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 首页 > 网站导航收录 > 百科知识百科知识
俄军上演“胜利大撤退”,克里米亚还能守住吗?
赫尔,克里米亚,俄军俄军上演“胜利大撤退”,克里米亚还能守住吗?
发布时间:2019-02-08加入收藏来源:互联网点击:
回答于 2019-09-11 08:43:50
谢谢提问,我来回答。
当然守得住。
原因如下:
1.从天时看,随着天气转冷,乌军组织大规模军事行动越来越不容易。
2.从攻守看,俄军从赫尔松回撤,兵力收缩,必然会提升克里米亚的防守力量。再加上俄在克里米亚深耕十年,有一定的防御基础。
3.从人和看,克里米亚190万人口,俄罗斯族占主体。
4.从普丁看,丢了赫尔松,威胁不到自己的执政地位,丢了克里米亚,可就说不准了。
5.从西方看,也不敢逼迫普丁太狠。孙子兵法说的好,穷寇勿迫,用兵之法也。
6.从博弈看,如果我是瞌睡乔,就会让克里米亚变成乌克兰和俄罗斯的克什米尔。成为两国永远流血不止的伤口。
综上,一时半会儿,乌克兰拿不回来克里米亚。
回答于 2019-09-11 08:43:50
俄罗斯国防部宣布从赫尔松撤退。这算不上“胜利大撤退”,乃是无奈之举。当初,赫尔松进行全民投票,成功决定并被批准赫尔松州加入俄罗斯联邦。所以,对赫尔松的占领是为了获得,不是为了今天的撤退。现在的撤退,是因为赫尔松市无险可守,在乌克兰的进攻下牺牲很大,长期据守的可能性越来越小。倒不如在战略上做出一定的退让,凭险而守,以较小的牺牲,在长期的拉锯战中,确立相对固定的控制线,长期保有所占领土。
随着乌克兰成功收复赫尔松市和其他一些失地,需要保卫和建设的地域扩大,乌克兰的国力和战斗力也会被稀释,在和俄罗斯的持久对抗中力量也会有一定削弱。双方沿第聂伯河一线达成新的平衡的可能性非常大。那么俄罗斯守住克里米亚也就不成问题了。
回答于 2019-09-11 08:43:50
“从赫尔松大撤退”,其实是一种以退为进的战略,熟悉毛主席语录的应该都能理解 ,以宽阔达几千米的第聂伯河作为天然屏障,守住赫尔松州的大部分地盘,和当年打国民党一样 整装待发
回答于 2019-09-11 08:43:50
对于自俄乌战争爆发以来一直听假新闻,一直相信撒谎的人看到俄罗斯反复在乌克兰领土上撤退的新闻以后感觉世界观都崩塌了。其实事实就是如此,俄罗斯在战场上没有任何亮点。不过俄罗斯的这种撤退依然被某些人包装成胜利大撤退。因为俄罗斯胜利了,所以俄罗斯撤退了。
奎尔松的事件其实并不能直接让克里米亚产生怎样的变化?克里米亚依然在俄罗斯的手里,只不过奎尔松被乌克兰收复以后,某种程度上打开了收复克里米亚的大门。乌克兰能否最终收复克里米亚还有很多因素的限制,并不会因为俄罗斯的这一次撤退而导致战场发生颠覆性的变化。
但是架不住积少成多。尤其是近两三个月以来,乌克兰人越战越勇,保家卫国的热情已经完全激发出来,再加上很多国家与乌克兰的支持和援助,克米亚还守不守得住,对于俄罗斯来讲很重要,对于乌克兰来讲更重要,因为克里米亚标志着乌克兰能否彻底胜利的关键,但是这一点恐怕非常难。对于很多观察人士来讲,乌克兰能够收复乌东就已经算得上是完全胜利。对于乌克兰来讲,俄乌战争其实是从克里米亚开始的而并不是乌东。
回答于 2019-09-11 08:43:50
俄军在赫尔松州,从右岸撤退到左岸,这已经从俄罗斯的官方得到了证实。俄军从右岸撤到左岸是基于对现实情况的研判。从某种意义上说,虽然是不得已而为之的行为,但是俄罗斯的撤退也是有计划地有步骤地在实施,因为一旦俄罗斯的撤退没有计划,没有步骤,就会导致整个赫尔松地区防线的溃败。俄罗斯新上任的对乌军事行动总司令官是非常清楚这一点的。
其实赫尔松地区从公投决定加入俄罗斯以来,就遇到了很多的困难,乌军不断在这个方向投入更多的兵力,运用更先进的武器进攻赫尔松地区。而在第聂伯河右岸的俄军,虽然与俄乌军进行了相当艰苦的战斗,但是自己的损失也很大。价值误军,不断攻击俄军的后勤补给线,在右岸的俄军他们的后勤补给有了极大的困难,甚至面临着被乌军包围的危险。
这导致了俄军不得不做出这样一种选择。做出这种选择是困难的,因为在政治意义上意味着俄军在整个南部地区所取得的成绩被大大的削弱了。这对于已经表示加入到俄罗斯的赫尔松的公民来说很难说得过去,对俄罗斯国内的国民也很难做出交代。
从军事上讲,继续在第聂伯河的右岸,进行防守的话需要耗费大量的人力物力和财力,俄罗斯的军事储备,现在可以说很难顾及到第聂伯河右岸的防守因此从军事意义上说,放弃这部分占领的地区,也是不得已而为之。
上一篇:揭秘董宇辉为什么能火遍大江南北?俞敏洪的东方甄选靠流量吗?
下一篇:返回列表
相关链接 |
||
网友回复(共有 0 条回复)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