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 首页 > 网站导航收录 > 百科知识百科知识
长期不在村里,当老人不在了该怎么办呢?
村里,老人,父母长期不在村里,当老人不在了该怎么办呢?
发布时间:2016-12-08加入收藏来源:互联网点击:
长期不在村里,当老人不在了该怎么办呢?
回答于 2019-09-11 08:43:50
回答于 2019-09-11 08:43:50
我母亲是去年病故的,安葬在了老家祖坟中,我参加工作37年了,平时很少回家,要回家办这样的丧事,心里没有一点底,但是,在婶婶和堂兄弟们,邻居们的帮助下,很顺利的办完了,就你说的这个问题既是很棘手的一个问题,也不是一个问题,关键就看你和你的父母在世的时候的为人处世了,如果为人处世很差,回家办事尤其办丧事,可以说寸步难行,现在,农村青壮年几乎都在外打工,家中几乎很少有劳动力,再者是家中人对丧事很忌讳,灵堂搭在什么地方,入坟从什么地方走都很讲究,没有家中人帮助几乎不可能办成,好在自己为人还算可以,虽然人在外边工作,但家中只要有人来市里办事的,能帮上的忙一定帮,自己家的堂兄弟们也都知道我这个人脾气,虽懒一点,但为人处世还是很够意思的,办事那天,他们都是从外边提前赶回家的,承包点小工程的堂兄弟,提前回家的,婶婶们更是从头到尾忙到底,到现在也非常感激他们,现在想来,只要你帮助过的人,在你有事的时候,他们不会袖手旁观的,再不济,不会难为你,就是棺材进坟的时候要从两家的庄稼地过,当时,我堂哥还说,这事我跟着你去,你自己说,看他们要多少钱,我去了这两家,按农村丧事习惯,孝子磕一个头,两家都没说什么,就有一家的媳妇想提这个事,他弟弟就说,这事我替你做主了,一根烟,一个头,礼到了,啥事不能提,叔的事(农村辈分)就这,非常顺利,大队的电工按平常办这事都要交100块钱的电费,他负责接线用电,即是电费,也是个安全管理吧,都是先交,我是办完事去给他的,他说什么都不要,给他一盒烟也不要,说是不抽烟,钱说是他自己的事,你就别管了,我有事到你那里,你还会不管我一顿饭,不帮我忙,你就不是那一好人,我堂哥还说,我真的没想到,咱村的都是这规矩,没有不收的,你这给你免了,我们村的老书记也说,有啥事打一声招呼,不会有人为难你,
事情过去二年多了,也退休两年多了,回想起来这个事,心里还是有点不平静,因为疫情闹得也没有回去,回去了一定请兄弟们喝两杯,对他们说一声谢谢了,谢谢你们的帮助。
回答于 2019-09-11 08:43:50
急么办?钱办呗。现在的亲情、友情,统统都是过眼云烟。老人百年之后,其子女能够将其送上山,就是孝;亲朋戚友能够亲临吊唁,就是情。只于唱夜歌的守灵人,敲木鱼的江湖道士,煮饭的炊厨,跑堂的各色人等,甚至拍棺材板哀嚎的,只要有钱,一切都可以迎刃而解。
回答于 2019-09-11 08:43:50
叶落归根,魂归故里是多少游子的梦。长期不在村里,父母去世想葬在乡下是人之常情,城里的公墓售价贵且小又有使用年限,多数从农村走出去的人在多年前已经在考虑这个事儿并且也在逐步的实施。如果乡下老家祖坟仍在并且不愿另拔新坟,首先祖坟所在的土地是谁家的?如果是别人的是要钱还是换地?在父母病重期间就要打听清楚。乡下老家肯定有近门的叔伯大爷如果实在走不开可以委托他们办理,前提是必须得面谈,打电话啥得一则不礼貌二则说不清楚。常年在城里住,乡下老家是否有停棺办理丧事的场地,如果乡下还有老宅勉强能够使用,在父母病重期间安排着手进行卫生打扫、水、电入户。一应事情都是在父母去世之前都弄好的。关于抬棺、安葬其实很好弄,只要是乡下老家的人情往来没断,一般情况下孝子上门磕头去请几乎都会来,再不济现在有殡葬服务一条龙,从老人净身穿衣到下葬入棺封墓一应俱全,只需要掏钱就好了
回答于 2019-09-11 08:43:50
那还能怎么办?只能不回去了呗?但是,每年的清明节还是应该回去的。祭奠祖先是中华民族的传统,这一天应该回村。平时大家都忙,不常回去也可以理解。
回答于 2019-09-11 08:43:50
我们家公公婆婆都不在了,好在还有个亲叔叔婶子,叔叔也在09年去世,小婶子也80多岁了。这三年疫情没有回家,有时候婶子会用堂弟的手机给我们视频,老太太血压有点高,每次都要叮嘱她按时吃药,不要管闲事。老太太总是爱操心,说年轻人不会过日子等等。
真是可怜天下父母心啊!她最小的儿子都50多岁了,孙子也快大学毕业了,还是操心儿孙的事。每当她和儿媳妇闹矛盾的时候,老弟就会发视频给我们,我们就会劝说一下,或者说让老太太到我们这里来,老太太是故土难离,穷家难舍,生怕小儿媳妇把她家给败坏了。这样,她就不闹了。
期盼疫情尽快结束,明年春暖花开的时候,回老家看看。
上一篇:为什么依宝诺表镜采用蓝宝石?
下一篇:返回列表
相关链接 |
||
网友回复(共有 0 条回复)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