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 首页 > 网站导航收录 > 百科知识百科知识
写下“周公吐哺,天下归心”的曹操是否真的想称帝篡汉?
自己的,想法,他的写下“周公吐哺,天下归心”的曹操是否真的想称帝篡汉?
发布时间:2019-02-08加入收藏来源:互联网点击:
问题补充:
“周公吐哺,天下归心”字面上的意思是曹操求贤若渴。但东汉以前,求贤若渴的名人典故实在太多太多,曹操为何单单提了周公?这里面是表达了曹操怎样的内心想法?
曹魏代汉而立,这是不争的事实,但却发生在曹丕的身上。曹操的内心对带汉而立是默许还是否定?
曹操曾向人说过“世上若没有我曹孟德,不知有几人称王,几人称霸!”这是不是在表明,曹操从始至终都没有过篡汉称帝的野心?
回答于 2019-09-11 08:43:50
回答于 2019-09-11 08:43:50
曹操是政治家,一生事业志在统一中国,赤壁之战时已五十多岁了。有蜀吴对手,他不会有称帝想法,从他的诗,自己的表白都可知。儿子曹丕称帝,是时势必然,老臣故将不在了,或都支持曹丕了,顺其自然了。说曹操打下基础,这个没错。但这与他生前要否称帝不是一回事。至于他生前是否想称帝,应是灭了对手后必然称帝的。这是“完全统一”后,否则,不是政治家了。
回答于 2019-09-11 08:43:50
曹操已经名义上一人之下,万人之上,实际上已经是老大了。汉献帝的皇后都可以想杀就杀,汉献帝连傀儡都不如。
称帝时机不成熟。当时曹操周围有一批人不是忠于他的,而是忠于所谓汉室的。如果称帝,这些人有可能去帮助名义上的汉室宗亲刘皇叔。
从某种意义上说,曹操挟天子以令诸侯,他的政权的合法性更大一些。
回答于 2019-09-11 08:43:50
曹操是三国时期有名的政治家、军事家和诗人,他善于用人,思贤若渴,挟天子以令诸侯,逐步统一北方,还差一点统一了全国。
“周公吐哺,天下归心”是曹操诗歌《短歌行》中的名句,抒发了他思贤若渴的心情,确实,曹操选人、用人不拘一格,不论出身贵贱,唯才是举,所以手下人才济济,许多有能力的人都投奔他的手下效力。
曹操能够统一北方,除了用人之外,还有一点是把汉献帝接到许昌,“挟天子以令诸侯”,按照当时曹操的想法,是为了恢复汉室,平定诸侯,象周公一样做一个名臣,这在他的《让县自明本志令》中有自己的独白。在这个时期,曹操是没有篡位的想法的。
随着以后的发展,曹操的势力越来越大,逐步掌握了朝中的大权,成为汉朝的权臣,曹操反而变得越来越不安,因为汉献帝也想争夺权力,逐渐和曹操产生了矛盾,甚至几次想要人杀害曹操。这时的曹操骑虎难下,甚至权臣目前只有两条路可走,一是篡位,另一个就是交出权力后等待灭族。此时曹操就产生了篡位的想法。
但曹操又不想自己篡位,想一直做个汉臣,保留自己的名节,所以曹操生前没有篡位,把篡位的机会留给了儿子曹丕。
回答于 2019-09-11 08:43:50
曹老板在写短歌行时,应该不会有篡位的想法。周公是姫旦,以辅政而闻名。他击败了北方的几个割据势力,这时的他想要做的是扫荡乾坤,重整朝纲,在没有打下南方前,他不大可能篡位
回答于 2019-09-11 08:43:50
曹操一开始或许没有这个想法,但是到了后面,特别是赤壁之战之后,肯定是有这个想法,曹操,晚年也说过,他年轻的时候只想当一个将军,匡扶大汉,但是随着曹操的地位越来越高,权力越来越大,曹操的想法就变了,有人说,曹操并没有篡汉,篡夺汉朝的是曹丕,但是,有没有想过?如果没有曹操打的一个基础,曹丕能够顺利那么容易的就做上皇帝的宝座吗?那是不可能的
有两个证据可以说明曹操有篡汉之心,第一个证据就是、有部下请求曹操当皇帝,曹操说了这样一句话,若天命在吾,吾愿当周文王,周文王是谁?是周朝创立者周武王的父亲,言外之意就是,若是天命在我、愿做周文王会给儿子打好一个基础,让他顺顺利利的当上皇帝
第二个证据就是曹操称王、曹操晚年被封为魏王这是在汉代不被允许的、汉高祖和大臣斩杀白马歃血为盟、非刘氏不得称王、非有功者不得封侯、曹操打破了这个规定
曹操的这波操作不就告诉了所有人,有称帝的野心
其实到了曹操这个地位就算不想走这一步,也得走这一步,为了家族和一起打天下的部下曹操都得走出这一步、首先是为了家族、如果不篡位、哪一天如果汉帝恢复了帝权那曹家不得被满门抄斩、霍光的前车之鉴不远、第二个是为了部下、曹操的部下为什么要跟着曹操?不就是为了能够封侯拜相名垂青史可是封侯拜相只有皇帝才有的权力、曹操不论是为了家族,还是为了部下,曹操都得迈出这一步
曹操是想当皇帝的只是晚年的曹操可能感觉自己的寿命所剩不多,当这个皇帝也没有多大意义了,不如打好基础把这个机会让给儿子
下一篇:返回列表
相关链接 |
||
网友回复(共有 0 条回复)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