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 首页 > 网站导航收录 > 百科知识百科知识
农村老人去世后,假如没有上报信息,可以继续领取养老金吗?
养老金,老人,社保农村老人去世后,假如没有上报信息,可以继续领取养老金吗?
发布时间:2020-12-06加入收藏来源:互联网点击:
回答于 2019-09-11 08:43:50
说实话,从我国建立退休制度开始,养老待遇的发放已经持续几十年了,早已经形成了一套固有的监督机制,不会因为个人没有上报信息,就能够持续不断的领取养老金。
不仅仅是养老金,像是其他社会保险的待遇,比如说医疗保险、工伤保险、生育保险、失业保险等等,参保人去世以后都不能够继续领取相应的待遇了。比如说生育津贴和失业金待遇,不是说人去世以后就可以把剩余的待遇一次性领完,而是要从次月起停发有关待遇。
为了保障和维护养老保险基金的安全,我们国家建立了领取养老金资格认证体系。过去的时候,采取的是每年一次的集中认证方式。由于领取人员越来越多,像有的人甚至出现了跨省流动,这样每年一次的认证工作,社会成本消耗太大。从2018年开始,国家取消领取养老金资格集中认证,开始将认证工作推动经常化。
各地方首先推出了领取养老金认证的刷脸小程序,人们就可以通过手机进行操作刷脸认证了。
后来,人社部门打通了医保、民政、交通、户籍、公共安全服务等多个平台的信息,开启了大数据比对,又称“静默认证”。一般来说,只要参保领取人能够在社会上进行活动,总会留下活动的痕迹,作为自己还生存的证明。特别是民政部门的殡葬信息和公安部门的户籍信息,人们在销户的时候就可以掌握了。没有通过养老金认证,那么相应的养老金待遇就会停止发放了。
另外,各个社区或者村居工作人员也可以为去世家属提供相应的社保服务,当然也会尽到相应的监督和督促义务。
其实参保人去世以后,家属虽然会失去领取养老基金的机会,但是社会保险部门还会发放一定的丧葬补助金和抚恤金待遇,给予家庭一定的缓冲。比如说山东省城镇职工基本养老保险的丧葬补助费是1000元,但2020年抚恤金(救济费)却高达6.787万元。居民养老保险,各地也建立了相应的抚恤金制度,一般是3~6个月的基础养老金标准以上。
如果参保人去世以后,家属没有及时办理去世认证手续,养老金多发了几个月。会在办理去世手续时,从应该享有的待遇中,扣除相应的多领的待遇。如果说多领的待遇超过社保部门应该发放的待遇,社保部门会责令相关人员退回的。因为这是属于违反《社会保险法》中欺诈,骗取社保待遇,属于违法行为。
城镇职工基本养老保险的遗属待遇,国家明确将在十四五期间进行落实。说不定能够给家属发放长期稳定的遗属待遇,就像工伤保险的遗属待遇一样。
回答于 2019-09-11 08:43:50
前些年可以。这些年就难了。
现在村里每年都做一个人脸识别,只有通过那个的才给发放养老金,所以如果老人去世,那么养老金基本就领不到了。
回答于 2019-09-11 08:43:50
老人去世以后就不能领取养老金了,假如再领取就是违法行为。
回答于 2019-09-11 08:43:50
在如今信息化的时代你敢吗?在实行火化的地方,首先要去所在社区开死亡证殡仪馆凭此证明才能火化,最后才去派出所注销户口。
回答于 2019-09-11 08:43:50
绝对违法!查实面临着赔偿国家损失,行政拘留和罚金处理。
回答于 2019-09-11 08:43:50
(原创)
这是投机取巧的想法,不现实、不可取,谁为之,谁负责。
先说,在农村如果一个老人去世了,难道他的家人不为其办理后事吗?就算是他住在深山老林,只要他领着国家发放的养老金,他就不是一个真空中之人,更别说在大平原村庄密集型地区。有说俗话说得好,纸终究包不住火的。可以想象出一旦被查出,后果是什么,会不会连带自己家里其他人的养老金领取呢?
再说,实行火化丧葬地区,火化前的死亡证明,以及后期的户口注销,那一关能让其蒙混过关。还有村庄、乡镇各级管理人员的职责所在,只要人一死亡,说话就会有很多人知道的。正所谓:天下没有不透风的墙。
所以,这种事情还是想都别想,老老实实按规矩办事的好。
下一篇:返回列表
相关链接 |
||
网友回复(共有 0 条回复)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