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 首页 > 网站导航收录 > 百科知识百科知识
如果不搞规模经济和大面积土地流转,农民怎样富起来?
农民,土地,大面积如果不搞规模经济和大面积土地流转,农民怎样富起来?
发布时间:2019-02-08加入收藏来源:互联网点击:
农民要富起来,首先要放思想,农民不能光看着一亩三分地搞种植业,农民还可以多种经营,农民有农民的优势。
农民的第一优势,有土地,还有一些闲置的土地,可以办厂做加工。农民还有丰富的劳动资源,可以做运输,还可以在外承包工程。
农工付三,四产业一齐发展,农民富裕起来指日可待。
回答于 2019-09-11 08:43:50
我认为我们农民守着几亩地大多数也是以工养农或半工半农门状态,是种着辛苦弃之不忍的思想情结,我们具有鲜明的粮食1忧患意识既使没有钱也至少能保证饭碗。
回答于 2019-09-11 08:43:50
小农经济传统观念阻碍农村经济发展。小农经济思想,小打小闹是农民们富不起来的主要原因。这就是一亩三分地闹的,丢不舍的,不丢也富不了。与城市居民相比较农民是有产者。时代在发展,城乡差距逐步缩小,农民或被新的职称取代。
回答于 2019-09-11 08:43:50
我是农民。
1,大面积土地流转和规模经济,可能富起来的只有个别农民,以户为例,应该在5%以内,因为不可能有更多农民可掌握致富资源,包括补贴,况且我说的可能富起来,农业经营风险巨大。
2,绝大多数农民想致富还得进城,当然到底什么是富也没有具体财富量化标准,至少在城市可以挣到工资,有机会经商。
3,所以讨论题主的问题,一句话,在农村绝大部份农民就致不了富。
4,如果有好的政策,有好的地方村镇干部,增加农民土地收入还是可以的,比如土地流转要有市有价,农民要分到钱,要盘活农村闲置土地,允许资本下乡,允许城市人到农村有条件有偿租购土地置业,死资产变活钱分给农民。
5,继续推进相对集中居住,因地制宜搞乡村振兴发展,眼光要看远,步子要迈大,不能小打小闹,要有50年后看中国的乡村规划,不浪费时间精力财力。
6,很重要一点,关注1970年前出生的老年农民,特别是30405060前老农民,不能等啊,没时间了,他们为新中国建设付出和牺牲太多太多了,分年龄档次,给千把块钱一月吧,给得起的。
回答于 2019-09-11 08:43:50
农民怎么样才能富起来,关键是要让农民人均占有的土地资源多起来,经济模式新起来,生产经营科学化,农业基础设施化,管理运行现代化,农产品加工再深化,农产品附加值翻三番,只有达到这些条件,农民才能逐步富起来!
回答于 2019-09-11 08:43:50
可以去日本以色列等农业强国去学习一下,看看他们没有搞大面积流转是怎么做的?
回答于 2019-09-11 08:43:50
没有一成不变的伟大和先进,制度和政策必须跟得上时代的进步才行。现在的土地制度和政策在特定的历史阶段已经出色的完成了其历史任务,但是时代在不停进步,如果不改变,就会越来越落后。
应该把土地收回国家,解除农民和土地的捆绑关系,把相邻的几个村镇土地和资源整合,土地由国家(非私)集中经营,农民身份改变成普通公民,就地解决就业,享受和城市公民一样的福利待遇。
具体设想为:
1、由国家大规模整合土地,成立综合农厂,由国家派干部管理经营,使用机械大面积耕作,提高生产力。同时,农村城镇化,在原来的土地上,成立农厂,并根据特长和意愿,为当地脱离土地的农民在农厂就地提供生产、畜牧养殖、农副(粮、油、肉、水果、蛋、奶、乳制品、蔬菜、皮革、水产等)产品加工、熟食加工、罐头加工、销售、宣传、财务、肥料、运输、木材销售、木材加工、办公室、后勤、保卫等岗位。
2、同时,农村(镇)城市化。把相邻的几个村镇整合,成立幼儿园、学校、工厂、警察局、医院、体育及体育用品、综合超市、娱乐等机构,搞活城镇的同时,从城市吸引人才,同时提供就业岗位,分担原来城市的就业压力(现在城市就业已经饱和了)。把原来的一个个相邻农村(镇)整合起来,建设成一个个新兴的城市。像欧美一样,削平农村和城市的差距。
上一篇:湖人常规赛开局三连败,还能相信有威少的湖人能进季后赛吗?
下一篇:返回列表
相关链接 |
||
网友回复(共有 0 条回复)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