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 首页 > 网站导航收录 > 百科知识百科知识
中国历史上有哪些女将军?
平阳,花木兰,夫人中国历史上有哪些女将军?
发布时间:2019-02-08加入收藏来源:互联网点击:
商朝的版图在当时能够扩大了数倍,而为武丁带兵东征西讨的大将就是他的王后妇好。
她是中国历史上有名的军事家,是个善于打仗的女将军,在我们民族的文明初期,和其他几个远古文明一样,同样遇到了古印欧人的威胁,但是,正是在妇好的带领下,我们成功地战胜了侵略者,把自己的种族和文明保存了下来,成为四大文明古国中唯一挺立至今的民族。
二、平阳公主李秀宁
大家都知道,古代有娘子军的称号。而首创此称呼的就是唐高祖李渊的三女儿,平阳昭公主李秀宁。
隋大业十三年(公元617年)五月,李渊决定在晋阳起兵反隋。当时李秀宁和丈夫柴绍还在长安。李秀宁让柴绍赶回太原,自己回到郊外的庄园变卖家产,拉起一支队伍。并且到处联络反隋的义军。平阳公主以其超人的胆略和才识主收编了关内大批起义军,势力大增。在此期间,朝廷不断派兵攻打平阳公主。平阳公主率领的义军不但打败了每一次进攻,而且势如破竹,连续攻占了户县、周至、武功、始平等地。最后李秀宁的队伍发展到七万多人。占李渊起义军兵力的三分之一。
关中平定之后,李渊将自己这位才略出众的爱女封为“平阳公主”。
三,抗金英雄梁红玉
梁红玉,南宋抗金名将韩世忠之妻。她最著名的事迹就是桴鼓亲操,协助韩世忠大败金兵。
1129年10月,金军在完颜宗弼(即俗称的金兀术)率领下长驱直入,攻入江浙。宋高宗逃跑。金军在大肆掳掠之后北返。
这时韩世忠担任浙西制置使。听说金军北撤,便率水军八千人急赴镇江截击。
晚上,韩世忠苦思破敌之法,梁红玉见后做出了至关重要的提议:敌多我少,如果双方直接交战,我方实难取胜,所以此战只能智取不宜力敌。
不如我军兵分两路,利用埋伏四面截杀敌人。由我带领其中一队,用火箭攻打敌人,不让他们前进。那么他们一定会改变策略从两边攻击,此时你就带人去追杀。
到时我在船楼上面击鼓挥旗,你看我手中军的旗号行事。我若将旗挥向西边,你就向西杀去,我若将旗挥向东边,你就向东杀去,定会杀得金军措手不及。
第二天,梁红玉英姿飒爽,红妆披挂,端坐在中军的楼船上亲自指挥战斗。只见她手握鼓槌满脸镇定,两边站着几十名手持强弩、精神抖擞的士兵,还有一人掌定令旗。
完颜宗弼领兵杀来,见中军楼船上站着一位女将,不禁产生了轻蔑之心,以为大宋已无能用之人。正在暗自得意之时,他突然间听见一声炮响,紧接着箭如雨下,灰瓶碎石全都抛向金船。
完颜宗弼忙下令转舵,率领大军往东面突走,梁红玉就命令号旗东指,并亲自擂响战鼓,使军队士气倍增。金军从东面突围不成,又转向了西面。
梁红玉又让令旗指向西,韩世忠带队在西面截住金军,打得金军个个昏头转向,心胆俱寒,最后溃不成军地大败而去。
梁红玉金山擂鼓,助夫抗金。消息传出,人人感佩,传为美谈。朝廷为此加封她为“杨国夫人”。
回答于 2019-09-11 08:43:50
花木兰,梁红玉
回答于 2019-09-11 08:43:50
历史上有很多女将,穆桂英,花木兰等近代也有很多授衔女将军李贞,聂力等。
回答于 2019-09-11 08:43:50
历史上有很多女将,穆桂英,花木兰等近代也有很多授衔女将军李贞,聂力等。
回答于 2019-09-11 08:43:50
秦良玉,唯一记入正史,有正式封号的女将军--镇东将军
提起历史上的巾帼英雄,人人都会想到替父从军的花木兰;而中国历史上,正式列入国家编制的女将军,实际上只有秦良玉一位。
秦良玉(1574或1584~1648) 字贞素,四川忠州(今忠县)人。自幼从父习文练武,善骑射,通诗文,有智谋。丈夫马千乘,世袭石柱宣慰使(俗称土司),马千乘被害后,因其子马祥麟年幼,秦良玉于是代领夫职。秦良玉率领兄弟秦邦屏、秦民屏先后参加抗击清军、奢崇明之乱、张献忠之乱等战役,战功显赫,被封为二品诰命夫人。她行军治兵,号令严明,所领军队号称“白杆兵”,远近闻名。
她曾派出族人救援沈阳抗击后金,更曾亲率3000精兵北上,镇守山海关。清军入关南下,她坚持抗清,被南明隆武帝加封太子太保、忠贞侯。成为中国历史上唯一正史登录的巾帼英雄。崇祯见过女将军后,感慨万千,曾写下了四首诗,夸赞她的功迹,并御笔亲誊,赐给了秦良玉:
“学就四川作阵图,鸳鸯袖里握兵符;由来巾帼甘心受,何必将军是丈夫。”
“ 蜀锦征袍自剪成,桃花马上请长缨;世间多少奇男子,谁肯沙上万里行。”
“ 露宿风餐誓不辞,忍将鲜血代胭脂;凯歌马上清平曲,不是昭君出塞时。”
“ 凭将箕帚扫匈奴,一片欢声动地呼; 试看他年麟阁上,丹青先画美人图。”
皇帝亲题的四首赞美诗,给予了秦良玉极高的评价。
崇祯十七年,张献忠攻陷四川,于成都称帝后派人招降四川各土司,秦良玉军事力量弱小,有建议投降的,有建议转移的,但秦良玉不肯投降反王张献忠,作《固守石砫檄文》,誓与石砫共存亡。于是秦良玉分兵守卫各处险要,张献忠之前与秦良玉多次交战被击败,虽然现在势力庞大,却不敢靠近秦良玉守卫的石砫。隆武二年(清顺治三年,1646 年),远在福建的隆武帝朱聿键派使节专程赴石柱,加封秦良玉太保兼太子太保衔,封忠贞侯(钱海岳《南明史》为忠州侯)。同时近在西南的永历帝朱由榔加封秦良玉太子太傅,任以四川招讨使,仍以镇东将军督兵平定川中诸贼。
下一篇:返回列表
相关链接 |
||
网友回复(共有 0 条回复)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