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 首页 > 网站导航收录 > 百科知识百科知识
双减后,职场压力会不会更大了?
作业,常态,学校双减后,职场压力会不会更大了?
发布时间:2016-12-08加入收藏来源:互联网点击:
双减后,职场压力会不会更大了?
回答于 2019-09-11 08:43:50
回答于 2019-09-11 08:43:50
这几日网上都在谈论的话题。我谈下自我的观点。
今年秋季学期是中小学全面落实“双减”(指减轻义务教育阶段学生作业负担和校外培训负担)有关部署要求的第一个学期。目前,除个别地方暂缓开学外,全国绝大部分地区中小学、幼儿园将于9月1日正常开学。就我所在的地区看,市级的中小学已落实“5+2”的课后服务,县级的下星期落实到位。
从国家的有关文件上看,“双减”体现在:
一、大幅度压减考试次数。以往,部分地区和义务教育学校存在考试次数偏多、难度较大、等问题,造成学生负担过重、应考压力过大,损害了学生身心健康。现在双减的情况下规定:小学一二年级不进行纸笔考试,义务教育其他年级由学校每学期组织一次期末考试,初中年级从不同学科的实际出发,可适当安排一次期中考试。各地不得面向小学各年级和初中非毕业年级组织区域性或跨校际的考试;学校和班级不得组织周考、月考、单元考试等其他各类考试,也不得以测试、测验、限时练习、学情调研等各种名义变相组织考试等。大幅压减考试次数的要求先在中央和各省(区、市)确定的“双减”试点地区开展。
二、不得以任何名义设置重点班。教育部要求,”新学期开学后,义务教育学校要严格执行均衡编班的规定,不得以任何名义设置重点班,切实做到均衡配置师资。严格执行教学计划,不得随意增减课时、改变难度、调整进度,不得利用课后服务时间讲新课。严格执行作业管理规定,严禁给家长布置或变相布置作业,严禁要求家长检查、批改作业,杜绝重复性、惩罚性作业,不得要求学生自批自改作业。严格执行考试管理规定,不得违规组织考试等。”
“要下大力气做强做优校内教育,健全学校教育质量服务体系,切实做到教师应教尽教、学生学足学好。”
说实话,非教育系统之人,还真难以理解“双减”政策。非年轻带儿父母,还真难理解父母之忧。
综合上面国家的相关政策解读,我只能略谈下自己的看法:双减后,感觉一切都回归常态,常态下会有社会教育 的大同;学校教育的大同;家庭教育的大同。
社会教育的常态大同,应该是最引起 人们的认知的。不知从何时起,全民开始教育焦虑,社会培训机构如雨后春笋般出现,社会培训成了一个巨大的产业,学生从正规的学校放学,转身进了培训机构,上至高中下至幼儿园,全民投资教育,全体学生参与培训。这个怪现象,催高学校教育、家庭教育的比拼,让家长、学生乃至教师成为牺牲品,最终为其买单。因为无条件去到好的学区,只好花大价钱到培训机构恶补。如果社会教育的常态大同了那就是:社会各界该干嘛就干嘛,不要将过多的精力和目光注视学生,不要增添学生过得的学业负担,占用过多的成长时间。
学校教育的常态大同:重点学校,重点班。为了有好成绩,教育也是一种异化的教育。抢生源。为了抢生源,制定各种改革措施。延迟时间。学校之间比拼看谁把学生在校时间延长。早上看谁去得早,中午分层次辅导,晚上看谁放得完,周末看谁放得少!教学进度、难度。 越是重点中学,越是想出成绩,就必须在进度上加快,难度上加大,许多学校一些学科,初二结束新课,初三复习一年,高二结束新课,高三复习一年。作业繁重。许多学校作业真的可以堆成山,晚上10:00放学,还有许多卷子,有高三学生每天睡3——4个小时,作业做不完.教师加压。天天出题,晚上10点考完,明早就要拿到分析数据,开始评讲,教师的压力还在于不断的出题、命题、不断的教研,不断的听课、研课。越是重点学校、越是毕业班越累。如果学校教育常态大同了,就是让学生该上学则上学,该做清洁就做清洁,把书读好,把字写好,把话说好,把事做好,尊重每一个学生的个性特质,静待花开!必须将学生今天的幸福放在首位,不得以明天的幸福而牺牲今天的幸福。
家庭教育的常态大同:网传最悲催的事就是辅导小孩作业。其实从孩子出生时就开始规划比拼了。重点幼儿园、重点小学、重点中学、重点大学。比拼谁家的孩子上的补习班多,什么都重要,什么都想学:钢琴、美术、舞蹈、跆拳道、英语、作文……,所有能学的都想学。一家人围绕小孩转。家庭教育的常态大同是将教育孩子的重任放在家庭上,而不是交给补习机构,交给外人。言传身教最为重要。让孩子看到你努力工作学习的样子;让孩子干自己该干的事情,把话说好,把事做好,把书读好。就是家长自己要努力,自己要改变,自己做出榜样。
试想:如果都是常态化、大同化了。家长、孩子、教师的幸福指数都是特别高的。没有了比拼,没有了差异,没有了校外培训昂贵的费用,没有了高价也买不到的学区指标 ,没有了只为了孩子上学而买的“老破小”的学区房等等一切的烦恼。那我们都静下来,都有大把的时间去做自己喜欢的事情。难道真的要过上那种“无丝竹之乱耳,无案牍之劳形。”的生活。试想还是有的事情是我不能想到的。
感觉如果真的能达到国家预想的双减状态,职场无压力,生活特幸福。
下一篇:返回列表
相关链接 |
||
网友回复(共有 0 条回复)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