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 首页 > 网站导航收录 > 百科知识百科知识
为什么学校要建设在中心街段?
学校,政府,孩子为什么学校要建设在中心街段?
发布时间:2016-12-08加入收藏来源:互联网点击:
问题补充: 我们这里离步行街大约半公里的位置有一个小学,这里本身人流量就大,每天接送孩子都有交警叔叔来管控,有时候还很堵,电动车,汽车一层一层的,为什么不建在人少的地方?嘈杂声也少,孩子学习也能不受影响!你们那呢?
回答于 2019-09-11 08:43:50
回答于 2019-09-11 08:43:50
学校建在中心街区,其实是和学校的职能属性有关的,毕竟学校的本质是服务于人民大众。
我们经常在政府公告中看到,为了缓解学生上学难的压力,政府又在某某地方新建了一所学校。我们一查,哦,这地方居住人口多,是得建一所学校了。贡献大家,我们的思维和政府完全同频,原因很简单,政府的各项规划就来源于调研。比如在一个新小区比较密集的地方,比如在新型农村规划的聚集点,人口的大量涌入,必然会有大量的学位需求,有些在学校兴建时可能并未显现出它的必要性,但不要怀疑政府的前瞻性,很快就会有大量的学生涌入。学校的兴建也给经济敏感度比较高的人树立了一个风向标——此地要有大量的、密集的人口入住了。一句话,不是学校建在中心街段,而是一旦有了学校,那么这个周围自然就成了中心街段了。
另一种情况,我们发现大型的开发商在开发楼盘时,往往会重视学校的建设,于是开发商或单独,或和周边楼盘开发商联手和政府商谈,在他们开发的附近兴建学校。这对于政府和开发商是双赢的事情,政府解决了学生上学难的问题,开发商则可以以学区房的名义为亮点吸引购房者。这样以来,一旦楼盘交房,学校开始招生,附近小区的居民就把孩子送到就近的学校就读,学校当然就成了人流量大的地方了。
农村情况也是一样,往往是集市或乡镇出现规模比较大的学校,原因很简单,学校的出现必然以人口的大量聚集为依托,没有密集的人口怎么会有那么多的学生?没有足够的学生,学校会造成教育资源的浪费,这是非常符合规律的逻辑。
学校门口人口聚集,对周边会产生很多影响,对于这个问题,我们国家也有了足够重视,也做了很多尝试,比如我们注意到有些地方开始兴建教育园区,把高中阶段的学校搬离主城区等。但义务教育阶段的孩子年龄小,心理成长和生活离不开家长的陪伴,因此政府提出了就近入学的要求。这是对我们孩子的爱护。孩子是家庭的希望,也是祖国的未来,为了孩子,我们多付出一些时间,多一些耐性是可以理解的。
下一篇:返回列表
相关链接 |
||
网友回复(共有 0 条回复)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