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 首页 > 网站导航收录 > 百科知识百科知识
为什么关羽攻曹魏而刘备却是先打孙吴?什么原因导致攻击顺序不同?
荆州,刘备,关羽为什么关羽攻曹魏而刘备却是先打孙吴?什么原因导致攻击顺序不同?
发布时间:2020-12-06加入收藏来源:互联网点击:
小结:
1、关羽先攻击曹魏,是为了实现荆州与汉中乃至蜀地连成一体的战略愿景;
2、孙吴是趁着关羽北伐空虚,而偷袭了荆州,擒杀了关羽;
3、刘备为了夺回荆州,另为关羽报仇而东征孙吴,并遭惨败。
是不很有些螳螂捕蝉,黄雀在后的意味,如此的冤冤相报,成就了三国壮丽的英雄史诗。
滚滚长江东逝水,浪花淘尽英雄。
是非成败转头空。
青山依旧在,几度夕阳红。
----------------------------
我是云行笔记,在此潜心打造属于自己的《文化苦旅》,让我们来一次,有文字感的旅行吧!
回答于 2019-09-11 08:43:50
并不是简单地先打谁的问题,而是汉中之战后天下格局发生了微妙的变化。
天下格局的变化
第一阶段:公元208年,赤壁之战打响了荆州保卫战,在诸葛亮和鲁肃的斡旋下,刘备和孙权建立联盟,共同对抗曹操。
第二阶段:公元215年,刘备夺取益州,孙权要求其归还南郡,双方一度在湘水对峙,曹操对张鲁发动的汉中之战挽救了双方同盟,刘备与孙权划湘水而治。
第三阶段:公元219年,刘备夺取汉中,孙权方却开始动摇。当时,孙权有两个选择,要么坚守联盟而攻打合肥,要么与曹操合作而偷袭荆州。时任东吴大都督的吕蒙竭力劝说夺取荆州,孙权终于放弃攻打合肥,而调转矛头刺向关羽的后背。
然而,无论是关羽还是刘备,他们都未曾想到,孙权竟然在这个骨节眼上突然临阵倒戈。
关羽为何攻打襄樊?
公元219年,汉中之战进入白日化阶段,曹操率领十几万精锐亲赴汉中,留下曹仁镇守中线南阳,张辽、臧霸守卫东线合肥,于禁、庞德随时待命。
5月,汉中之战告一段落,曹操开始启程返回洛阳。曹魏失败的消息传到中原,使得孙权蠢蠢欲动。孙权集合大军,打算一举攻下合肥,将北防线推到淮水以北。曹操闻讯,紧急调动各州人马紧急开赴合肥。
所谓山雨欲来风满楼,随着两个消息接踵传到荆州,南阳郡山贼开始躁动不安。
关羽觉得,夺取襄阳的时刻到了。
孙权主导的合肥战场将牵制曹魏留在中原的大部分兵力;漫长的归程使得曹操主力远水救不了近火,他有充足的时间攻取襄阳;曹操是吴蜀联盟的共同敌人,即使东吴不出手帮忙,也不至于倒戈。所谓机不可失时不再来,关羽匆匆忙忙安排好后勤事宜,便悉数出动荆州主力攻打襄阳和樊城,甚至来不及差人知会班师回成都的刘备。
天降大雨,助关羽水淹前来救援曹仁的于禁七军,此前观望的南阳郡山贼,甚至是曹操麾下的南乡太守、荆州刺史纷纷倒向关羽。
这对曹操来说,可是个不小的打击。一旦整个南阳郡失守,关羽便可以重走孙坚北伐董卓之路,北攻洛阳,西打许都。此时,如果孙权分兵两路,一路增兵支援关羽,那么许都将告急;一路攻打合肥,而镇守合肥的主力张辽、臧霸与刘备关系匪浅,如果临阵倒戈,黄淮地区也将告急。
然而,就在这形势对吴蜀联盟一片大好之际,早就对荆州虎视眈眈的吕蒙,怂恿孙权避实就虚,他认为关羽的荆州唾手可得,而合肥不易攻取。这时,曹操又抛来联盟的橄榄枝。孙权权衡再三,最终采纳了吕蒙的建议。
曹操同时派徐晃率领骑兵先行,关羽中了徐晃的引蛇出洞之计,包围樊城的营寨毁于一旦。之后又发现吕蒙已经占领江陵,孤立无援的关羽只能退守麦城,后被东吴截杀于临沮。
关羽进攻襄樊的初衷没有错,如果他能拿下襄阳,那么对吴蜀双方都是好事,如果能进一步夺取南阳郡,那么离许都就更近了,离光复大汉江山又近了一步。正因为此,他也没有对东吴动武的动机。
不过,轻敌的关羽犯下了几个致命的错误,他错在高估了队友东吴,错在没有制定好攻守计划,错在没有知会刘备和诸葛亮,以致于孤立无援、腹背受敌。
刘备为何攻打东吴?
刘备还未从汉中大捷的喜悦中走出来,便听闻东吴夺荆州杀关羽的噩耗,不由得气急攻心,不顾大臣们的苦苦劝告,执意讨伐东吴。
首先,刘备恨东吴的背信弃义,为关羽复仇
虽然刘备心里也埋怨关羽为何不告知自己此次行动计划,好让他提前做出部署,但是即便关羽在樊城打败了,至少还可以退到江陵,如果不是东吴背后搞鬼,蜀国何至于此?
刘备每每想到关羽的孤立无援,想到关羽对自己忠心耿耿,想到关羽此次伐魏是为了光复汉业,便寝食难安,认为不报此仇,妄为兄弟。
其次,吴蜀联盟的破坏使得曹魏躲过一劫
刘备以为历时1年多,耗尽蜀中财富,打赢汉中之战,总算为吴蜀伐魏带了个好头。如果当时东吴能助关羽一臂之力,占领襄阳,那么联军的长江西线再无忧虑。如果东吴能趁其疲敝,攻打其东线,那么也可以拓展其东部北防线。
因此,双方如果能坚守同盟,共伐曹魏,那么,往小了说,双方可能蚕食曹魏的部分地盘,往大了说,光复汉业有望提前实现。
然而,好好的一副牌,都叫孙权给打烂了。吴蜀内讧不过是内部地盘的重新划分,对曹操来说,其地盘并没有因此而丢失一寸。
最最可恨的是,吃亏的只有我刘备!
最后,讨伐东吴是为了试图夺回荆州
本来汉中大捷后,刘备认为有生之年有望光复汉业,但是樊城之战后,一切皆化为乌有。刘备不甘心,也无法接受这个事实。
当时,刘备也有两条路可以选择。
其一、出秦岭攻取关中,然而蜀道的艰辛让他意识到这根本不可能;其二、出巫山沿江而下夺回荆州,再伺机北伐。他以为东吴实力远逊于曹魏,未必是自己的对手,而且粮草供应可以走长江漕运,快捷方便,无后顾之忧。也就是说,攻取关中的希望极其渺茫,而夺回荆州至少有50%的胜算。因此,这也是刘备执意出兵东吴的主要原因之一。
不过,刘备也犯了孙权同样的错误,吴蜀再度内耗,不是又肥了曹魏?
结语:
汉中之战牵一发而动全身,孙权欲趁机攻取合肥,将防线北扩到淮水。
关羽以为光复汉室才是天下头等大事,于是趁曹操主力在外,主动策应孙权,也发动了樊城之战。就在形势一片大好之际,吕蒙怂恿孙权临阵倒戈,攻取荆州,杀害关羽。
上一篇:有些话,该不该说出来?
下一篇:返回列表
相关链接 |
||
网友回复(共有 0 条回复)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