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 首页 > 网站导航收录 > 百科知识百科知识
诸葛亮为什么偏要刘备三顾茅庐?
刘备,茅庐,东吴诸葛亮为什么偏要刘备三顾茅庐?
发布时间:2020-12-06加入收藏来源:互联网点击:
问题补充: 孔明认知是否有问题?如果刘备不去,那他启不是一辈子闲云野鹤了?
回答于 2019-09-11 08:43:50
回答于 2019-09-11 08:43:50
A,可检验刘备是否有慧眼,有诚心,能否礼贤下士,是否求贤心切。
B,能提高自己身价,地位,名望,让天下有知。
C,能在军营中,帏幄里树威立望,让别人不可小觑而轻视。
D,为自己留退路,若日后刘备创业有挫折和失败,让其检点反思,少怪罪于自己。
回答于 2019-09-11 08:43:50
天下大乱,藏龙卧虎。诸葛亮身居茅庐,志在天下,以管中乐毅自许。
他淡泊以明志,宁静而致远。
刘备辗转半生,一事无成。
就这样,一个隐居山林,择主而事。一个寻遍四方,求贤如渴。风云际会,上演了三顾茅庐丶隆中对。
诸葛亮偏居一隅,但对天下大势了如指掌。他的养父叔叔本是汉室命官,天下大乱留在了荆樊,他有亲兄堂弟分别在东吴丶曹魏效力,他的姐夫是刘表后房蔡夫人兄弟,而诸葛岳丈黄承彦是荆州士人领袖,师父更是名震四方的庞统叔父庞德公和相人大师司马徽。
他的同窗好友徐庶曾在刘备手下充当军师,无奈老母所困去了曹营。临走留下了诸葛亮地址。刘备曾请司马徽留下,司马笑而婉绝,但留下一句话:卧龙雏凤,两者得一,可得天下。
刘备在他们的推荐下,产生了强烈邀请诸葛出山的欲望。
诸葛亮早从师友处知晓刘皇叔乃名儒卢植高足,三英战吕布更是如雷灌耳,但身边缺乏张良般谋士,常常寄人篱下。如今遍访名士,求得股肱。诸葛本是世代汉朝官员家庭出身,他立志匡扶汉室,对刘皇叔也是充满好感和希望。
就这样,刘备风雪中三顾茅庐,双方一拍即合,诸葛献上"隆中对"大礼,刘备喜不自胜。三人当既请得卧龙出山。
刘备曾对关张说:"如鱼得水"。
而诸葛也做到了"鞠躬尽瘁,死而后已",帮助刘备创立了蜀汉政权。
诸葛亮的到来,刘备才赢来了人生转机。
回答于 2019-09-11 08:43:50
首先诸葛亮不是要刘备三顾茅庐,而是他自己也在巡一位明主。刘备是为宏图大志而求贤若渴。他二人一个茅庐巡主为扬名立万。一个为一统天下。其结果如何,在坎坷的道路上他们尽力去做了。
回答于 2019-09-11 08:43:50
我认为是:最主要的不是诸葛亮装大要身价,也不是不愿去而逃避,就是检验刘备兴汉保刘的雄心壮志,毅力与决心。只要从第三次顾庐,与刘备见面前,装睡醒来后吟出的“大梦谁先觉,平生我自知。草堂春睡足,窗外日迟迟。”中完全可以看出来,刘备的三顾茅庐全在诸葛亮的安排之中。
回答于 2019-09-11 08:43:50
说穿了,那就是一种考验,诸葛亮自持其才,看刘备是否识人,是否有眼光,是否有成霸业的雄心壮志?
回答于 2019-09-11 08:43:50
其实诸葛亮早已心属刘备,认为刘备是自己的最佳选择,故而进行试探。然而可一可二不可再三,再傲娇下去以后君臣就不好相处了,故而才有了三顾茅庐的佳话。那为什么刘备是诸葛亮的最佳选择呢?既然是最佳选择又为什么要进行试探呢?我们稍稍展开谈一下。
虽然在隆中隐居,可诸葛亮对天下的局势可谓是了然于胸,毕竟他往来的也是荆襄望族和饱学之士。
官渡之战后,曹操统一中原已势不可挡,根据诸葛亮自己的分析和判断,且通过官渡之战的表现也能看出刘表不是明主,,故而他不会就出仕荆州。
而中原多世大夫,他以白丁之身入仕,要想一展抱负实在障碍重重。所以曹营他不会加入。(诸葛亮曾经劝说自己的好友孟建,当时孟建欲北归故乡:“中原多士大夫,你只需遨游就好,何必归乡呢?”)至于东吴,大哥诸葛瑾此时已经在东吴为官,他没道理让鸡蛋都放在一个篮子里。况且以他的能力,以后官职凌驾于大哥之上,也是极有可能的。所以东吴也不会选。
诸葛亮平时以管仲乐毅自称,这两位都是以辅助弱主建立旷世功劳而闻名于世,如此一番的筛选下来,那就只有刘备是最合适的。
既然选定了目标,那么下面就要行动了,通过司马徽和徐庶向刘备推荐自己应该就是诸葛亮授意的。因为两人都给刘备留下了此子自视奇高,难于求得的心理暗示,这样才会让刘备多次上门求贤而不会心生芥蒂。
上一篇:去吃东西的时候,为什么很多餐饮店都不喜欢把厕所给客人用?
下一篇:返回列表
相关链接 |
||
网友回复(共有 0 条回复)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