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 首页 > 网站导航收录 > 百科知识百科知识
你家老人有时是不是也油盐不进?对不听话的老人可以不管不问吗?
父母,老家,媳妇你家老人有时是不是也油盐不进?对不听话的老人可以不管不问吗?
发布时间:2019-02-08加入收藏来源:互联网点击:
你家老人有时是不是也油盐不进?对不听话的老人可以不管不问吗?
回答于 2019-09-11 08:43:50
回答于 2019-09-11 08:43:50
我是真的被油盐不进的父母整得没辙了!
好话说尽,两个老人就是不听,自己有自己的老主意。你们说,这可咋办?
……
我父母都八十多了。
我上边一个姐姐,下边一个妹妹。都已成家另过。
父母就我一个儿子,和我一起住,理所当然。
人都说,`“养儿防老!”
其实,一家人住在一起,主要是相互能有个照应。
父母年纪大了,有个病或难的,相隔两地的话,就是你有私人飞机,路上也得需要时间啊。老的少的一块住着,少的可以照顾老的,老的也可以帮衬着少的。其乐融融,何乐而不为呢?
我媳妇呢,也不是那种与人不好相处蛮不讲理的人,对老人也算孝敬。
可以这么说,我媳妇从来没和老人拌过一次嘴,也没红过一次脸。
我们也不敢说,自己有多孝顺。
父母跟我们一块吃,一块住。
要说吃,我们也没有什么山珍海味给老人吃。我们吃什么,老人吃什么。
有一点不一样,我们喜欢口味重一点、口感爽脆一点的食物;父母享受不了,就只能给他们做一些口味淡一点、软软的、容易消化的饭菜。
要说住,买房时,考虑到父母行动不便,特意买的二楼。一主卧,一次卧。
主卧,向阳。老人住。
次卧,背阴,我们和孩子住。
不怕大家笑话,我们生活也不是那种很富的人家。
父母原来在老家时,夏天,我们一直用电风扇;把父母从老家接过来以后,才一狠心,买了2台省电星空调。
主卧、次卧各一台。
孩子们都说,我们借了老人的光!
说实在的,别看父母二老都八十多了,身体还可以。生活能够自理,不用我和媳妇特意照顾。
每天早晨起来,媳妇上早班。
父母和我,还有8岁的儿子一块吃早饭。然后,我上班顺便捎带着儿子去上学。
我们走后,父母在家里,愿意看电视,可以看一会电视;愿意下楼蹓跶蹓跶,小区里有健身广场。广场里有老头老太太,打牌的、下棋的、侃大山的……想干嘛,干嘛!
中午,两个人愿意吃什么做什么。父亲爱吃水饺,两个人经常包水饺。
下午,上早班的媳妇比我先到家,接孩子放学,做晚饭,一家人可以围在一起吃顿团圆饭。
生活平平淡淡,一切却也按部就班。可父母就是住不习惯!
父母跟我们住上一段时间,就想回老家。
不管你怎么说,千好万好,不如老家好。想老家的左邻右舍,想老家的亲戚朋友!
从老家到我们居住的城市接近三百多里地,来回折腾,每次都大包小包的,就像举家全迁!你说烦不烦人?
这还是小事,关键是父母都这么大年纪了,坐车要3个小时左右,身体吃不消。
特别是母亲,还有晕车的毛病!
有一年冬天,还有不到20多天的时间,就要过春节了。
原打算年底一家老小一起回老家的。
父亲在这个节骨眼感冒了。
提起这事,媳妇气就不打一处来。
父亲有个老毛病,慢性支气管炎。身体受凉,一感冒就容易复发。
天气一开始降温,我和媳妇就叮嘱两个老人注意保暖。一早一晚,尽量少出去蹓跶。
父亲拿我们的话全当耳旁风,傍晚吃过饭,就到小区后面的小河边逛一圈。
结果,感冒了。
咳嗽。喘。上气不接下气。
父亲倔劲上来了,要回老家。
有病看病,回老家病就好了吗?回老家不也得上医院、找大夫是不是?况且,城里的医疗水平比老家要好的多吧!
药也拿了,针也打了。好说歹说,坚持到了晚上。
夜里10点多,父亲一阵急促的咳嗽过后,脾气上来了:
“回老家不让回,这是让我死在这里啊?!”
话说到这份上,我还能怎么着?
要回就回吧!幸好,刚买了辆二手小轿车。
东西收拾好了,父亲病也见轻了。
临走,父亲走近6岁多的小孙子床前看了看,一副舍不得的样子:“唉,我和你娘走了,你俩上班,孩子咋办?”
“你们不用操心了,”我和媳妇异口同声。
“你们照顾好自己就行了!”
那夜,走得急,母亲没吃晕车药,刚出城没多久,老人家就吐了个昏天黑地。
因为怕被冷风吹着,再都重感,一直也没停车,车窗也没敢打开。
到老家县城的时候,天上又下起了鹅毛大雪。
天黑路滑,视线不好,车速不得不慢了下来。
赶到家时,已是凌晨3点多。
幸好,出发前通知了老家的姐姐。
姐姐一夜没合眼,一直烧好了炕,等着我们呢。
第二天,我刚回城里,姐姐就打来了电话:“爹在村卫生室打了一针,没事了。到邻居家找人打牌去了!”
面对父母的任性和无事生非,我和媳妇也曾不止一次地发下毒誓,从今以后,再也不管他们了。可做儿子的不管,让谁去管?谁又有义务和责任呢?
春节过后,父母没来城里。
两个人在老家一直待到五一。
天气开始要热的时候,我们又把老人接到了身边。
这一次待的时间久。
腊八节那天,父母吵着要回的老家。
因为新冠疫情,上面号召原地过年,我们年货都已备齐,架不住二位老人想家心切,不得已又把他们送回了老家。
把父母送走的第二天,农历的腊月初九,放了寒假的儿子跟着媳妇去上班。
媳妇一时疏忽,儿子掉进了小区公园里的人工河里了。
幸亏,公园里人多,被好心人救了上来。
下午1:00左右发生的事,媳妇3:30回家时才发现,儿子走路一步一个湿脚印!
仔细一看,棉鞋湿漉漉的;外套是干的,贴身毛衣却是湿的。
儿子是和媳妇老板的儿子一块在公园里玩耍时,掉进河里的。
老板的儿子大两岁,怕事情被大人知道后挨训,躲到楼上宿舍里,用吹风机帮我儿子吹干的外套!
媳妇又心疼,又生气。急火火赶回家,帮儿子换掉湿漉漉的衣裤。
媳妇哭着把这一切告诉了我,赌咒发誓,再也不管公公婆婆的事了。如果他们不回老家,儿子也不会掉河里!
咒也赌了,誓也发了。老人该管的还得管。
大前年,姐夫得了不治之症走了,姐姐随当公务员的儿子去了上海。
妹妹和妹夫去了江苏。她女儿在江苏打工,听说在当地谈了个对象,准备今年完婚。
父母这一次来我这里,就是因为老家没人了。
如果有个三长两短,叫天天不应,叫地地不灵。
实属无奈之举啊。
儿子、儿媳再不孝,其码,身边有个人在啊!
我们以为,父母这次是没咒可念了。老家一个亲人都没有了,无依无靠,回去你找谁去?
从今以后,你们就踏踏实实地和儿子一起生活吧!
上一篇:婶子和别的男的有了孩子,叔还要继续养孩子也不离婚,这事怎么办?
下一篇:返回列表
相关链接 |
||
网友回复(共有 0 条回复)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