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 首页 > 网站导航收录 > 百科知识百科知识
前妻和我要孩子抚养费,不给就要大闹我婚礼,是否属于敲诈勒索?
抚养费,孩子,前妻前妻和我要孩子抚养费,不给就要大闹我婚礼,是否属于敲诈勒索?
发布时间:2020-12-06加入收藏来源:互联网点击:
这是针对于前妻若是有上述行为,是可以主张保护自己的合法权利。
既然离婚了对于复婚来说几率非常小,无疑是对孩子的抚养费而引起的纠纷,甚至闹得一拍两散,既然如此,那么对于本案中的抚养费问题,我们来探究。
关于抚养费
《婚姻法》第36第一款规定,父母与子女间的关系,不因父母离婚而消除 离婚后,子女无论有父或母,直接抚养了是父母双方的子女 ,对这一规定的基本内容,包括父母子女间关系,不受父母离婚的影响。无论跟谁哪一方,生活仍是双方的子女,父母双方在离婚后对子女仍有抚养教育的权利和义务
因此父母与子女之间的关系不会跟随父母离婚而因此消除,双方对于子女都具有教育抚养问题,虽然本案中的男方没有抚养权但是具有监护权也是法律上所认可的,但监护权并不是等同于抚养权,前者是人身身份而产生的,而后者是子女的一项人身权利,该权利给付抚养费直至孩子成人为止消灭。
对于抚养费一般按月工资收入的20-30%比例给付
法律链接
根据《最高人民法院关于人民法院审理离婚案件处理子女抚养问题的若干具体意见》第7条规定:子女抚育费的数额,可根据子女的实际需要、父母双方的负担能力和当地的实际生活水平确定。
对于收入来讲,不排除有的人是存在无业游民,有的则是有固定收入能够有经济能力的一方,对于前者而言抚育费的数额可依据当年的总收入或同行业平均收入。
对于后者来讲,则是比前者好,抚育费可按照月总收入的20%-30%的比例给付,若是负担两个子女以上或者更多,可以适当提高,但不得超过一定的范围限制。也就是最后不得超过50%。
很多人也会讲,若是自己有工作但是承担不起怎么办,那么可以提高或者降低比例,毕竟法律也是有人情的,在判决的时候也会根据当事人的能力来判决。
前妻是否构成敲诈勒索罪
敲诈勒索采用不正端手段,威胁以非法占有为目的手段,勒索公私财务属于较大或者多次敲诈勒索的违法犯罪行为,其基础特点是行为人所发出恐吓、要挟的内容,所拿隐私,侮辱,暴力手段,使得被害人心里产生恐惧心里,使被害人不违背了真实意思交出财务的行为,其客体是财产所有人和人。
但是很明显前妻的行为虽然口头语扬言若是交抚养费而大闹婚礼且具有实施行为的可能性,看似主张的则是抚养费但其实也是具有威胁的前提所在,仍然可以构成本罪的。
另外法院既然没有判决一次性支付,对于前妻一口气要求10万确实不适合小数目,到底是一次性还是分期性,如果不是一次性若是可能已经超过了比例,当然这也是猜测。
另外对于10万来讲也要看你是否有固定收入,如果有固定收入月收入的20%-30%比例来给,
法律链接
《最高人民法院关于人民法院审理离婚案件处理子女抚养问题的若干具体意见》第8条规定:抚育费应定期给付,有条件的可一次性给付。
第9条规定:对一方无经济收入或者下落不明的,可用其财物折抵子女抚育费。
对于男方而言不妨先问清楚女方是要求按月支付还是他所说的一次性所说的10万,毕竟中国语言博大精深,对于前者而言选择的比较少,一般当事人都会要求后者一次性付清,毕竟来回要钱麻烦,但是后者而言不可能说一次性就一次性的,也要看对方的经济水平,法院也会根据当事人的态度和意愿来定夺。
抚养费包括哪些呢?
抚养费不单指生活费,它只是一个统称,对于抚养费包括三项:生活费,医疗费,教育费,所在在抚养费的标准范围内争取最高比例,但一般不得超过50%的比例。
因此你作为孩子的父亲理应承担承担抚养费这是毋庸置疑的,至于抚养费要结合你的经济能力状况,若是你前妻实施的行为侵犯你的权益是可以采用法律法律途径,
当然若是你一直不给抚养费,逼得你前妻没办法,那我只能说你是个不负责任的人,不过最好双方协议,我相信你前妻也不会不是个通情达理之人。
回答于 2019-09-11 08:43:50
你给孩子抚养费是应该的,如果她起诉你也会判你出钱,你想安生,不如给你前妻找个对象
回答于 2019-09-11 08:43:50
我就想问你再婚后,你家的财政大权你当家吗?你最好婚前把孩子抚养费的事和现任说清楚,要不然有你受得。可能前妻也是考虑这种因素才和你提前要抚养费,既然你能结的起婚那就给吧,还得和现任说清楚
回答于 2019-09-11 08:43:50
夫妻之间感情破裂离婚了,孩子无论跟随哪一方,另一方都应该每个月按时出抚养费,每个月出多少抚养费是根据地域和本人收入协商而定的,如果协商不了,可由法院判决。
你要再婚是你的权利,前妻不应干涉,如果你经济条件尚可,应该和前妻协商一次付清抚养费也是可以的,法律没有强制要求,根据你身经济条件考虑。
回答于 2019-09-11 08:43:50
这个要看你自己离婚协议的!
上一篇:特级教师补课被取消称号,说明了什么问题?传递出哪些信息?
下一篇:返回列表
相关链接 |
||
网友回复(共有 0 条回复)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