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 首页 > 网站导航收录 > 百科知识百科知识
为什么一千年来,总有人真心崇拜苏东坡?
苏东坡,苏轼,儋州为什么一千年来,总有人真心崇拜苏东坡?
发布时间:2020-12-06加入收藏来源:互联网点击:
回答于 2019-09-11 08:43:50
苏轼是古代文人才华及品行的绝对标杆!
其诗词歌赋及书法无需多说!有目共睹!
更难得是苏轼在为官(仕途)其间,不以个人利益为重,实事求是,陈述利弊!王安石变法时,他如实指出变法中的弊端,不为王安石所喜;在后来司马光上台时,他又陈奏变法中的可取(正确)之处!因此屡遭排贬,仕途不顺!
苏轼的才华及人品,符合了千年以来儒家所追求的才智与道德水准,是中华民族儒学学者的标杆与偶像!
回答于 2019-09-11 08:43:50
说到真心崇拜,非林语堂莫属。
苏轼作为文人,才华横溢,书法文章诗词,无论哪一方面都精品迭出。凡是读过书的人,无一不佩服他,但谈不上崇拜。
苏作为朝廷高官,对北宋政局的影响,不如王安石,不如司马光,毕竟蜀党实力偏弱。苏轼,大文豪的光环不能掩盖他作为政治家的不足。从政者肯定不崇拜他,甚至以他为反例。
苏轼的人格魅力,在于他的韧性和达观。“回首萧瑟处,也无风雨也无晴”“小舟从此逝,江海寄余生“试问岭南好不好,却道,此心安处是吾乡”等金句频出,一千年来,世上失意者众,人人都偶有失意时刻,决定了这些诗句的受众是庞大的几何数量级,失意者想到多年前苏轼的落魄,再读他的诗句,心有戚戚然,但谈不上真心崇拜。
曹孟德佩服孙权,“生子当如孙仲谋”。
杜甫感念李白,“悠悠魂魄入梦来”
都是只言片语或长诗一首,不足为奇。而为他人写传记,可见“他人”在自己心中的份量。
梁启超为李中堂做传,以“敬,惜,悲”三句起始,无疑李中堂不配做梁的偶像。
唯有林语堂真正为偶像虔诚写传记。
林语堂《苏东坡传》,序章即罗列一大串头衔挂给苏轼,后文为了衬托苏轼,罔顾事实狠踩司马光,狠踩王介甫。
这才是真正的崇拜。
回答于 2019-09-11 08:43:50
我是蓉城佳音,我来回答这个问题。
苏东坡是北宋时期一位十分有才华的诗人,他写了很多著名的诗篇。其中又以《水调歌头·明月几时有》最为出名。整篇诗每一句都是金句。这是一首脍炙人口的中秋词,是作者为怀念弟弟所作。
整首词用形象的描绘和浪漫主义的想象,紧紧围绕中秋之夜,展开描写、抒情和议论,从天上和人间、月与人、空间与时间这些相连的范畴进行思考,把自己对弟弟的感情,升华到探索人生乐观与不幸的哲理高度,表达了作者乐观豁达的人生态度,对生活的美好祝愿和无限热爱。“明月几时有,把酒问青天”和“但愿人长久,千里共婵娟”成为千古绝句。以至于后来的人都不敢轻易写月亮,因为再怎么写,都无法超越这首诗。
苏东坡一生命运多桀,却始终保持对生活的热爱。给人一种积极向上的精神。很多年轻人看到了自己的影子,这首诗给了他们希望、勇气和光亮。
综合这两方面的原因,总有人真心崇拜苏东坡。
回答于 2019-09-11 08:43:50
谢邀,谈崇拜,可能有辱东坡有趣的灵魂。谈喜欢,还可以聊上几句。因为东坡的灵魂是活出真性情,而不是供人膜拜的神坛金龟。
什么是性情呢?这个词很早就有,《易·乾》:“利贞者,性情也。”孔疏:“性者,天生之质,正而不邪;情者,性之欲也。”也就是说,人的天性和情欲本来是和谐贞正的。《易·文言》:“利者,义之和也;贞者,事之干也。”孔疏:“利,和也。贞,正也。”但要在风诡云谲的红尘中,把这份和谐贞正的性情保持下去,做到表里如一,即所谓真性情,千百年来鲜矣。苏东坡不仅有真性情,而且还很有才,能够通过文字把内心的世界表达出来,同时能够通过行动把这份真性情流传下来。
世间不仅有苏东坡的文集,还有东坡饼,东坡肉。西湖苏堤,诸城超然台,黄州赤壁。更有儋州″破天荒″的故事。
有人说儋州是苏东坡的人生谷底,真的么?录苏东坡在儋州写的短文以见证什么才叫有趣的灵魂:
书上元夜游
苏轼 〔宋代〕
己卯上元,予在儋州,有老书生数人来过,曰:“良月嘉夜,先生能一出乎?”予欣然从之。步城西,入僧舍,历小巷,民夷杂揉,屠沽纷然。归舍已三鼓矣。舍中掩关熟睡,已再鼾矣。放杖而笑,孰为得失?过问先生何笑,盖自笑也。然亦笑韩退之钓鱼无得,更欲远去,不知走海者未必得大鱼也。
回答于 2019-09-11 08:43:50
身有诗书气自华
下一篇:返回列表
相关链接 |
||
网友回复(共有 0 条回复)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