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 首页 > 网站导航收录 > 百科知识百科知识
没跟老婆商量同意侄子来家长住,我错了吗?
侄子,老婆,孩子没跟老婆商量同意侄子来家长住,我错了吗?
发布时间:2016-12-08加入收藏来源:互联网点击:
回答于 2019-09-11 08:43:50
你老婆也不和你商量,直接把自己娘家的亲戚接来长住!试试你宽广的胸怀!
回答于 2019-09-11 08:43:50
你没错!错的是你老婆!
放着好好的脑子正常的门当户对的不嫁,嫁个软饭硬吃的也就罢了!
还对她连最起码的尊重都没有!
所以大家应该可怜的是你老婆,这人太倒霉了!下一步倒霉的日子还在后头呢!
家里砰砰砰塞进来一个半大不小的小子,一住就是好几年,这么大事,只需要通知一下她即可,压根不需要征求她意见的!开玩笑,房子虽然你没出钱,但结了婚就是你的,侄子更是亲的,都是你的你的你的!
所以你直接说了就算!
咋滴人来了她还好意思说推出去?
以后的事儿自然是前头有车,后头有辙!
自己的亲爹妈在家苦了一辈子,自然要接过来享享福!
侄子需要通知下,自己的亲爹妈就不需要了,你说了算!
侄子学习不好,需要有人监督陪读,自然是嫂子过来,没事,娘俩住一起就是了,能添一双筷子就不差另一双了!
再说了大侄儿说了想妈妈,咋滴你还不让人家母子团聚?!
是人么?你!
周末把老哥叫过来其乐融融,我们还是幸福快乐的一家,想想就爽!
如果不许!那就是她不对了!房子又撑不破,住点儿老家亲戚怎么了!
再叽歪直接揍她!
房子她出了钱,她就得说了算,还有天理王法么?还有伦理纲常么?
惯的!
回答于 2019-09-11 08:43:50
(一)可以看出,你有大男子主义,认为你才是一家之主,你说了算,所以认为可以不用和媳妇说。
(二)想问题相当简单,书都白念了,啥叫多个人,就是多双筷子。啥叫你媳妇朝九晚五,就有时间管别人的孩子。
(三)平时你媳妇让孩子过来,好吃好喝的招待,已经做得算是不错了。
(四)你觉得结婚老婆没有嫌弃你,也没有要彩礼,就是自己特有本事,媳妇离了你就没法过了是吗?
你明显错了,大错特错。家里的事情,必须和媳妇商量,不能硬着来,否则,苦果你得自己尝。
我嫂子,就帮忙带过三年自己的亲侄子,结果连亲戚都没得做了。
小侄子,上初中,嫂子的哥哥舍不得孩子住宿,就放姑姑家吧,毕竟是亲姑姑,还能亏待了孩子不成,这一放就是三年,不管不问了,生活费也没有出过,三年后,孩子没有考上高中,孩子母亲那个埋怨啊,我把孩子交给你你就给我带着这样…全然不顾我嫂子三年的辛苦付出,真是白忙活啊!
照顾孩子,不是一天的事情,需要长期付出,管自己孩子尚且不易,更别说别人的孩子了,劝你三思,别把事情想的太简单了,有事情一定要先商量!
回答于 2019-09-11 08:43:50
这件事你做得真的欠考虑。为什么这么说呢?
一、家里来个人真不是添双筷子这么简单的事。在你看来,家里来个人就是添双筷子这么简单的事,其实真的不是,我自己就深有体会。
我们家就经常有亲戚不打招呼就主动上门的,每次都弄得我手忙脚乱。不来人时做饭只做我和妈妈两个人的,现在多了一个或者两个人,不仅饭要多做,菜也要多做。另外因为来的是客人,所以尽量要做些好吃的,根据每个人的习惯做些他们喜欢吃的。比如我内蒙古的表姐来我们家,她们平时习惯吃牛羊肉,但我们自己并不吃,为了满足她的口味,我们还不得不给她单做,就是做过牛羊肉的锅,洗了好多遍还是觉得有味,这就是喜欢吃和不喜欢吃的区别。所以家里来一个人可不是简单地添双筷子的事,来一个人工作量要比平时增加30%,说心里话,我并不喜欢亲戚不请自来。
二、五年的时间太长。如果家里来人,只是几天的时间,不高兴还能忍一忍,但五年,怎么忍呢?实在没办法忍受,这不是一个短时间,如果让一个人忍五年,那估计该忍出病来了。如果让你侄子来家里住,而让你老婆忍出病来,你觉得合适吗?
三、侄子住在你家,他的安全和学习你们都要操心。侄子住在你家,他的衣食住行你们都得管,这几年其实就得像照顾自己的孩子那样照顾他。但这个年龄的孩子,都有自己的主意和想法了,你们说他他能听吗?还有毕竟不是自己亲生的,说重了不是,说浅了也达到不目的,所以其实你们到最后也会左右为难的。
还有他的各种费用,你们也得管,因为住在你家了,你们买衣服的时候肯定也会想着给他买,养一个孩子的费用大概是多少,你们现在也没个概念,等他住进你们家了,你们就会发现,每个月七七八八的,没个一千多块都不能解决问题。想想这些钱你哥哥会主动给你吗?他在农村,家庭条件肯定没你好,所以让他主动给不太可能。如果他是个懂道理的人就不会提出这样的要求了。
关键是你花了钱,到最后孩子没有达到他父母希望达到的目的,你哥哥嫂子并不一定满意,你们五年的付出最后不一定让他们感恩,也可能还会落埋怨,你说这又何苦呢?
四、你哥哥和孩子都是不太懂事的人。怎么这么说呢?首先这个孩子到城里来上学已经不错了,自己本来就是农村出来的,到了城里条件应该比农村好许多,有什么不习惯的呢?别的同学能习惯,为什么自己不习惯,还不是因为有这么个叔叔在城市,条件也比较好,说白了,他就是个享受型的孩子,不想吃苦,不想通过自己的努力改变命运, 对这样的孩子,我觉得家长应该是进行批评教育,帮助他们树立正确的人生观、价值观,而不是帮他躲避困难,走捷径。
上一篇:上海久事不敌广东宏远,遭遇三连败,李春江指导会下课吗?
下一篇:返回列表
相关链接 |
||
网友回复(共有 0 条回复)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