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 首页 > 网站导航收录 > 百科知识百科知识
双减政策实行几天了,大家谈谈对学校晚托的感受和期盼?
孩子,老师,作业双减政策实行几天了,大家谈谈对学校晚托的感受和期盼?
发布时间:2019-02-08加入收藏来源:互联网点击:
问题补充: 国家实行双减政策以来,中小学开学已有几天了。基本上中小学校都相应国家号召实行学校晚托,几天下来,大家谈谈对学校晚托有什么感受和期盼呢?
回答于 2019-09-11 08:43:50
回答于 2019-09-11 08:43:50
我作为一个学校老师,我来简单说说
1.双减政策的实施真的解放了许多家长和学生,从周末的课外班时间,精力,金钱方面都是立竿见影的。现在周末的正规课外班辅导都没有了,即使在周中,也是最晚到8:30;这样实际上也是很难进行保障学生数量。因为学生晚托初中一般8点钟左右;小学可能会好一些,6点钟左右。大家计算下时间就会发现国家就是不在允许辅导班的存在了。
2.实际上家长会感受到:个人学习的效率是赶不上学习小组的学习的,在家的学习是不如在学校学习的,因此这个晚托的实行实际上对于各位家长都是一个解脱,同时减少与学生的家庭矛盾的同时应该对孩子在学校的时间和作业会更加放心一些。一举两得,作为一名老师和班主任,我觉得家长的负担会减轻很多的。当然国家实际上这样的举措是建议大家去生育二胎,在另外一个更深远的层面去给国家做贡献。当然这个不是我们这个问题的答案,我们只说晚托。
3.那么是不是家长就高枕无忧了呢?也不是。
因为晚托,通俗说就是晚自习实际上还是时间不够用的,各类作业在学校不可能都全部完成。所以那些基础薄弱或者家长希望学习成绩和名次可以再进步的,就需要回家以后再完成全部作业的基础上,再自己加练加量。否则的话,孩子的成绩会一直基本保持不变,直到中高考结束。
当然,晚自习的加入对于所有的家庭和学生来说都是减负的,自愿报名的晚自习基本100%报名。但是对于想更进步的家庭来说,还是需要自己加练的。但是这种加练相对于前面几年的疯狂报班,大家肯定会更加的悠闲和放松一些,不再那么焦虑了
手打原创不易,欢迎点赞关注
回答于 2019-09-11 08:43:50
现在应该是很多槽点,但是以后会慢慢变好吧。
槽点一:接孩子的时间更加集中了,导致校园周边堵的更严重了。下班的时间和下学的时间叠加在一起,导致全城大堵车,很多地方交通接近瘫痪。
所以起码在交通方面看能不能想其他的办法解决交通拥堵,特别是校园周边交通拥堵的问题。
槽点二:孩子在校时间比较长,导致很多学生非常的疲惫。这一周虽然只有三天,但是一些学生明显有了厌学的情绪。
下一周时间是5天,估计情况可能更加严重。
槽点三:晚上到家时间比较晚,导致一些小学生饿着肚子。特别是我同事遭遇了全城大堵车,然后回到家中已经七点半,路上就一直叫嚷着肚子饿。所以说如何解决孩子吃饭的问题确实也是需要考虑的。
槽点四:很多家长给学生报了课后辅导班,因为周末无法进行培训,时间全部集中在工作日,导致学习时间过长,很多学生都已经非常的疲惫。
当然延时服务也是非常有好处的,比如说大家一起集中学习,比如说遇到不会的题的时候,有老师及时的进行跟进指导,这些都是非常好的点。
希望以后能够解决相关的问题,让延时服务能够办的更好!
回答于 2019-09-11 08:43:50
我是郑州的老师,因为疫情,我们还在上网课,延时没有返校,也没有开展课后延时服务。但是作为老师,我对课后延时服务其实是抱着质疑的态度的。
第一,师生在校时长。延时服务是为了解决下午放学早,双职工家庭接孩子难的问题的。此项政策一出台,获得了很多家长的好评。但是有没有人考虑过师生在校时长的问题?如果以我工作的单位为例,早晨8点上课,实际孩子们7点40就到校了,老师更早,中午午休1个半小时,下午再延时到当地下班时间6点,这样师生在校时间近9个小时,无论是老师还是学生,都觉得很疲惫。尤其是学生,50多人在一间教室,除了体育课和大课间,很少能够到室外进行活动,只能坐在狭窄的座位上上课,吃饭,午休,很多孩子都戴了眼镜,还有孩子反映自己的颈椎不舒服,这都是问题。
第二,课后延时的内容和家长的期待不成比例。我了解到的是,很多家长希望的课后延时,是老师组织孩子进行学习。有条件学些特长如篮球、美术等等。没有条件学一学语文数学也是不错的选择。但实际上,利用课后延时时间上课也不够现实。因为课后延时是自愿参加的,老师们如果讲课本上的知识,对不参加延时的学生不公平。如果讲课本外的知识,那对教师的能力是比较高的要求。有些老师可能就比较困难了。上个学期学校安排我承担了一项美术工艺品制作的延时课程。作为一名数学老师,感受到隔行如隔山的压力。
回答于 2019-09-11 08:43:50
感谢提问:
最好的课外综合托育:建在居民小区内与生活素质教育相结合。
生命,被赋予了繁殖能力+生长周期+小部分损伤自愈功能的自然物质组合形态,从外界摄入成长养料维持自我生命体征平稳是所有生命最底层的生理本能。因此,所有自然生命除了第一份生存营养有亲辈恩赐之外,绝大多数时间都需要自己寻觅营养补给,比如植物种子发芽之后就必须自己努力从土壤中汲取养料、借助阳光“加工”生产出维持生命体征的营养;卵生动物身体发育的营养全储存在蛋里,破壳之后就必须自己找寻食物;胎生哺乳动物身体发肤受之父母,出生后第一口饭食也来自母亲的乳汁,之后就必须学着父母的样子适应独立生存。
上一篇:山西晋城拥有一流的生活环境,荣获全国卫生城市,您还了解多少?
下一篇:返回列表
相关链接 |
||
网友回复(共有 0 条回复)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