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 首页 > 网站导航收录 > 百科知识百科知识
有些女人不想结婚,是因为害怕找个像自己父亲那样的人,你怎么看?
父亲,的人,自己的有些女人不想结婚,是因为害怕找个像自己父亲那样的人,你怎么看?
发布时间:2019-02-08加入收藏来源:互联网点击:
而女孩则不同,女孩的第一个接触对象是母亲,原初女孩相信母亲具有菲勒斯因而对母亲产生崇拜,认为只要自己长大后也会像母亲一样具有菲勒斯,但是随着成长,女孩发现母亲并没有菲勒斯,而是父亲才有,但母亲拥有父亲,于是转而对母亲产生嫉妒,对父亲产生欲望。然而父亲却拒绝了女孩的妄想,由此父亲介入了原初的母婴共生幻想之中,将母婴关系转变成了有父法的三元关系。因此女孩俄狄浦斯情结的关键则在于走进俄狄浦斯。
事实上,女孩的俄狄浦斯情结一直以来都是存在问题,弗洛伊德一直困惑于女孩的心理无意识,于是后来,有人在其基础上发现了厄勒克特拉情结,来弥补俄狄浦斯情结对于女性无意识情结解释的不充分。
由此,我们就可以回到这个提问上了,单从女孩与父亲来看,女孩欲望着自己的父亲,比如我们民间有言:“女儿是父亲上辈子情人”“女儿是父亲的小棉袄”等,似乎都与俄狄浦斯这一情结完美配对。好似女性的梦中情人就是自己的父亲,然而真是这样吗?
那么我们就必须要引进刚才所提到的厄勒克特拉情结了。
所谓的厄勒克特拉情结其实和俄狄浦斯情结完全相反,俄狄浦斯情结是“弑父娶母”,而厄勒克特拉情结则是“杀母替父报仇”。
因此,厄勒克特拉情结真正所想展现的其实是作为一个女性,更多的是女儿这一身份,与自己母亲之间的爱恨情仇的。
在《俄狄浦斯情结VS厄勒克特拉情结》这本书中,呈现了很多临床案例,分析了许多女儿与母亲之间的共生幻想所导致的亲子悲剧,而在这之中,父亲恰恰是缺席的。
因此,回到我们的主题上来说,有的女人不想结婚,其实不是害怕自己找到像父亲一样的男人,因为女性婴儿期,其原初的无意识中,父亲其实是女孩的欲望对象,因此,完全相反,女性对于异性伴侣的寻找,恰恰无意识中是和父亲存在相似的。
而女性对婚姻的抗拒,其潜意识层面其实更多的是来自于母亲。是女人害怕成为像母亲一样,害怕自己成为母亲,也由此在女性的欲望层面上分裂出了两个维度——女人与母亲。
做女人,即去追求自己的欲望,将欲望彻底坚持下去;做母亲,放置自己原初的欲望,将自身欲望寄附所生孩子之中。
而这种对是“成为女人,还是成为母亲”的这一矛盾,将会一直存续,并伴随女性的无意识之中。
在这之中,将“成为女人”这一无意识贯彻到底的女性,在西方的神话故事中,是由美狄亚所承担的。而在中国传统文化中,这样的不婚女性者往往是“自私”的代表,因为她们只想赚钱享受,不想传宗接代,而这种自私,在古代,则是由庄子所承担的。
回答于 2019-09-11 08:43:50
原创。所以说原生态家庭对子女的婚姻影响是很大的!
回答于 2019-09-11 08:43:50
谢邀。
题主提到的事现实生活中有,但不多了,对这一提法我基本认同。
到了婚龄就该谈婚论嫁,这是人类不断流的长河,一般人都是随大流的。只要想跳出大流独树一帜,那她一定是有不为人知的心底密闭。
“害怕像父亲的人”,可想而知,她心理阴影在她的脑海里是何等的根深蒂固啊,生活中伤透了她的心,给她造成的心理创伤已无语言表,以至于她不敢嫁人,害怕的就是自己还摊上一个像父亲一样的人,心理创伤再受二茬罪。
«上一页 1 2 下一页» 共42条/2页上一篇:相信卢梓杰,为什么不待见周俊成俞泽辰刘雁宇?辽宁队有病吗?
下一篇:返回列表
相关链接 |
||
网友回复(共有 0 条回复)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