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 首页 > 网站导航收录 > 百科知识百科知识
为什么老人越老越自私,东西只许进不许出,难以沟通?
老人,自己的,自私为什么老人越老越自私,东西只许进不许出,难以沟通?
发布时间:2019-02-08加入收藏来源:互联网点击:
为什么老人越老越自私,东西只许进不许出,难以沟通?
回答于 2019-09-11 08:43:50
回答于 2019-09-11 08:43:50
那是你家的老人,不要把老人都想成跟你家一样!
回答于 2019-09-11 08:43:50
老人因为身体原因不能从事繁重的体力活和复杂的技术活,没有收入或收入显著减少了,老了会越来越节俭节俭,越来越霸财,东西也就只进不出,俗称老财迷!老人想给自己存一点养老钱,如果孩子再不孝顺,养老钱就是老人唯一的依靠,手里有钱,心里不慌,为了存钱就少了各种人情往来,对于其他人不愿再去金钱的帮助,会越来越顾及自己的感受,觉得自己都这么大年龄,也管不了其他人或事了,紧紧捂着自己的钱,生怕别人拿走。比年轻的时候凉薄,让人看起来比较自私。
回答于 2019-09-11 08:43:50
老年人也是人,也想很好的活着,尤其是晚年的生活最为重要,老年人应该到了六十岁后就应该称老年人了,当人上了年纪,身体素质的下降,免疫力变弱,各种抵抗病毒能力不强,一些老年病就会出现,自己都感觉到体力和精大不如从前,体力活有多少都干不了了,自己的实力已经失去了,有可能钱挣不到,说话没有分量,还有一点可能是让人嫌弃,做什么都力不从心,以前不求任何人,今天求任何人都不管用,所以他们开始变得自私、吝啬,因为他们没有能力象年轻时,要风得风要雨得雨,上了年龄甚么都不是,吃不行,做不行,如果不自私还象从前一样,无私的对子女付出,上了年纪,自己生活都困难了,再不自私为自己的晚年生活作准备,将来依靠子女是最大的悲哀,只要自己有住处,有养老的资本,能够有尊严的在一边和伴侣好好过晚年时光,才是明智之举,老人自私也是对儿女的帮助,只要老人把日子过好了,儿女就会少操心少负担,儿女埋怨老人自私也是一时的,过些日子他们也会理解和明白老人自私的苦衷与无奈。
还有一种情况也能引起老人自和的心理,从前养儿防老,今天年经人好象并不买帐,他们活得比老人更自私,简直不会关心老人和孝顺老人,无休止的索取,无时无刻都在算计老人,啃老的心态非常强烈,一旦老人有点什么事,想指望儿女,那是千难万难,所以老人活到今天,也算明自了,只要子女成了家就应该开始自私一点,把自己的未来生活准备准备,儿女有困难他们年轻会扛得往压力,会想办法解决,别认为自己心狠,不尽人情,不好沟通,固执、古板、这些话你就让他们说去吧,因为他们不理解上了年纪的苦,不要认为自己有时还不如一个外人,还要帮助,外人帮子女会感谢,会奉还,父母帮,他们认为是理所当然,不但不会感谢,而且还会认为老人手里还有不少钱,挖空心思的琢磨,有可能连一句感谢的话都没有,即使说借,但也没有还的日子,老人没有能力奋斗,他们不象年轻人,到哪里都能求财,也能生活,老人就不行了,走哪里都没人要,也挣不来钱,所以老人会节衣俭食,非常简朴,他们只想把自己的日子将就过下去,有一个健康的身体,少向儿女伸手和叫苦,这是他们最大的心愿,他们当然希望儿女成才,事业辉煌,财运滚滚,自己也能沾一点光,更希望他们多与自己沟通见面,常回家看看,多一点陪伴,打发一下寂寞无聊的心情,必要时照顾一下,当然这是他们的想法和愿望,可是今天的儿能做到吗?应该是很难,日子好过,给老人两个钱,向陌生的客人一样,匆匆而来,飞奔而去,与老人说不上几句话,工作比什么都重要,老人就是麻烦,也是累赘,真不能动时,想让他们绕膝尽孝,确实办不到,如果你不倒下和咽下最后一囗气,他们是绝对不能请几天假照顾父母的,这就是现实情况,老人自私是向年轻人学的,也是年轻人逼的,不自私,就不能更好的活着,人不为己就会天诛地灭,也不能善始善终,学会自私才是老人的福,也是子女的福,更是社会的福。
回答于 2019-09-11 08:43:50
老人和年轻人一样,有大方的,也有自私的。文化低者自私多,高素质者辽阔些。
回答于 2019-09-11 08:43:50
这个问题只能是少数的老人有这中现像 因为社会是发展了但是尊老百孝是不如从前了 老人自己不管老后指望儿女是不可考的 现在不孝顺的年轻人不少这个怨不了年轻人跟父母的教养关系大 人老了不可能不考虑钱 一旦有病住院让儿女掏钱都不乐意 不舍得花钱 儿女们的生活再好也 都不愿意 互相找借口 所以老人应该 自己把自己的钱包鼓起来 才心里坦荡 不畏缩 年轻人们多理解 老人们的苦衷吧
上一篇:您会因为《论语》里一些歧义纷争的句子,而否定整部书的价值吗?
下一篇:返回列表
相关链接 |
||
网友回复(共有 0 条回复)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