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 首页 > 网站导航收录 > 百科知识百科知识
现在为什么看不到用“春蚕到死丝方尽”这句诗赞扬教师的?
教师,也是,春蚕到死丝方尽现在为什么看不到用“春蚕到死丝方尽”这句诗赞扬教师的?
发布时间:2020-12-06加入收藏来源:互联网点击:
现在为什么看不到用“春蚕到死丝方尽”这句诗赞扬教师的?
回答于 2019-09-11 08:43:50
回答于 2019-09-11 08:43:50
"春蚕到死丝方尽,蜡矩成灰泪始干",确有人有一阶段成为"无私奉献"的赞美词,用在教师身上,也有不少。现在大多用"燃烧自己,照亮别人"来比喻教师的职业高尚和伟大。
为什么?我分析是:教师是一职业,这个职业确实有他的特殊性,即是塑造人的工作,胜任这一职业职责,作出奉献不止是吐丝到死,燃尽自己,终身从教,更重要的是吐出好丝织出好锦,发光更热,照得更亮。
在今天的社会环境和市场经济条件下,教师也是职业,教师也是社会上人,也要生活也有家有老有小,也要退休养老安享晚年幸福,需要一定的待遇,现在教师的职业观念也在改变,社会上人对教师的认识观念也在改变,用那比喻教师职业不太确切,有点假大空。
用"燃烧自己,照亮刻人",是指在职在岗,尽心尽职,淘精费神,发挥专长,发光发热,培育学生成长成才有效果,出成绩,即照亮别人。而不只是消耗生命,终身从教。
这既有社会环境改变,人的观念改变的原因,也或是我有点抠字眼。
回答于 2019-09-11 08:43:50
之前把教师捧的太高。现在这市场经济的大环境下,谁不蒙头搞钱,谁不想活的滋润些。这句话,有几个能匹配的
回答于 2019-09-11 08:43:50
有多少人是真心赞扬教师的呢?教师只是一个职业而已。如果大家都遵守职业道德,那么就行了。教师不是万能的,不可能把每个学生都培养成大学生。而社会上的人对教师要求太高太严苛。好像自己的孩子学习不行,都是老师的原因。出现这种不负责任的荒唐想法,给老师们太多压力。其实老师的主要责任是让学生成人而已。师傅领进门,修行在各人。学生是主因,老师是客观因素。只有两者相辅相成,才能达到最佳。所以连孔子都只能做到三千多个弟子,只有72个贤人。由此可见,不要苛求老师了吧! 他们也是普通人。
回答于 2019-09-11 08:43:50
配得上这句话的老师还有吗?
回答于 2019-09-11 08:43:50
春蚕到死丝方尽,蜡炬成灰泪始干;这两句诗用在教师身上不伦不类,或者说就是张冠李戴——这两句诗原本就不是为教师而作,是为了那难舍难分的"爱情"!
“春蚕到死丝方尽”中的“丝”字与“思”谐音;这里表示自己对于爱人的思念,如同春蚕吐丝,到死方休;
“蜡炬成灰泪始干”同样也是比喻;是比喻自己为不能相聚而痛苦,无尽无休,仿佛蜡泪直到蜡烛烧成了灰方始流尽一样;
思念不止,是表现诗人的着眷恋情深,即使终其一生都难以忘怀;尽管说相会无期,前途难以预测,哪怕这般痛苦也将终生以随;
教师是什么?在传统文化中,教师的地位非常高,"天地君亲师",排名仅仅次于父母——如果要教师像"春蚕吐丝",那就是要求教师活活累死!x这样对待教师对待他们是不公平的!
三百六十行;教师不过是其中的一个职业而已;和其它岗位一样,教师的任务首先应该是挣钱,养家糊口;传道受业解惑是第二位的。
所有劳动者都是平等的,教师当然也应该和大家一样,他们也是"凡人";996非法;难道教师就应该"吐丝"直到不能动弹为止,将自己化为灰烬吗?
回答于 2019-09-11 08:43:50
这还用问吗,很显然的事情
回答于 2019-09-11 08:43:50
老师也是人。
下一篇:返回列表
相关链接 |
||
网友回复(共有 0 条回复)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