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 首页 > 网站导航收录 > 百科知识百科知识
物质的贫穷到物质的富裕容易,精神的贫穷到精神的富有有多难?
精神,物质,人类物质的贫穷到物质的富裕容易,精神的贫穷到精神的富有有多难?
发布时间:2019-02-08加入收藏来源:互联网点击:
物质的贫穷到物质的富裕容易,精神的贫穷到精神的富有有多难?
回答于 2019-09-11 08:43:50
回答于 2019-09-11 08:43:50
此题意义十分重大,它是关乎国家前途和命运的问题。
物质的积壘和富裕相对容易些,而精神“富裕″的培育和凝聚就十分难得了。此在中国历史和现当代有着许多令人刻骨铬心的经验和教训。
中国古代只要统一和稳定期较长,由于大国幅员辽阔,加之稳定必内外交往频繁,其税收稳固且顺畅,民间兴隆,国家积壘增多,必呈相对富裕、繁荣景象。比如强汉、盛唐及宋、明、清的某些时段……。特別是宋代物质积壘与精神培育的重要性和难易性的对比尤为突出和明显。北宋幅员虽相比历朝缩小,但由于中庸温恭,息战求和求稳,经济确实较迅速地得到稳步发展。可其精神上虽有理学及词风一时繁盛,但整个朝代却柔弱无骨、官场奢糜懦弱、惧强怕战终是财大而国弱,钱多而无强,始终培不出阳刚坚强的精神,只有在屈曲压抑强撑中并走向覆灭。
而精神力量的培育和显现恰恰是在几千年未遇和最贫弱最屈辱的近现代在共产党及其领袖毛泽东奋斗引领中产生的,那是在毛泽东思想的指引下经几十年的奋斗用鲜血和生命换来的。如大公无私、団结互助、艰苦奋斗、顽强拼博、群体观念、为人服务、一不怕苦二不怕死、勇于实践勇于创新、不畏强敌等精神的高扬,不仅催生了新中国,在百年屈辱中站了起来,而且靠此精神在极度贫穷落后中迅速完成工业积壘和农业基础建设,并为腾飞准备了一切条件,并逐渐走向富强。
历史和实践证明,物质财富的损失只要抓住和平稳定期,不失其机注意调整,财富积壘相对易于实现。但一种向上的精神的建立,一旦失去再想找回就十分困难了,因为这种精神不是钱财和物质,她是血和生命的代价换来的,是不可随意丢弃更不可随意重试捡起的。上述可概栝为人民精神、毛泽东精神。那是我党、我国、我军、我民的无价至宝,是社会主义事业兴隆的支柱和保障。特别进入社会主义发展新的时代,面对当前内外大势,其精神的力量对于抗拒内外一切打击、渗透、颠覆、破坏,稳固和发展自己尤显其重要。丢不得,损不得,丢得损得难复得!
回答于 2019-09-11 08:43:50
物质贫穷到物质富裕,要流汗,要奋斗,富裕来自不易。精神文明富有,与物质富裕奋斗方式不同,精神是意识形态,要加强学习,特別要注重思政学习和提高,向好人好事学习,向雷锋,向焦裕禄学习,在行动上,在细节上,在小事上落实做到,达到了物质和精神双富有双文明!
回答于 2019-09-11 08:43:50
这是一个认识观问题,与社会制度的好坏有密切关系,一个良好的社会制度是既要号召人民去创造生活,也要在人民创造的同时给予享受生活的条件!
回答于 2019-09-11 08:43:50
心正悟正道正,正道直行
回答于 2019-09-11 08:43:50
人的需求来原于物质,没有物质基础意味着贫穷落后,国家不发达物质基础对人所需的要求不平衡,国家处于低沉状态,也就没有经济来源和效益,有了物质文明基础的建设,使经济效益提高,国家才能振兴,使国力增强,人民才能走向富强,说明物质文明基础的重要性。一个家庭有了物质基础,能解变一个家庭生活的面貌。物质基础的富裕能使国家走向繁荣昌盛,改变民族的精神面貌,物质基础与人民的精神面貌是分不开的。二者是相提并论。
回答于 2019-09-11 08:43:50
贫穷有骨气,富裕人低调,人要有信仰,其实无论是贫穷也好,富裕也罢精神上富有最重要。
回答于 2019-09-11 08:43:50
“物质上的贫穷只是暂时的,精神上的贫穷是灾难性的”。无论对人对物对大自然都是如此!
下一篇:返回列表
相关链接 |
||
网友回复(共有 0 条回复)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