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 首页 > 网站导航收录 > 百科知识百科知识
老人对子女儿媳的态度,是否决定了自己晚年生活的质量?
子女,时候,她的老人对子女儿媳的态度,是否决定了自己晚年生活的质量?
发布时间:2016-12-08加入收藏来源:互联网点击:
老人对子女儿媳的态度,是否决定了自己晚年生活的质量?
回答于 2019-09-11 08:43:50
回答于 2019-09-11 08:43:50
这个不一定吧,如果人年轻时候对自己的子女不太好,后来对儿媳妇也不太好,但是只要经济条件好的,注意养生的,身体健康的,不影响生活质量,可以游山玩水,可以享受美食等等,不能动的时候有子女有儿媳妇怎么了,她会好好的伺候你吗?,不会,他们也有自己的孩子孙子工作等,床前百日无孝子,最多可以请保姆或护工。
当然一个人生了孩子就要对孩子负责任,就要爱孩子,爱屋及乌也要心疼儿媳妇,自己老了她们孝顺不孝顺有很多原因,有很多方式,比如我一朋友,她的公婆年轻时候养大了他们的子女,帮儿子带大了孙子,但是他们七十多的时候还是被儿子送去了养老院,在养老院住了几年,老俩受不了了,儿子才把他们接回家,三个儿子轮流去做饭洗衣服,儿媳妇带自己孙子,没办法去伺候公婆。
我父亲去逝,我母亲心疼儿子,和儿子在一起,老俩年轻时候辛苦养大了我们还帮忙带大了我们的孩子,所以我们几个都算孝顺,但是还是先顾小的才能顾老的,我现在带外孙子,只能经常打电话回去,快递一些吃的喝的回去,过大节回去一段陪陪老妈,我妹也要兼顾孙女和她的九十岁的婆婆,抽时间回去伺候我母亲,好在我母亲和弟弟住一起,生活质量不错吧,我们就省不少心,等母亲不能自理了,我们准备轮流伺候。
回答于 2019-09-11 08:43:50
这个问题沒有必然的因果联系,多数老人对子女从小严格要求,动辄训斥打骂,不打不成才。子女不仅有出息,而且很孝顺老人。反之,溺爱娇宠子女的,大多数对老人不怎么孝顺。总之,但凡独生子女父母,绝大多数对子女比较娇惯,待到老来也别指望他们孝敬你。因为他(她)还要照自已的子女,客观上就造成了一没时间,二沒精力,三没情感(有了自已的子女,情感也就转移了)。所以,平常普通的独生子女父母晚年注定是极其悲哀凄凉的。
回答于 2019-09-11 08:43:50
绝对会有影响,所谓的因果循环是必然的。那些年轻时候对子女好的,基本上都会安度晚年,顾自己享受型的或者做事偏颇的就不一定了。老公的奶奶现在就是活生生的例子。
老人家有三个儿子,一个女儿,年轻时候特别喜欢二儿子和小女儿,对他们家的孩子也尽心尽力,衣食住行事无巨细,一直带大为止。这就是所谓的爱屋及乌吧。
另外两家就没有那么幸运了,老人家对老大和老三家的孩子非常冷漠,啥事也不放在心上,以至于在一次过马路的时候,老公的一个妹妹死于非命。三婶生的一个男孩也因为无人照看,被翻倒的摇床压住了,窒息身亡。虽然这些事情过去了三十多年,长辈们也鲜少提起,但是感觉她们的恨意从来没有消失过。
老人家以前一直自理能力都不错,去年因为岁数大了,有点痴呆的状态,涉及到养老问题,二婶婶直接就把自己撇开了,原因是二叔已经去世了,她没有精力管,丝毫不念婆媳之情。
三婶婶也是一脸的嫌弃,轮到她的时候要么找借口不在家,要么有一搭没一搭,奶奶只能半饿着。
至于我婆婆,轮到她的时候,也是忿忿不平,还会把多年前的委屈细数一遍,让人看着于心不忍,因为奶奶已经没有什么思维能力,说了也是白说,只是觉得她看着格外可怜。
好在公公和小姑对她还不错,每次都尽心尽力,老人家还算衣食无忧。
所以老人的德行还是很重要的,年轻时候所做的一切,最终还是会回报到自己身上,有些事情并不是过去了就过去了,正所谓小鸡啄稻一还一报,人与人之间的感情是相互的,真心才能换真心,没有春风,何来秋雨。年轻时不自知,到老了后悔也晚了。
回答于 2019-09-11 08:43:50
对
回答于 2019-09-11 08:43:50
有关系
回答于 2019-09-11 08:43:50
决定今后生活走向的不是态度,而应该是道和德。言有道行有德,即便态度不随和也无济于事;眼无道行无德,即使态度谦和终将露馅摔残。
上一篇:7月份货车销量惨淡,前景如何?
下一篇:返回列表
相关链接 |
||
网友回复(共有 0 条回复)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