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 首页 > 网站导航收录 > 百科知识百科知识
《窦娥冤》里面的窦娥到底冤不冤?
窦娥,婆婆,自己的《窦娥冤》里面的窦娥到底冤不冤?
发布时间:2016-12-08加入收藏来源:互联网点击:
关汉卿用戏剧化的场景来见证的窦娥的冤情,幸好他的老爸后来当了官复审,此案使她沉冤昭雪。
回答于 2019-09-11 08:43:50
窦娥很冤。
《窦娥冤》很多版本,元杂剧、评剧秦腔等地方戏、电影、电视剧,每一个版本都很冤。每一个版本的核心都是一样:窦娥的冤,和苦。
各种改编本基本上都是源于关汉卿《窦娥冤》,就是那个作为元剧经典的、多个版本的语文课本都有节选的版本。
全剧四折,节选的第三折非常精彩,当作一个独立的小故事也能算基本完整,唱词百转千回又淋漓尽致,但“冤”只有一笔带过:“婆婆,那张驴儿把毒药放在羊肚儿汤里,实指望药死了你,要霸占我为妻。不想婆婆让与他老子吃,倒把他老子药死了。我怕连累婆婆,屈招了药死公公,今日赴法场典刑。”
全剧剧本前三折,关于冤的,其实也只有这一段。
前三折观众首先看到的还不是冤,是苦,是冤的根源。
各种戏曲类型的窦娥都是苦情戏。
窦娥一苦幼年失怙:从小是个孤儿。“妾身姓窦,小字端云,祖居楚州人氏。我三岁上亡了母亲,七岁上离了父亲。”父亲为什么离他而去?去了哪里?
二苦青年丧夫。俺父亲将我嫁与蔡婆婆为儿媳妇,改名窦娥,至十七岁与夫成亲。不幸丈夫亡化。可早三年光景,我今二十岁也。
此后有一段唱词悲叹自己的命运,女角作为苦主,在很多地方戏中能找到类似的设定。
三苦在善良无助。悲叹之余只想着“我将这婆侍养,我将这服孝守,我言词须应口。”
更苦的其实在第四折。
孤苦无依的窦娥很快迎来自己的又一重打击。
相依为命的婆婆也是个命苦的。
婆婆去讨债的时候差点被老赖赛卢医勒死,幸好被张驴儿父子救下——这名字取的就是这么直接而粗暴。
果然,救命恩人张驴儿父子一转眼提出要求,“你随我老子,我便要你媳妇儿”,否则“赛卢医的绳子还在,我仍旧勒死了你罢”。
保命要紧,婆婆不仅庇护不了自己,还搭上不知情的窦娥。
窦娥拒绝了。
故事开始往“冤”发展。
要到第四折,才会了解到她被冤的原因和沉冤难雪的原因,第四折也是戏剧家关汉卿天才的全面体现。
参见《窦娥冤》到底冤在哪?课本里的选段可能不是最好的部分https://www.toutiao.com/i6752894799629517315/
河北梆子《窦娥冤》的最后一折是全剧的华彩段落
回答于 2019-09-11 08:43:50
弱小寡妇窦娥,在无赖陷害、昏官毒打下,屈打成招,成为杀人凶手,被判斩首示众。临刑前,满腔悲愤的窦娥许下三桩誓愿:血溅白练,六月飞雪,大旱三年。果然,窦娥冤屈感天动地,三桩誓愿一一实现。
窦娥是普通民女,因家境贫穷,父亲就把她卖给一名婆婆当童养媳,过门没两年,丈夫患病死了,窦娥只好与婆婆相依为命,一天被流氓垂涎,欲娶回家门,却为窦娥所拒,流氓不甘被拒意图毒死窦娥婆婆,谁知阴差阳错却毒死了自己的父亲!流氓恼羞成怒,将罪名嫁祸窦娥,并买通衙门将她治罪…
窦娥惨遭冤枉,却求救无门,无法讨公道,还清白,遭受百般拷打后,判处死刑。她在临刑前,向天发出三个愿望:一是若她是冤枉的,要刀过人头时,一腔血都不往下洒,要全飞到旗的白布上,不让鲜血沾到肮脏的地面上;第二,六月天要降三尺白雪,遮住她的尸体;第三,她死后,楚州要接连三年大旱,以证明她是冤死的。
刽子手的刀砍下来,窦娥的血真的全飞到白布上;接着,六月的楚州天降大雪,遮住她的尸体;第三,她死后,楚州果然三年大旱。窦娥的愿望得到实现,证明她真的是冤死的。所有人都相信窦娥的冤屈,为窦娥抱不平,直到窦娥的父亲窦天童在京城做官返乡,窦娥的冤案才得到昭雪,杀人凶手张驴儿被处以死刑,贪官知府也得到了应有的惩罚。
回答于 2019-09-11 08:43:50
冤。按照现在疑罪从无,重证据不轻信口供的原则,窦娥绝对是屈打成招的冤案
回答于 2019-09-11 08:43:50
窦娥冤中窦娥实在太冤了,张驴儿勾结官府,故意冤她,为保婆婆不受酷刑,窦娥不得不自己冤枉自己,最冤的就是蔡婆婆在窦娥临刑前一直半信半疑,只有天地为她昭雪,应誓,不冤枉她,看世间,能有几人让天地为她一恸,莫非她是窦天章之女?既然天地证其清白,也不谓乎冤了,冤案很多,蹲监狱的人谁不说自己是冤枉的,否则,不会理直气壮的犯罪。
回答于 2019-09-11 08:43:50
上一篇:孩子物理好,对量子物理非常感兴趣!高考填报志愿怎么选?
下一篇:返回列表
相关链接 |
||
网友回复(共有 0 条回复)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