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 首页 > 网站导航收录 > 百科知识百科知识
在农民挣工分的那段岁月,他们为什么不进城当工人?
工人,农民,农村在农民挣工分的那段岁月,他们为什么不进城当工人?
发布时间:2019-02-08加入收藏来源:互联网点击:
在农民挣工分的那段岁月,他们为什么不进城当工人?
回答于 2019-09-11 08:43:50
回答于 2019-09-11 08:43:50
为啥不想进城当工人,是因为那时的农民傻,舍不得村里的田啊。要知道,那时候农村没有一个人不想跳出“农门”,去吃“国家粮”,还有不想进城当工人的人?题主要么不是农村人,要么是年纪太轻,不知道当时的情况。
要知道当时几百万上千万的城市青年(就是所谓的知识青年),号召他们上山下乡去农村,绝对不是接受贫下中农再教育这么简单,而是城里跟本就没那么多岗位安排。因为那时候经济本来还不发达,也没有这么多工厂企业,他们留在城市里无所事事,就会成为失业人员。
当时连城里的青年人都无法全部安排工作,还会跑到农村来招工人吗?当时的供销社、粮管所、食品站、邮电所等单位确实是在农村招工的多,但没有关系的人能有几个能去那些单位呢?
所以不是当时的人不想去当工人,而是做梦都想,但哪里有那个机会呢?
回答于 2019-09-11 08:43:50
看来提出来这个问题,还是没有亲身经历过那个年代。
在农民挣工分的岁月,工人和农民身份是有很大差别的。那时候农民把挣工资的称做铁饭碗,形容旱涝保收,是极受人羡慕的。
说实在活,哪个农民不想进城当工人,只是由于受城乡户口户籍身份限制,身不由己而已。
那时候农民离开了土地,是无法生存的,在生产队挣工分还能保证有一年的口粮吃。若到城里去找份工作比登天都难。
有的农村大姑娘为了进城改变自己的农业户身份,只能找个城里有残疾的工人嫁了。但是农业户口转个非农业户口,还不知道得费多少周折才办得到。
那时候农村人别说进城市当工人,能在乡镇企业找个班上,不知得求多少人,靠关系挖门子才能去下,那就是相当了不起的事了。
家里若是有个在乡镇上班挣工资的,那叫工农联盟户。在村子里,人们都得高看一眼,也算是数得着的好户。
所以,那时候无奈的人们,只能安心在生产队挣工分,进城当工人是可望而不可及的事。
图片源于网络侵权即删。
回答于 2019-09-11 08:43:50
这种问题提得好奇怪,“感觉他们也不想进城当工人”。
不知是怎么感觉的!
不过转念一想也有道理,他们是“不敢想”。
农民是农业户口怎么会有这种非分之想那?
起码要转为非农业户口才有这种可能。
农民只能在你的所在地种地,出远门要开介绍信。
冬闲时也有机会,到离家比较远的地方挖河清淤,用地排车拉着锅灶、粮食、铺盖,算是旅游“观光”了。
回答于 2019-09-11 08:43:50
这是不了解历史实际。农民挣工分那岁月,不是今天。那时实行计划经济,城里人吃定量,工作有安排,城市户口、农村户口差别大。经济不发达,城市并没有那么多工厂,贸易交流也大多上计划。城里人还过剩,知青上山下乡,还有整户下放农村的,也有是为疏散城市人口,减轻城市供给压力的原因。
农民种田挣工分,也是职业,养活自己,也为国家作贡献,那时都交公粮的。
农民进城是改革开放十多年后,实行市场经济,又基本解决温饱,工商农都发展,城市需要劳力。
农村机械化水平提高,农药化肥充足,劳力剩余加城市需要,打工收入较多,才逐步流向城市,承包田有人留守,有让人代种,有转租等。
回答于 2019-09-11 08:43:50
这个问题问得有点可笑,农民挣工分的那些年,国家对国人的户口是有严格管控的,你只要是农民,你的户口就在农村,凡是农村户口的人就只能在农村生产队里搞农业生产劳动,每天挣那不值钱的工分。
谁要想进城当工人或外出打工做生意都是不行的,只有遇到有单位到农村招工时,经生产队和大队推荐,公社批准的人才有机会去当工人。
那些年不像现在这样自由,人们想干啥就干啥,想外出打工就去打工,想做生意就去做生意,要是那些年有现在这样自由,老一代的人也不会这么穷了。
回答于 2019-09-11 08:43:50
哪时农民想当工人是不行的,就连建筑工、装卸工这样体力活的工人你没后门体想。
下一篇:返回列表
相关链接 |
||
网友回复(共有 0 条回复)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