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 首页 > 网站导航收录 > 百科知识百科知识
为什么俄罗斯撤退一次就成为爆炸性的新闻,是不是乌克兰被锤太久?
俄罗斯,赫尔,乌克兰为什么俄罗斯撤退一次就成为爆炸性的新闻,是不是乌克兰被锤太久?
发布时间:2016-12-08加入收藏来源:互联网点击:
反之,不利于美西方的事,就“大事化小,小事化了”,想尽一切办法进行打压封锁,颠倒黑白、混淆视听是他们的拿手好戏,诠释了什么叫做“只要自己不尴尬,尴尬的就是别人”,南斯拉夫战争、朝鲜战争、越南战争对于他们来说都是“正义之战”,无耻至极。
回答于 2019-09-11 08:43:50
应该是换打法,再打下去乌克兰就叫俄克烂啦,下步重点应该是打援,往乌西转移切断所有援助路线防别国趁墟进来,乌本境让他们自己乱去,静等后续看布局[害羞][害羞][捂脸]
回答于 2019-09-11 08:43:50
乌克兰被锤是众所周知的事情,先锤首都基铺,再锤马利乌波尔亚速钢铁厂,后锤哈尔科夫伊久母,可谓攻无不克,战无不胜。可现在一切都反过来了,乌克兰一锤伊久母,收复哈尔科夫地区。二锤北顿聂斯克,收复大片失地。三锤赫尔松,俄罗斯释放了最大“善意”,来了一次军民联合大撤退,还美其名曰:怕伤及无辜。
回答于 2019-09-11 08:43:50
俄军从赫尔松有规模的撤退,这当然是反映俄军事实力不济,被迫缩小战场规模。
俄罗斯虽然承认卢甘茨克和顿涅斯克独立,现在又承认扎波罗热和赫尔松独立,但俄罗斯在与这四个州没有签署合并条约或军事同盟条约的前提下,俄军就丢下他们逃跑了,这显然是在给这4个州挖坑并对不起哪里的军民。俄罗斯的大国底蕴何在?信誉何在?
回想俄对乌采取特别军事行动伊始,俄军迅速占领了乌克兰大部地区,都以为俄军会一鼓作气拿下基辅,让泽连斯基被迫逃亡,由俄军控制乌克兰。殊不知俄罗斯外强中干,与乌克兰军比赛火箭炮弹、榴弹炮、导弹,完全不战上风,被迫从战略进攻转为战略防御,从战略防御转为溃退,这对于世界第二军事强国也太丢脸。
之所以俄军撤出赫尔松引世界关注,因为赫尔松是连接乌克兰四面八方的交通枢纽和战略要点。克里米亚距赫尔松仅100余公里,已经进入乌军海马斯火箭炮攻击范围。虽然拜登说不会给乌克兰提供射程300公里的火箭弹,这犹如拜登说母猪可以上树一样,谁也不会去听。
回答于 2019-09-11 08:43:50
只能说明西方掌握了舆论导向控制权!!
回答于 2019-09-11 08:43:50
因为希望俄罗斯彻底失败的人,或者很多,或者声音很大,又或者,俄罗斯的每一次败退都是他们喜闻乐见的信息,他们迫切地想向外界传递,以加强他们同盟军的信心。
俄罗斯近段时间,在俄乌战场,战绩不理想,甚至有些颓势,这是不可辩驳的。从哈尔科夫,红利曼的被乌军夺占,再到赫尔松的被迫撤离(无论原因),都表示俄罗斯肯定在自身力量方面出现了某种问题。
至于这种问题具体是什么,不太清楚。但这些问题导致的俄在战场空间上的收缩的现实,却是明白无误地呈现在世人面前。
但要因此说,俄罗斯会一退再退,直至退回开战之初,乃至退回20I4前的状态,可能不至于。
这就象乌克兰,曾经一败扎波罗热,二败北顿涅茨克,且开战半年,丢失了乌东四州一半以上的领土,其惨状远比现在的俄罗斯更甚,但也没有人会乐观地认为,俄罗斯从此将一往无前,彻底解决乌克兰全境一样。
曾经作为攻击的一方,也许,俄方现在所能集合的力量,仅仅只能攻击到俄方先前的攻击位置便到头了,再想继续推进,要么调动更多的属于俄方底蕴的力量,要么,釆用更为巧妙的组织方式,使现有的力量能够得以更充分的发挥。
但,显然,俄方并未这么做,因此便呈现出了鞭长莫及,后劲不足的现象。
那么,俄现在把先前用于攻击的力量,缩回来一部分来进行防守,应该足以挽回前段时间的战场的颓势。
也许有人会认为,兵败如山倒。两军交战,一次较大的失败足以摧垮一方对于战事的信心。但现在情况是,无论在红利曼,还是赫尔松 。也不管是战败仓皇撤离,还是主动的退。俄方都保全了尽量多的兵员,也可以为未伤到筋骨。
因此,这谈不上什么大的失败。至于说,俄罗斯已为这场战争耗尽国力之类的话,应该不足为凭,因到目前为止,俄方都没有进行过总动员。相反,乌方却不只一次发布类似总动员的动员令。
所以,这条消息会爆,更多的可能是想借这种消息,向外界传达俄方必然失败的情绪。如果有可能,他们希望这种情绪能够深入到俄罗斯境内,以促成他们所希望的俄的内部事变的产生。
下一篇:返回列表
相关链接 |
||
网友回复(共有 0 条回复)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