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 首页 > 网站导航收录 > 百科知识百科知识
全员核酸检测,为何10人一组?
核酸,阳性,全员全员核酸检测,为何10人一组?
发布时间:2019-02-08加入收藏来源:互联网点击:
全员核酸检测,为何10人一组?
回答于 2019-09-11 08:43:50
回答于 2019-09-11 08:43:50
检测试剂,准确讲采样保存试管的容量,最多10人份,少于1O人都可以吧。
回答于 2019-09-11 08:43:50
去年四月十九号开始,武汉市全体市民实施核酸检测;从那个时候起,网上就不断有人发文解释为什么十个人一组,回答当然也不少,其实就是一个概率问题。
用稍微专业一点的话来说,这样的检测叫做“筛查”或者“混检”——很明显,武汉市当时的常住人口已经一千万,加快检测速度,尽快出结果就是“硬道理”;
十个人一组的“混检”,前提是假定该地区为“低风险”——至少居民已经在家隔离28天,整个小区新冠病毒“零”也有28天(以上);
这样的混检,并非这一次由我国发明;这是国筛查流行病的惯例;长期实践,卓有实效,我们不过是借用而已;特点就是能够快递得到全员检测结果。
十人一组;如果其中一个标本呈阳性,立刻重新检测该组所有剩余九个标本;如果是阴性,则没有继续检测的必要了。
网上有相关数学公式,这里就不引用了。
需要注意的是,混检或者说“筛查”的前提必须是“低风险”小区;而近期出现了确诊病例或者确诊病例或者他的“密接者”曾经去过或者经过的小区不能采取这样的方法;
如果需要,应该有第一轮第二轮;有的极端病例(疑似病例)必须反复检测五六次。
去年四月份武汉市全民核酸检测已经是“零报告”以后的二十八天以上,所以采取“十人一组”的方式;
有人还曾经建议以家庭或者楼栋为单位抽查——每个家庭或者每个楼栋抽查一个标本,如果是阳性,再进行普查。
总之,十日一组的检测有两个目的;一快速出结果;二,节省大量的人力或者说“无效的”工作量。
回答于 2019-09-11 08:43:50
宋银森说,采用“10合1混采检测”模式,就是为了确保在发生新冠肺炎疫情时,能够短时间内完成全员核酸检测工作,最大限度地降低新冠肺炎疫情输入及本地扩散风险。
回答于 2019-09-11 08:43:50
1、节约成本,动不动就是一座城市搞三轮检测,什么样的家底也吃不消啊,这个很贵的。
2、加快速度,十个人一起检测,效率增加;
国家之所以这么做一个大前提是确诊人数非常少,统计学方法还好用,甚至20个人一起检测也不要惊讶。
回答于 2019-09-11 08:43:50
我感觉是国家经费有限经费,也可能为了节省成本,全民免费检测,是一笔不小的开支,如果你去医院自费检测,肯定是一人一个试管,10人一组,应该就是大数据采集,如果这一组里呈阳性,那么下次就只检测这十个人就行。
我们小区今天进行了第二次检测,还是十人一组,第一检测的结果到现在都查不到,医护人员是这样给我解释的,没有结果就是最好的结果,如果有不好的结果就把你拉走了,解释是这样解释的,但是我还是心存疑虑,会不会是因为试剂不管用,没有结果?很多比我们晚检测的同小区的人,结果都出来了,为什么我们的没有出来?
不知道这次检测结果明天会不会出来,如果再不出来,就要去医院自费检测了,去派出所办事还必须要检测结果。真是很麻烦的!
回答于 2019-09-11 08:43:50
核酸检测十个人一组,原因自然是为了效率和成本。
一个城市全员核酸检测,动辄数百上千万人,即便是一份检测试剂成本10元,完成一轮检测至少也要数千万元。我们都知道,一轮核酸检测是远远不够的,三轮甚至更多才能更有效应对疫情扩散风险。如此一来,检测成本就会直线上升。
检测不仅仅需要试剂,还需要人工,数百万上千万的检测工作量是非常大的,也是非常耗时间的。十个人一组,既把试剂的成本降低到了十分之一,又把检测效率提高了十倍,可谓一举两得。
在检测过程中,一组检测结果是阴性,自然就不需要进一步检测。如果发现阳性结果,再通过登记的个人信息中找到那一组十人,再去逐一检测就可以了。十人一组的情况下,假如一个一千万人的城市做全员核酸检测,那么只需要一百万份试剂就能完成一轮检测,而完成检测的时间也能大大提前,并且结果跟逐一检测没有区别。
上一篇:东京奥运会1/4决赛,中国女篮对战塞尔维亚取胜概率多大?
下一篇:返回列表
相关链接 |
||
网友回复(共有 0 条回复)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