网之鱼后,会进行独立调研确认猜想,然后耐心等待一两年,看是否有什么事情是自己不知道的,最后没问题再决定买入。普通交易者想做长期交易,学习耐心然后价投配趋势,才有大概率战胜市场。
短线操作。
短线想盈利必须符合短期热点,但这种热点持续性和强度参差不齐。小的热点三两天就过去等你看到进去就是高点,大的热点会持续两周以上甚至一个月。所以跟随到什么样的热点就决定了短线的输赢。
这里行业题材和短期热点的相辅相成在于。短线需关注每年国家经济产业报告或国家五年规划中提到的重点行业和题材。这种有国家牵头和产业资金支持的行业和题材内,会出现资金反复进行概念挖掘,在未来一年或几年内,从产业的上游到下游会产生各种概念热点进行炒作,那这种符合国家产行业规划的热点题材就值得重点关注和参与,宁做错不错过。回顾历史行情之前煤飞色舞,大医疗,大消费,现在的新能源和疫情概念。都是很好的提示。
技术投资。
技术派投资的痛点在于,相同的技术指标形态,选出来的股票,价格不一样,位置不一样,行情不一样,往往出现同型不同命的情况,所以单论技术指标,其实成功率普遍不高。但是优势就是上手简单,信号清晰明了。所以优点缺点同样明显,为了增加技术指标成功率和稳定性,技术信号通常建议和价格形态相关联稳定性更强。就比如同样的反转上涨技术指标信号,如果配合双底形态的,成功率和可靠性就远好于单底反转。那么同理配合多重底就又好于双底。圆弧底就又好过多重底。
理论上越复杂的结构时间越长产生的结构,说明资金和参与这在里面花费的成本越高,那么同理一单方向明确,所要的回报也就越高。所以股市谚语里横有多长竖有多高就是针对这点。用技术指标确认买卖入场时机,用结构形态来帮助确定交易信号的成功率和稳定性,两者相辅会有效提交易高成功率和回报率,避免技术交易陷入盲目的看图说话连蒙带猜的尴尬境地。
以上浅见希望对于有需要的朋友有帮助的地方。
回答于 2019-09-11 08:43:50
彼得·林奇对股票的6大分类:
1、缓慢增长型
2、稳定增长型
3、快速增长型
4、周期型
5、困境反转型
6、隐蔽资产型收起
在我用的模型里将股票分成三类:战略性股票、周期性股票、资产重估股票。
以下说下进行分类的标准与操作思路。
战略性股票,这类股票是巴菲特心中“永不卖出”的股票。成为这类股票条件是非常苛刻的,经得起市场上最残酷的检验,它们是皇冠上的宝石,时间不能摧损他的价值,只能让它增值。这类企业有几个共同的特征,抗经济周期,抗通货膨胀,甚至还能抗企业经理人。它们业务专一,产品有持久的竞争力,企业有宽广的护城河。像这样的企业如可口可乐、贵州茅台、同仁堂等,这类企业的操作思路是每次大跌就加仓,低成本长期持有。
周期性股票,这类企业它行业的性质决定了它受经济周期影响大。经济好时企业经营环境好,企业盈利好,但经济环境差时,企业盈利下滑甚至亏损或破产。因此,这类企业股价随着经济周期坐过山车。对这类企业的操作思路是,投资者要对行业企业充分了解,在行业将进入复苏时布局,在行业火爆时离场。用林园的话说就是“周期性公司在亏损时买,赚钱时卖”,对这类股票的把握,投资者需做好调研,才能踏准节奏。强调彼得.林奇的一句话:周期性股票市盈率低时反而要小心。
资产重估股,这类股票就是买它低估的资产。比如巴菲特买中石油,它当时的价格仅有一元多港币,估值是国际同行企业如壳牌和埃克森的三分之一到二分之一,同样的石油储量。这类企业投资思路是,低估时买入,价值回归时果断出手。2013年左右的中国建筑就是一只这类公司,当时它股价3元左右,市值一千亿左右。它持有中海地产52%的股份(这在当时港股市场值七百亿),中海地产为中国建筑贡献一半的利润,相当于中国建筑另一半只值300亿,中国建筑当时是比较低估的(仅供参考,久不关注这家公司)。
下一篇:返回列表
相关链接 |
||
网友回复(共有 0 条回复)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