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 首页 > 网站导航收录 > 百科知识百科知识
郑州到底怎么啦?
郑州,企业,城中村郑州到底怎么啦?
发布时间:2020-12-06加入收藏来源:互联网点击:
郑州到底怎么啦?
回答于 2019-09-11 08:43:50
回答于 2019-09-11 08:43:50
小时候,姥姥家有条小黄狗,胆子特别小,刚去姥姥家的时候,唤了很多次都不敢凑到跟前,后来我用了几个红薯才换来它对我的信任。
可惜时日不长,有一次我拿根香去点炮仗,不小心烫到小黄狗,只见它惨叫着跑到屋后去了。
从此以后,无论我怎么唤它,都不再理会我。
从此我也懂得信任有多么宝贵,哪怕一次的伤害,裂痕都无法再次修复。
从毕业到现在,我在郑州生活了近20年,或许能够近距离感受这所城市的问题:和那条小黄狗的遭遇一样,不再相信。
先说十几年前的一桩事,我和同事去科技口办点事情,临走的时候,我们照例从财务那领了几千块的现金。
那时候每个窗口办理业务都需要缴纳100元的窗口费,这是公开的收费项目,而且我代表的是郑州市为数不多的大企业,行政窗口不会找我们乱收费。
我印象特别深刻,窗口把那100块钱给退了回来,我很好奇,就问了什么原因,回答是:以后这类收费都没有了。
中午和同事在附近餐馆吃了顿午饭,等着下午继续办理业务。当时我兴奋到手舞足蹈,滔滔不绝,这是我同事跟给我描述的:没见一个这么文静的人,居然这么开心。
因为我见识过上海、深圳等沿海城市的办事效率,不但分文不收,而且流程清晰,效率极高,我去杭州的时候,甚至发现窗口流程用中英文给标了出来。
虽然只取消了窗口费用,就已经让我雀跃不已,说明我们郑州的行政效率正在提升,我们不怕有问题,就怕有问题不能纠正。后来郑州又陆续开展了“只跑一次”,让所有业务只用跑一次就能够办理,虽然过程有些坎坷,但是能看到不断改善,向着好的方向发展。
不过后来发生的一些事情,让我有种恨铁不成钢的感觉!
首先是我们工厂搬迁,那几年厂子效益不太好,勉强扭亏为盈,而且在破产重组过程中,土地还被市ZF给收回去了,也就是说你想通过土地质押获得贷款是不可能的。
刚赶上那几年郑州正在进行大规模城中村改造,要求拆除所有的城中村,以及所有的工业企业。
拆除城中村,估计全国都知道,郑州创造了史无前例的神话,一年内拆除了100多座城中村,共计拆除了600多座。要知道在经济最发达的上海,一年内能够拆除一座城中村,都算破天荒了。
从此之后,郑州三环以内再无城中村。直接后果就是,没有低于600块钱的房子可租,哪怕像国棉厂那样60年代老房子,也需要七八百块钱。
很多家庭需要城中村这种低房租才能维持生活,比如我老乡夫妻俩。他们带着脑瘫的儿子,给超市供烤串,每天四五点钟送货、买猪肉,然后夫妻俩切块,串肉,一直忙到晚上10点多。
我过去看他们的时候,30平米的出租屋,堆得满满当当,甚至找不到空地坐下来。这么辛苦,一个月能赚六七千元,勉强度日,主要是这份工作能让他俩照顾儿子。他们打算干几年,攒点钱带儿子去北京看病。
城中村拆迁的时候,我给他们打电话,他老婆哭到说不出话。城中村说拆就拆,铁皮门一封,只让出不让进,什么东西都不让带走,交了半年的房租也不退,几个大冰柜也只能留在出租房内。
我劝他们:“钱什么时候都可以挣,趁着有时间去趟北京,钱不够的,几个老乡可以帮忙凑一下。”后来他们一家去了北京卖菜,聊天的时候说:再也不回郑州了。
再来聊一下我们厂子,后来很多供应商问我们为什么搬迁,效益不好,又不能通过土地置换,搬出去不是找死吗?
不搬出去就等死!
首先是环保,要求郑州三环以内不能有焊接生产,增加除尘设备也不行;喷涂车间也是,搞了很多次也通不过环评。
更要命的是,我们生产出的设备运不出去,料也送不进来,三环内不允许有货车出入。
那时候我们都是半夜收料,发货,因为只有到了深夜,货车才不会被查,即使这样,有关部门还会半夜设岗。
更奇葩的是,税务部门隔三岔五过来拜访,很多人可能会说:你税做得不规范。当年有很多地税的票,你很难查出真伪,如果要查你,发票贴不齐都是问题。
轮番折腾下,你不搬行吗?
当时还咨询能不能搬迁到郑州西边,因为高新区有很多我们的配套企业,这样企业生产更加方便,答复是:不行!
不过后来高新区也衰落了,高不成低不就,搞了两座大型国家科技产业园,吸引来了腾讯、猪八戒等互联网企业,结果都成了“二房东”。
有一次经朋友介绍,在高新区找到一家能做焊接的小作坊,我很好奇它是如何活下来的?老板给我的解释,也让我惊掉下巴:“我们做的是“产学研基地”,不是焊接工厂。”好吧!原谅我的无知。
如果当年能拉一所高校,是不是就不用搬了?搬迁一次几乎伤筋动骨,有近一半同事离职。其中的缘由我们都能理解,薪水高、离家近、事不多总要占一头吧!
搬迁后遭遇基建行业下行,一边要偿还新厂区建设贷款,另一边还要遭受订单大幅减少的困扰。不到半年的时间,降薪、裁员,企业危在旦夕。
当基建行业复苏的时候,为时已晚,企业再无翻盘的资本。
当然企业的衰落应该从自身找原因,但是不可否认外部环境也起到推波助澜的作用。
来郑州很多外地朋友反映,郑州本地企业很不地道,经常拖欠货款,这已经不是个别企业的问题了。当时我对于这句话我很不在意,后来自己出来创业,深深体会到这句话背后的无奈与心酸。
离开厂子后,自己做了一个非标项目,合同上写着验收付款90%,可是甲方以各种理由不结项,后来我迫不得已走了法律程序,才发现签合同的采购经理名下没有任何资产,企业也是空壳。
经过打听,发现他全部资产都转移到妻子、孩子名下,咨询法官给我回了一句,没有把我气疯掉:你怎么不让他妻子也签字?并且他还有一手骚操作,拿着一堆病例,你还不能收监他。
这种契约精神的缺失不仅仅是企业,还有官方。
去年Y情期间,我亲戚家的孩子在郑州上了一年班,结果被裁了,不但没有拿到违约金,几个月的工资也没有结。后来我领着他去了劳务仲裁部门,调解员的一句话当时让很无语:
“大家都不容易,你要体谅企业。”
一码归一码,欠薪属于劳务合同违约,违约就要赔偿,和我体谅企业有毛关系,体制内都缺乏最起码的契约精神,更不用提下面的中小企业了。
信任是一点点建立的,一旦有一次裂痕,再想修复就很困难了。
郑州7·20那天,我们通过多种渠道看到灾害现场的情况,当时都觉得遇害人员至少上百人,可是官方给出的数据居然是25人,确实让人惊掉下巴!
果不其然,最后的真相是遇难292人,失踪47人。
下一篇:返回列表
相关链接 |
||
网友回复(共有 0 条回复)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