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 首页 > 网站导航收录 > 百科知识百科知识
历史上,有哪些人物特别励志?
韩信,发愤,苏秦历史上,有哪些人物特别励志?
发布时间:2016-12-08加入收藏来源:互联网点击:
历史上,有哪些人物特别励志?
回答于 2019-09-11 08:43:50
回答于 2019-09-11 08:43:50
数风流人物,还看今朝。老一辈无产阶级革命家,政治家,思想家,科学家特别励志。
回答于 2019-09-11 08:43:50
司马迁在《报任安书》中说:盖 文王拘而演《周易》;仲尼厄而作《春秋》;屈原放逐,而赋《离骚》;左丘失明,厥有《国语》;孙子膑脚,《兵法》修列;韩非囚秦,《说难》《孤愤》;不韦迁蜀,世传《吕览》;《诗》三百篇,大抵圣贤发愤之所为作也。
古诗云:“宝剑锋从磨砺出,梅花香自苦寒来。”历朝历代,从苦难中走出来的英雄层出不穷。
汉初三杰之一的韩信,青年时苦学兵法,立志匡扶天下。有一次,路遇一个无赖,寻衅滋事,韩信不想理他。那无赖便要韩信从他的裤裆下钻过。韩信本可以杀了他,但自己胸怀大志,小不忍则乱大谋,为此,韩信忍受了这一胯下之辱。后来天下大乱,韩信加入了反秦起义军,先跟项羽,后投刘邦,并最终成为统兵百万、横扫千军的大将军,为建立汉朝立下了汗马功劳。试想,如果当年韩信受不了奇耻大辱,逞一时之勇,杀了那个无赖,他势必要被官府法办,杀人偿命,那样一来,也就不会有他后来的大展宏图、名垂青史了。
以上事例充分说明:“自古雄才多磨难,从来纨绔少伟男。”
“不经一番寒彻骨,哪得梅花扑鼻香。”
回答于 2019-09-11 08:43:50
司马迁在《报任安书》中说:盖 文王拘而演《周易》;仲尼厄而作《春秋》;屈原放逐,而赋《离骚》;左丘失明,厥有《国语》;孙子膑脚,《兵法》修列;韩非囚秦,《说难》《孤愤》;不韦迁蜀,世传《吕览》;《诗》三百篇,大抵圣贤发愤之所为作也。
古诗云:“宝剑锋从磨砺出,梅花香自苦寒来。”历朝历代,从苦难中走出来的英雄层出不穷。
汉初三杰之一的韩信,青年时苦学兵法,立志匡扶天下。有一次,路遇一个无赖,寻衅滋事,韩信不想理他。那无赖便要韩信从他的裤裆下钻过。韩信本可以杀了他,但自己胸怀大志,小不忍则乱大谋,为此,韩信忍受了这一胯下之辱。后来天下大乱,韩信加入了反秦起义军,先跟项羽,后投刘邦,并最终成为统兵百万、横扫千军的大将军,为建立汉朝立下了汗马功劳。试想,如果当年韩信受不了奇耻大辱,逞一时之勇,杀了那个无赖,他势必要被官府法办,杀人偿命,那样一来,也就不会有他后来的大展宏图、名垂青史了。
以上事例充分说明:“自古雄才多磨难,从来纨绔少伟男。”
“不经一番寒彻骨,哪得梅花扑鼻香。”
回答于 2019-09-11 08:43:50
锥刺股的苏秦,头悬梁的孙敬;车胤囊萤、孙康映雪;匡衡凿壁偷光、范仲淹断齑画粥。古人在那样艰苦、贫乏的条件下刻苦学习,够励志了。
回答于 2019-09-11 08:43:50
这里说的励志,其实就是出身不好,但通过自己努力,最终实现了人生的目标。
历史上这样的典型事例很多,可以简单举几个其中比较有名的例子。
勾践卧薪尝胆:春秋时期越王勾践战败,他没有就此屈服,而是以柴草卧铺,并经常舔尝苦胆,时时警惕自己不忘所受苦难,后来终于养精蓄锐,一举打败吴国,成为霸主。
司马迁忍辱著史:他撰写《史记》进展顺利的时候,受到“李陵事件”的牵连,遭受宫刑。面对奇耻大辱,他不是叹息、沉沦,而是锐意进取,“幽而发愤”,含冤蒙垢数十年,终于写出了“通古今之变,成一家之言”的《史记》,流芳后世。
祖逖闻鸡起舞:祖逖与刘琨一同担任司州主簿时,感情深厚,常常同床而卧,同被而眠。一次,祖逖半夜听到鸡叫,认为这是上天在激励他上进,便叫醒刘琨道:“此非恶声也。”然后与刘琨到屋外舞剑练武。后人用“闻鸡起舞”比喻有志报国的人即时奋起。
范仲淹断齑划粥:范仲淹从小家境贫寒,为了读书,他省吃俭用。在醴泉寺僧舍读书时,每天煮两升粟米粥,冷却后用刀分成四块,早晚各取两块为食,如此这般苦读了三年。终于成了伟大的政治家文学家。
苏洵发愤读书:苏洵是宋朝著名的文学家,唐宋八大家之一。他小时候很贪玩,直到二十七岁才认识到读书很重要,从此开始发愤读书,抓紧一切时间学习。凭着这种认真刻苦的精神,苏洵成为了文学大家。
历史上这样的励志故事还有很多,诸如战国时期苏秦“悬梁刺股”,汉代匡衡“凿壁偷光”,晋代孙康“映雪囊萤”,隋朝李密“牛角挂书”,宋朝吕蒙正寒窑苦读,这些耳熟能详的故事,千百年来感动和激励了一代又一代的国人。
下一篇:返回列表
相关链接 |
||
网友回复(共有 0 条回复)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