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 首页 > 网站导航收录 > 百科知识百科知识
自学中医应该看什么书籍呢?
中医,黄帝内经,伤寒论自学中医应该看什么书籍呢?
发布时间:2019-02-08加入收藏来源:互联网点击:
问题补充: 我是一个萌新,我想自学中医,不知道是看中医学基础,中医诊断学,中药学,方剂学还是学黄帝内经,伤寒论,金贵要略,神农本草经?
回答于 2019-09-11 08:43:50
回答于 2019-09-11 08:43:50
我不懂中医,我赞赏你的学习精神,我知道学中医不容易,可能需要一生的刻苦钻研,加上本人的悟性及对中医的偏爱,最后应该是小有成就的。我建议你还是要找一个中医师拜师学艺,光靠自学是不行的。
回答于 2019-09-11 08:43:50
黄帝内经
回答于 2019-09-11 08:43:50
讲得很好,学生受益。
回答于 2019-09-11 08:43:50
如果你真的有心去学习中医,也有这份毅力,建议你去找一本大专以上医学院校的《中医学》教科书去学习。因为中医教科书是经过专家系统性的分类别归纳编写出来的教材,是相当适合循序渐进的去学习一门专业知识的。其目录大概内容如下:
一丶上篇(中医基础理论);包括阴阳五行学说、藏象(讲述五脏六腑及精气血神的功能及相关知识)、经络、病因、诊法(望问闻切)、辨证(八纲辨证、脏腑辨证和六经辨证)、治则与治法、中药、方剂。
二、中篇(常见证、病)。
三、针灸。
等你有了一定的中医水平,就可以去研读一下中医四大经典著作:《黄帝内经》、《金匮要略》、《伤寒论》、《温病条辨》与及《本草纲目》。当然也有必要读一下中医的发展史及一些中医史话,这样能提高你对中医的情怀与及职业操守。
回答于 2019-09-11 08:43:50
黄帝内经!
回答于 2019-09-11 08:43:50
学中医必须先知道详细了解经络穴位。
中医医科普类,吴清忠《人体使用手册》,
《现代人看中医》,各类《黄帝内经》译解释文版本。下面书籍是需要记性好的类别,四诊参合类书籍。《常用中药四百味》和各种方剂书!用法用量!
欢迎师友补充相互学习
回答于 2019-09-11 08:43:50
必须先打好基础,中医的特点是:整体观念、辨证论治,因时、因地、因人制宜!
这是最基本的中医思维逻辑,与日常生活中的各个方面都是息息相关的!
其次是学习“阴阳五行学说、藏象学说、经络学说等”,尤其是“阴阳五行学说”,是学习中医知识的根本!与“理法方药”都是一脉相承!
推荐用书:高等医药院校教材第五版《中医基础理论》,循序渐进!
回答于 2019-09-11 08:43:50
个人认为你应该从黄帝内经学起
回答于 2019-09-11 08:43:50
自学中医好,还得一个老中医帮你临床指导进步很快,弟一本书,人体生理结够,相互组合各个组织器管的功能和作用,第二本书,人生大自然与自然环境对人变化而产生是害是利得病而知,第三本书,中药药性四百味,内有每一样药品的性能性味,每一种药治疗方向,还有加工炮制的理由,还有十八反不然而配药会成毒药伤身,第四本书汤头处方,内有前辈总结病情配药方剂,这叫金方,也就是按病情照书内方剂而处方,复方,是按病情需要,以金方来调整谋些药物,也就是,加与减,换药变方。第五本书,脉决二十八步分析变化春夏秋冬各有不同,手碗分三位,寸关尺,三部管人体上中下,也就是三焦,细说太多。第六本书,中医入门,四诊八钢,望闻听切,风寒暑湿燥火虚实,四季温凉不同,强者抗胜,体弱易病。还有伤寒论,三阴三阳,还有脏府配像说法,举一例吧,肝属木,木生火,如眼有热火,必得考虑肝有火,用药清肝明目治疗,如时间久了还要考虑胃的情况,因胃属士,土生木,接着三方面而推理调治,网友说要学中医可以,但你必有精神时间苦攻,实际在临床不同病人反反复复研究,才有内心白事灵活变知啊,说起来简单,你作到这一步,也是红军征服二万五千长征啊,实话告诉大脑辛苦,熬夜不眼,书夜天明,走路上厕都在思书,思书空白必得临床,天天跟病还得忆书,病人烦骂还得忆书,书内与病反复对照,多多研究深入才知。第七本书,营养与代谢,内含矿物质,微量元素,维生素B族,甘油三脂,内含很多很多啊等等,今天我只讲了一个大方向,细节知识,上天宇宙,下地无边,只看有人能学多与少的事了,请相信自已医学苦读苦研受益是自已,健康l2O岁有望再进,謝谢网友参考而行。
下一篇:返回列表
相关链接 |
||
网友回复(共有 0 条回复)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