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 首页 > 网站导航收录 > 百科知识百科知识
为何古代城门都是往里开?往外开,敌人不是更不容易撞开吗?
城门,往外,都是为何古代城门都是往里开?往外开,敌人不是更不容易撞开吗?
发布时间:2019-02-08加入收藏来源:互联网点击:
古代的城门向内开,在对手攻城门的时候,如果城门有啥破损,在里面修一下城门,这还是很容易的,比如门栓撞断了,在城门里面,可以拿新的门栓顶上。
所以这古代城门,向内开,这是非常有道理的。
如果古代城门向外开,很容易受制于人,轻易被攻破了,在看古装剧里,都是向内打开城门,开门作战,还有被围困的时候,也是从内打开城门,冲出去找援兵,如果城门向外开,那会被对手,找来东西堵得严严实实的,在外面顶住城门。
城门里就是有千斤之力的猛将,也冲不开城门,只能束手待毙,在古代作战中,很少有刚开始作战的时候,就能攻破城门,都是搭着云梯,冲上城门楼,才有可能打开城门。
从古代作战中,也能推测出来,城门是最坚固的地方,也是最难被攻破的地方,这就能看出来,城门向内开,是非常合理,实用的,因为古代人的智慧,是不容小觑的。
古代帝王墓的门,也是向内开的方向,有巨大的顶门石在门后面,就是为了防止有人打开墓室的大门。
回答于 2019-09-11 08:43:50
外开门,被堵
1:失去主动出击的威慑力
2:失去战胜后追击的可能性
3:失去战败后突围的可能性
4:失去补给物资的可能性
5:被围点打援,城内无法接应援军,只能看着援军被围杀
回答于 2019-09-11 08:43:50
向内开向外开都很容易撞开,到真的进抵城门下了,主要的防御不在城门的机关了,因为城门有很多利于攻方的破坏方法。
所以古代城池一般分真正用于国家军事战略的大城(比如春秋战国时期一个大国也只有几个到十几个这样的大城)和用于治安和管理的小城(几十个上百个)。大军对垒主要是在大城和关隘决战,小城是没法对抗这种战略进攻的。
而大城的城门,外部通常有严密的防护,分大小城门,小城门主要是防范小股部队进入,因此周围有密集的攻击点从护城河外到城门乃至进入城内的通道,都是多点攻击狭小的区域,类似一夫当关万夫莫开。而大城门则是有较大的城楼等供攻击进城下的军队,城门大利于重武器进入,但是往往城门外设置翁城,使得打破翁城城门进入翁城的敌军被翁城周围的攻击点攻击。而城门内设置对入城阻滞行动的建筑构造,使得即便少数军队涌入,仍然会受到多点打击。
因此古代除非有绝对优势攻破一处防御,单单靠重兵偷袭打破一个城门意义不大,因为即便偷袭突破一个城门,如果不能干掉周围设施的守军,那么城上和城内的打击简直对城门附近和行进的攻方来说就是噩梦。在攻守方装备和战斗力同等下,历来都有攻城军队是守城军队多少倍才能拿下的说法。就是这个道理。
回答于 2019-09-11 08:43:50
凡门皆内开,入门在内栓,出门锁门外。反之,又如何?栓权(安全)若予人,锁住是自身。
另外,门大多是木门,相对比较薄弱,坎门眉门柱都是木门的防护,无法向外开。
再者,门只防君子,不防小人强盗。城门需要人守卫,人不行,城墙再高固城门再坚硬也守不住,所以现代城市不筑城,国境不修长城。市强城自大,国强敌不攻。
回答于 2019-09-11 08:43:50
你可真是个机智的小可爱,让你去设计城门,十城十破!向外开别人只需要两根大绳索挂上,几匹马一挂跑起来一拉绝逼能拉开,向里开,还有门杠卡住,几根大木棒一顶,比向外开好太多了
回答于 2019-09-11 08:43:50
实际上古代打仗。根本不会去攻击城门。他在里面堵着的。你也攻不进去。
电视剧上拿个撞车去撞门。都是骗人的。
城门处高且厚。傻子才从那里进攻。
攻城车即便是在早期。战国时期。也是用来撞击城墙的。不是撞门。那时候城墙薄。后来的城墙越来越厚。就没有什么撞车了。后来有了火炮。都是轰城墙。搭云梯。没有轰城门的。
在上风处攻城。有优势。可以发烟。
在日出,日落。背着阳光好攻城。
谁会跟一个难对付的城门较劲呢。
除非有内奸。打开了城门。没有一个城。是从城门处被攻破的。
下一篇:返回列表
相关链接 |
||
网友回复(共有 0 条回复)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