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 首页 > 网站导航收录 > 百科知识百科知识
您有家训吗,是什么,家人都知道吗?
家训,我的,父亲您有家训吗,是什么,家人都知道吗?
发布时间:2019-02-08加入收藏来源:互联网点击:
回答于 2019-09-11 08:43:50
感谢尚可网平台,允许我将流传于武陵山地区,黄氏家族四十八字家训分享给各位朋友[祈祷]
官不忘民,民不忘本;
贫不失志,富不忘贫;
堂正诚信,廉洁清贫;
勤劳俭朴,诸事严谨;
孝敬父母,善待他人;
自强不息,造福子孙。
根据祖上留下的族谱记载,武陵山地区黄氏家族,起源于今武汉市江夏区一带,有家族香堂上均立“江夏郡”为据,“认祖词”和全国各地大同小异,现将武陵山地区黄氏家族“认祖词”呈献给大家分享:
骏马堂堂出乡邦,
望儿处处立纲常;
年深异境犹吾境,
日久他乡即故乡;
朝夕勿忘亲吾语,
晨昏常奉祖宗香;
富贵荣华由天定,
三七儿郎当自强!
家训,是一个姓氏家族的道德行为规范,是祖祖辈辈千百年来的智慧结晶,是中华民族优秀传统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我们每个炎黄子孙都要不忘初心,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之梦“栉风沐雨,砥砺前行”!
回答于 2019-09-11 08:43:50
我的家训是‘’勤俭持家‘’
勤俭是传统美德。
记得小时候,每次早饭前,我都要背‘’锄天日当午,汗滴天下土,准知盘中餐,粒粒皆辛苦。‘’然后才能吃饭。那时我大概五岁左右,爸爸就已经开始培养我勤俭意识了。
再大些,上学了,识字了,每当在坐上桌子吃饭时,爸爸就会说‘’成由勤俭败由奢‘’。然后,端起酒杯,慢慢抿一□酒,说日子从小往大过需要勤俭,一点一滴地慢慢积攒,铺张浪费挥霍,日子会越过越完,慢慢的一个家庭,一个家族就散了,就衰败了,没落了。
现在回想起来,是的,话虽朴实,确实是这个道理,我会向爸爸那样给我的孩子讲勤俭的道理,把我们的家训传承下去!
回答于 2019-09-11 08:43:50
我的父亲是红土地上的一个老兵,从小就对我言传身教,严格的家训让我们一家兄妹六人从小就变得自律,懂得良知。
父亲是部队机关的笔杠子,六十年代被打回农村,但父亲并没有自暴自弃,而是从严治家,以良好的家训教育我们兄妹六人,父亲严格的家训成了我一生的财富。
我爷爷是德字辈,我父亲是举字辈,我是善字辈。父亲从小就严格的要求我们,常说我们家族后人要以德为本,家训是“厚德载物,与人为善”。父亲用一生去践行“厚德载物,与人为善”的家训。父亲知行合一的一生,深刻的影响着我们家族的后人。
父亲的一生总是习惯帮助他人。他在红土地上战斗半生,是一个在战场上九死一生的人。父亲不怕死,但见到穷人走头无路的时候,却常常掉眼泪。父亲平反搬出鉴江小城后,村里家族中有些解决不了的矛盾,总会请父亲回村调解。父亲回村调解后,问题总会有好的解决。我请教父亲原因。父亲总会慢吞吞的吐出一句话:我无私心,以德服人,所以大家相信我。
父亲一生以德报怨,被打回农村后,曾被人整得好惨,但父亲从不记恨,父亲平反后,不少整过父亲的人有事找到父亲求助。父亲仍然乐意帮助。父亲常说,金无赤足,人无完人。只有放下过去,忘记仇恨,人生才会走得更远。
回忆起父亲一生的起起落落,他一生被不少人整过,斗过。但父亲一辈子却轻视钱财,忘记仇恨,以徳报怨,并以“厚德载物,与人为善”作为家训。以前,我不理解父亲。父亲去世后,良好的家训慢慢的对我产生巨大影响。想起父亲的家训,回顾父亲一生在红土地上走过的足迹。我想起了大爱无言。
回答于 2019-09-11 08:43:50
我祖宗留下的祖训是:我们是军人世家,中医世家,军人,医者,国有危难,则护国医国;民有危难,则护民医民。
我在很小的时候就随着爷爷奶奶们做一些中医世家必须做的事。
比如每年五日端午节前,我们会在家里制好中药粉,并小包包好,再由我和家族中的同龄人,用托盘装得满满的,站在街心里随人拿取,回家食用。这情况一直持续到一九六五年前年后,在我读小学之前,每年家中长辈都会熬制大锅药,用桶装好带上几个碗,让行人喝,一人一碗,不分老幼。
我也曾与我的二奶奶学过刮痧,火罐,灸。火罐,刮痧主要是对成年人,灸主要是对幼儿,还有一整套的幼儿护理手法。那象现在一点伤风感冒,婴幼儿头上就扎了有血管粗的针头,往其体内注水,我心何其痛,婴幼儿何辜,要遭此罪。
我儿子,从小只打过婴幼儿防预针,其他的都是我用中医的方法,守护他成长到进大学。
回答于 2019-09-11 08:43:50
有钱大家一起赚,有苦同享
下一篇:返回列表
相关链接 |
||
网友回复(共有 0 条回复)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