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 首页 > 网站导航收录 > 百科知识百科知识
为什么人本质很自私,但却不懂真正的爱自己?
自私,自己的,的人为什么人本质很自私,但却不懂真正的爱自己?
发布时间:2019-02-08加入收藏来源:互联网点击:
他们害怕被抛弃,就不断地没有边界地付出,用以求得一些反馈,来证明自己还被爱着;他们做不到自我满足,只好去外界抓反馈来填,需要以外界的态度和行为来评判自己是否有在被爱着。
所以,他们的目光关注点总在外界,外界做了什么,外界怎么样,风吹草动都过度解读,大多都是悲观的。注意力既然都放在外界了,那必然是没有办法关注到自己的,很难自我取悦,也就是题主说的,不爱自己。
他们的期待太高了,反馈回来的量不能满足那么多匮乏,所以他们会很痛苦。
两类都是,即没有能力爱别人,也没有能力爱自己。
不匮乏的人,是不自私的,是懂得给予的,懂得满足别人(真正的而不是ta以为)的需求,看见别人开心,会发自内心地感觉到愉悦,不会在心里暗自盘算,我今天付出了什么你明天应该还我一点什么。
非交换性质的,真正的给予,是幸福的。就像母亲看着自己的小孩快乐地在笑在跑在跳,脸上洋溢的是一脸慈爱和温柔啊。
不匮乏的人,知道自己值得被爱,也能感受到被这个世界爱着,所以,他们既不会捂着自己的付出,也不会到外界去证明被爱,而是把关注点放在自己身上,可以很爱自己,可以自我取悦,也有能力爱别人,让爱流动,让爱循环,以及安心地追求自我实现。
在一段关系里,如果感觉不到双向奔赴,爱始终没流动起来的时候,他们也懂得沉没止损,抽身离去,不会再加大投入。
先自爱,再爱人,不变的真理。
(当然,并不想批判任何,只是很客观地分析。毕竟,绝大部分人的原生家庭都是爱匮乏的,程度不一。我觉得还是用同理的心去看待吧,无论是害怕付出还是疯狂付出,这背后终究都是爱匮乏的难过与心酸,就不要再自我苛责和苛责他人了。
回答于 2019-09-11 08:43:50
“为什么人本质很自私,但却不懂真正的爱自己?”题主所问,着实颇有分量,发人深思。
细想来,自私是人的天性,爱自己是人的本能。但一个人若只听凭天性本能,是不能赢得“人生”的。
人类与万物的本质区别,只在思想。思想让人类拥有超越天性本能的优势,去赢得“万物之灵”的尊荣。
自私的天性,让“爱自己”成为本能,这怕是所有生命的共性。可是,本能的“爱自己”只是感知层面的,其标准就是“舒适”,其欲求只是吃喝拉撒睡。
贵为万物之灵的人类,若爱自己还止于本能,那就注定是一场灾难。因为,理性让人类懂得,人生于世,有比“生存”更重要的追求,那就是“生活”——是为“人生”。
真正的人生,吃喝拉撒睡只是“生存”层面的追求,而“发展自己、完善自己”才是“生活”的追求。
人类的爱自己,若止于本能层面,不仅是对生命的辜负,还可能南辕北辙,让爱自己的结果是害自己。
自私,贪欲,懒惰等等,都是人性的原始劣根,如果人不能用理性战胜本能,自身的人性劣根终究会把自己拖向深渊。
眼下这个物欲横流时代,几乎可以无限度满足人类“舒适”的渴求。但任何事都是物极必反,古人说“生于忧患,死于安乐”,过度的舒适,带来的必然是灾难。
故而,真正的爱自己,不止是让自己舒适,更重要的是让自己健康美好,让身心都得到健全的发展。不能懂得生活的辩证法,其结果注定是“想好不得好”!
回答于 2019-09-11 08:43:50
自私就是自利,是只看重自己的利益。真正的爱自己是自爱。真正爱自己的人,是注重自己修行的人。知道来世间一趟,不单单是为了利益,是为了做更好的自己。其中包括既要照顾好自己,也不损人利己。说白了就是:三条大道走中间。
回答于 2019-09-11 08:43:50
因为有太多的人情世故,想要完完全全的爱自己是不可能的,有时候的身不由己和无能为力就是最好的说明,不是不懂而是不能。
回答于 2019-09-11 08:43:50
自私?其实是生存的需要。如果在外部条件都能达到“各取所需”的情况下,自私自然将远远小于无私。
回答于 2019-09-11 08:43:50
从人类由猿变人的进化过程,就知道人也是由原始动物进化而来,就是说人本身就勇于动物。
动物最简单的意识就是维持自身的生存,为生存而生活,为生活而发展。所以就动物的本质就是首先为自己。因此必定自私。
随着社会的发展,人类的自我意识和群体观念不断增强,在周围环境的影响下,往往在思想意识方面会产生偏差,什么忧郁症,狂想症等精神病例有所出现。从而产生一些忽视生命的极端行为,或不顾健康,暴饮暴食,甚至吸食毒品摧残自己。这些行为,我认为就其实质也是一种对他人,对社会不负责任的自私表现。这只是我个人的一点看法和认识。
下一篇:返回列表
相关链接 |
||
网友回复(共有 0 条回复)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