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 首页 > 网站导航收录 > 百科知识百科知识
父母走了后,兄弟姐妹就由亲人变成了亲戚,这是无法避免的现实吗?
父母,兄弟姐妹,几个父母走了后,兄弟姐妹就由亲人变成了亲戚,这是无法避免的现实吗?
发布时间:2016-12-08加入收藏来源:互联网点击:
-
其中一个大姑家的妹妹说,怎么没有锅包肉啊!
发小急眼了:麻辣,隔壁的!你妈妈快不行了,连住院费都凑不齐,还吃锅包肉!
下午,发小从银行取了8万块,递给他大姑家孩子:记住了!我不会和催命鬼似的要你还钱,但大姑死后,两年之内你一定还给我!否则我和你翻脸!
晚上回来,发小请我吃饭。
他说,他几个妹妹挺搞笑的,最近经常会在家族群里发一些感恩之类的鸡汤,他觉得特别好笑。
他几个妹妹白天一起去庙里烧香磕头,也不见她们花时间,陪她妈在医院陪护一天。晚上她们几个人居然去宾馆住了,说怕在医院感冒。
她妈妈的抢救费都凑不齐,还不忘记自己要吃锅包肉!也不见她们几个把奥迪车卖了,给她妈妈凑住院费。
发小苦笑:一个心地不善良的人,就是住在庙里,把头磕破都没有用!
至于感恩,你们给了我什么恩情,需要我去感恩?
我说,你不感恩,为啥还要给大姑拿钱!
发小说,我是不想欠他们的人情。我爸从小就教育我,你可以不和不喜欢的人在一起,但你一定不要欠人家的人情。
回答于 2019-09-11 08:43:50
父母在家就在,父母不在只有归途。这就是现实版的。
回答于 2019-09-11 08:43:50
确实,现在的兄弟姐妹成家后说白了有钱的就会多走动些,没钱的就别想什么亲不亲了,自己有钱最现实
回答于 2019-09-11 08:43:50
有的连亲戚都不如,各自私心太重,相互又不牵挂。各自为安的好,表面上的维持太累又无意思。
回答于 2019-09-11 08:43:50
父母在,人生尚有来处,过年过节,父母亲的生日,父母的晚年照顾,兄弟姐妹都会聚在一起,大家会协商走动。
有一天父母走了,每个兄弟姐妹都会忙于自己的生活,亲情也会慢慢变淡,疏离,这是现代社会最正常不过的现象,每个人应学会接受这种感情距离。
其实,既使父母不在了,手足的血缘关系也永远不能改变,抽出一点休闲的时间,给自己的兄弟姐妹打个电话,心里会很温暖。
回答于 2019-09-11 08:43:50
可以继续保持亲人的感觉,最起码也是最亲近的亲戚。父母都已去世多年,我们全家第2代、第3代仍然保持着一惯的亲情,常聚常新,保持着亲人的感觉。
老一代人喜欢在家中聚会,吃吃饭,喝喝酒,聊聊天,打打牌,花不了几个钱,还是五十年代生人的习惯作派。新一代人成家立业后就不同了,他们喜欢玩新潮的,喜欢郊游,喜吹充分利用双休日到郊外住上一晚轻松轻松。
上周便举家十几口人去了滴水湖旁的民宿,接触了农村,触摸了乡土,还通过事先预约去了上海天文馆参观,接触到现代科技,大开眼界。之前已去过崇明,去过川沙,这次刚去过临港滴水湖,他们已经在酝酿策划下一次去哪里了,有提出去嘉定的,有建议去松江的。对此老一代人不参与讨论,反正都已退休在家里了,也喜欢外出走走。如不是疫情影响,北到北戴河,南到厦门、海南,一年中总得结伴外出走上一遭的。
父母走了,在我们家,兄弟姐妹还是亲人,有好事大家分享,有困难互相帮忙。人老了难免与医院打交道,有人住院了,全家总动员,看护陪夜轮班的事就搞定了。独身子女的一代,连堂弟表妹全加起来也就几个人,他们已不是堂表的关系了,就是亲兄弟、亲姐妹。第3代受大人的影响,也是姐姐弟弟的叫个不停,增添了浓郁的家庭氛围。
马上就到冬至了。大嫂代表全家去几十公里外的海边墓地给父母、公婆扫墓,其他人在家祭祀,这又是一次体现家族亲情的常规活动。总之,父母在是亲人,父母不在仍是亲人,至少我们家始终保持着这一份亲情。
维系家中亲情的做法很多,比如建立家庭基金,专门用于家族的聚会,一年有3~4次全家会歺,以及支付对外亲戚的应酬与随礼费用;年夜饭摆在家里吃,事先群里告知,每家带两三个菜(熟菜或半成品),免得集中一家太费神费力,等等,让大家庭气氛和谐融洽地保持下去。
(上海天文馆,下同)
下一篇:返回列表
相关链接 |
||
网友回复(共有 0 条回复)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