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 首页 > 网站导航收录 > 百科知识百科知识
自古忠臣良将都很少有善终原因是什么?
良将,皇帝,忠臣自古忠臣良将都很少有善终原因是什么?
发布时间:2019-02-08加入收藏来源:互联网点击:
自古忠臣良将都很少有善终原因是什么?
回答于 2019-09-11 08:43:50
回答于 2019-09-11 08:43:50
有两个原因:
①直接得罪皇帝。俗话说良药苦口利于病,忠言逆耳利于行。忠臣良将说出口的话大多是逆耳忠言。而喜欢听甜言蜜语的奉承话是大多数人的习性。逆耳忠言遇到爱听奉承话的皇帝,大多没有好结果。
②小人陷害。小人在任何时候任何地方都不缺。小人别的能奈没有,污蔑、污陷、欺侮人、搬弄是非、唯利是图是其专长。手段阴暗、卑鄙。而忠臣良将都是光明磊磊落,与小人格格不入,是冰炭不同炉。卑鄙的小人,遇到昏庸的皇帝,那忠臣良将的悲剧随时都可以发生。
回答于 2019-09-11 08:43:50
其中有多种原因,如果是开国皇帝诛杀大臣大多因当初草创,阶级名份都还分不清楚甚至于称兄道弟在一起出生入死,及至于大事已定君臣名份清楚仍有些名臣宿将还没有从当初状态解脱出来,自恃功高对高高在上的皇帝没有足够尊敬,稍不满意就口出怨言,常常招至皇帝的疑忌惹来杀身之祸,细思之,越是出身寒微的皇帝屠戮大臣越是严重,如刘邦杀韩信,英布,彭越,遂至于临刑前留传千古的韩信所言,狡兔死走狗烹,飞鸟尽良弓藏,敌国破谋臣亡,今天下已定上我固当烹,还有朱元璋,通过李善长,胡惟庸,蓝玉三案几乎把那些开国功臣诛杀殆尽,及至岳飞于谦等人都是一心为囯是为诤臣,不畏权贵从不会献媚邀宠,常常仗义直言,触怒皇帝经常惹得龙颜不悦,长此以往能得好结果吗?相反那些奸佞之人揣摩上意,胁肩谄笑,阿谀奉承,拍马溜须者却能福寿绵长,岂不令人遗恨无穷。谢谢。
回答于 2019-09-11 08:43:50
因为是对国家的忠诚,因为那些没有善终的古代忠诚良将,他效忠的是民族国家,而不是哪个帝王。因为做事只分对错,不权衡或很少权衡利弊。所以,他们的主见一旦向王权发起挑战,其惨烈的结果就是必然的。但他们有一个共同的特征,宁死而不苟活,他们是每个时代的脊梁。当这些脊梁倒下后,那个朝代的覆灭也就不远了。
回答于 2019-09-11 08:43:50
得罪皇帝,得罪小人。
回答于 2019-09-11 08:43:50
1功高盖主。
2位高权重,不知道低调。
3以上两者皆有,而且还对下一代皇帝有影响。
4文死荐武死战,仗着自己和老板一起打江山,惹怒老板,公众场合不给不给老板留一点面子。
回答于 2019-09-11 08:43:50
这是因为:
自古至今,木秀于林风必摧之,堤横水口浪必毁之;人臣功高盖主,主必忌之;忠良明察秋毫,奸侫必定恨之。出类拔萃者、功成名就者只有低调隐忍、谦恭自律,学习郭子仪、曾国藩方保无虞;恃宠而骄者、因功而狂者,诸如鳌拜、和珅之流,终究难免惨灭之祸。正所谓“枪打出头鸟,狼咬掉队羊”是也。
回答于 2019-09-11 08:43:50
因为忠心良将官做大了,干扰别人做官了,要做普通百姓,不干扰别人官路,定能长寿。
回答于 2019-09-11 08:43:50
韩信为刘邦打了天下,功高盖主。没学张良及时隐退,成了吕后串权的“拌脚石”,能不被杀吗?
南宋岳飞只知“精忠报国”,不知自己的皇上赵构的“心思”,能不被奸臣秦桧所害?
上一篇:为什么实体店生意越来越难做,以后该怎样做才能生存发展?
下一篇:返回列表
相关链接 |
||
网友回复(共有 0 条回复)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