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 首页 > 网站导航收录 > 百科知识百科知识
为什么老师都推荐学生学理科?
理科,考生,专业为什么老师都推荐学生学理科?
发布时间:2020-12-06加入收藏来源:互联网点击:
问题补充: 高二就要分科了,孩子理科成绩不是很好,可是老师却建议尽量选理科,左右为难了!
回答于 2019-09-11 08:43:50
回答于 2019-09-11 08:43:50
这个与招生计划数有关。一是理科招生计划人数远大于文科,有得相差一倍。二是生源结构,文科优秀的考文科,文理兼优的,喜欢文科的也会考文科,优势不减,因此文理都不太行的往往八会选文科,但文科一样没优势。三,这样,理科招生多,总分录取与文科低,有时可能低50一100分,于是理科录取机会大于文科。这是十分明白的。一般负责的老师才这么说。
回答于 2019-09-11 08:43:50
学习理科要比学习文科容易的多,而且如果没有特别好的文科基础的话,那理科很容易在短时间内将基础打牢,而文科则相对来说要困难的多,另外理科所要面临的高考选拔要简单一些,对应的专业也非常的多,将来理转文要容易很多,文转理要困难一些,所以老师推荐学生学理科也是无可厚非的。
回答于 2019-09-11 08:43:50
建议选读理科,原因如下:
一、一本院校录取文科生的比率比较低
以湖北省为例,2017年,湖北省参加高考的考生合计29.8万人,一本线上,理科生为5.2万人,文科生为1.2万人。一本录取率,理科为27.97%,文科为9.96%,一本院校录取理科生的比率是文科的3倍。
2019年,四川省的一本录取率为,理科为29.9%,文科为8.7%,理科录取率是文科的3.4倍。
二、文科生就读本科院校的比率远远低于理科生
以2013年,安徽、江苏和河北三省的录取情况为例,文史类考生就读本科院校的比率差不多是理科生的一半。
为什么会出现这种情况?
1.文史类专业很多,但适合考生个人的专业却很少
根据教育部发布的《普通高等学校本科专业目录(2012)》版的分类,我国高校共有13个学科类别,92个专业类,506个专业。
在这506个专业中,适合文史类学生报考的专业差不多有337个。
但这337个专业中,很多专业不适合个人报考,比如文学有76个专业,其中包括了希伯来语、意大利语等,对外语语种为英语的文科考生来说并不适合;还有体育类专业、艺术类专业;有些专业文理兼收。
具体到特定的考生本人,实际上文科类考生可选报的专业并不多。
2、在以理工科院校为主的高等教育体系中,文史类专业分布在众多的理工类大学中
截至2021年9月30日,除去台湾省、香港特别行政区和澳门特别行政区之外,全国共有普通高等学校2756所,其中本科院校1270所,专科院校1486所。
在两千多所高校中,公办本科院校831所,其中以理工类大学为主,包括了部分综合性大学。
831所本科院校中,文科类专业“寥寥无几”,每个专业一个班,每个班招生人数就在50人左右。
3、文史类考生的高考成绩呈现出两头少,中间多的“踩踏”现象
文史类学课的特点决定了文科类考生的高考成绩出现了明显的“纺锤形”,两头少,中间多。高分和低分考生人数比较少,绝大部分考生的成绩在中间分数段。
以河北省2019年的高考成绩为例,文科生的成绩在中间分段特别拥挤,要突围而出,难度可想而知。
4.本科院校扩招已经到极限,文科生考高分难,中间分段竞争激烈,往往被挤入高职院校
1999年开始的大学扩招,助推了教育产业化,各大学都扩建楼堂馆所,造成了高校普遍性的负债办学。
持续的扩招,高校的师资、场地等资源的承载能力已经到了极限,继续增加招生人数已经变得不可能。
由于适合文科类考生个人的专业少,高考分又普遍集中在中间分段,在招生指标和报考人数的两头挤压下,中间分段的文科生被挤入高职院校就是普遍性的情况。
5.文理科都是750分的总分,在本科段的分数线上,文科分数线远高于理科分数线
最近几年,同批次的本科院校,各省的文科分数线普遍高于理科分数线。
综合上述情况,在高中阶段尽量选择理科,对学生本人来说,更有利于高考。
回答于 2019-09-11 08:43:50
因为报志愿时,选择专业多,就业路子广,挣钱可观。文科没背景,关系,资源,发展的高度是有限的。
回答于 2019-09-11 08:43:50
学理科找工作好找,但是没有意义。
对于以后的选择而言,个人更倾向于文科
下一篇:返回列表
相关链接 |
||
网友回复(共有 0 条回复)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