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 首页 > 网站导航收录 > 百科知识百科知识
大家来谈谈河南省的水灾的地理成因和环境成因?
河南,水灾,人祸大家来谈谈河南省的水灾的地理成因和环境成因?
发布时间:2016-12-08加入收藏来源:互联网点击:
大家来谈谈河南省的水灾的地理成因和环境成因?
回答于 2019-09-11 08:43:50
回答于 2019-09-11 08:43:50
谢邀。地势是自然的客观形成。哪里是平原,哪里就是之前的水域,或水的流经地。一旦形成肥沃的土地,依然有“盆地”之状,所不同的是面积、土层厚度的差异。一般情况下,哪里茂盛,哪里最有可能是人文的发源地、人们生存的指望地。然而,问题总是以利带弊,或以弊带利。假如有突破口,趋利避害,或改造自然是唯一的选择。
回答于 2019-09-11 08:43:50
这次河南水灾的地理成因和环境成因,不能孤立地看,必须放眼世界看,才能看准。
今年几乎在同一时期,在欧洲的中部和中国的中部河南(河南其实也是亚洲的中部),都发生了千年不遇的大水灾,而在北美的美国和加拿大部分地区,则发生了千年不遇的高温和旱灾,这显然不是孤立的气候现象。
气候变化已经说了很多年,如果说十几年前还只是极少数人有感的话,那么近几年就是多数人有感了,今年则应该是绝大多数人有感了。
大气环流一年比一年紊乱,将使人类一年比一年对气候变化有感。不过,到连特朗普也承认气候变化不是谎言时,恐怕人类已失去了应对气候危机的机会。
我们知道,南北极空气冷缩,赤道空气膨胀,才形成大气环流。正是大气环流给世界各地带去了风调雨顺。
因为热胀冷缩的原理,人类往空中排放的废气,大多被吸引去了南北极,这导致两大恶果:
一是温室效应虽然导致整个地球温度升高,但南北极温度升得更高。所以,南北极都冰山及冻土带加速溶化,南极岀现大片被植物染红的红雪,北极则年年发生长久燃烧的野火。
二是由于南北极温度相应升得更高,南北极温差与赤道温差缩小,必然导致大气环流逐年弱化并发生紊乱。
再来看看下雨的原理:高温将地面的海水和淡水蒸发为水气,水气升至空中变为云,风将云送往世界各地,云再冷却为雨水下到地面。
地球温度逐年升高,意味着被蒸发的地面水逐年增加,总下雨量也必然逐年增加。
但是大气环流发生了紊乱,风调雨顺的规则被改变了,过多的云滞留在哪里,哪里就会暴雨成灾;哪里没有云光顾,就会持久高温和干旱。
今年,欧洲和亚洲中部滞留了超多的云,才有了千年不遇的大水灾;北美一些地方长期无云光顾,才有了千年不遇的超高温和大干旱。
下雨量逐年增多是已定的。
明天又会哪里出现大水灾、哪里出现大干旱呢?
现在真的是连天都不知道,恐怕连紊乱的大气环流自己都不知道,只有大灾难过后人类才会事后诸葛亮地知道。
是的,人类已面临人祸背后的天灾与天灾背后的人祸双重夹击。
气候变化是天灾,但气候变化的背后是人类排放的废气所致,所以也是人祸。
新冠疫情是天灾,但包括非洲猪瘟、sas病毒等等在内,总有一天会病毒溯源发现,极有可能是人祸。
无论是人祸背后的天灾,还是天灾背后的人祸,哪个国家应对不了,哪个国家就会经济崩溃,引发动乱战乱等真正的人祸。
中国已成功应对sas病毒、非洲猪瘟、新冠疫情等“天灾”,这次又成功应对了河南大水灾。要知道,在旧中国,十年一遇的水灾,就会水淹河南,无数河南人会淹死饿死,更多的河南人会沦为背景离乡的难民。这次千年不遇的大水灾,河南几乎安然无恙。
请相信,在全球应对天灾背后的人祸与人祸背后的天灾中,中国的制度优越性将越来越充分展示岀来。
回答于 2019-09-11 08:43:50
回答你的问题,地理位置决定了河南沿黄流域,排水不畅。河南地处中原复地,又处在黄河中下游区域,自古到今,都有水灾的大概率发生,黄河在河南沿黄某些区域高于平地,成了事实的架在河南头顶上的悬河,河高低洼,排水困难,遭遇极端天气和大雨积水成灾。地理位置决定了河南水灾发生的事实。
环境成因:最近几年,极端恶劣天气时发,且发生的频率越来越多,大风暴雨成灾常态化。人类过度活动,碳排放过量,过度向大气排放过量温室气体,造成温室效应增加,这个问题是全球性气候变化问题。也是造成极端天气的成因。有关专家张小曳说:气候变化统一尺度是三十年的人平均温度变化,目前我们已经看到了变化着的增温线,随全球气候变暖,原来不经常发生的极端天气,就会经常发生了,这不奇怪。人为因素造成的极端天气问题。
减少温室气体过量排放,才是最有效减少极端天气的根本,也是遏制极端天气发生概率的根本原因,这不是单国家所能做到的事,需要全球国家共同努力,减少温室气体排放。才能最终达到自然天气平衡。
河南区域自古到今,就是水灾频繁地,此次河南遭遇极端天气,暴雨成灾,直接造成财产损失和人员伤亡,全国上下全力支援河南雨后重建。河南的地理位置决定了河南区域经常发生水灾。积极防范,尽量减少损失,人力不可抗拒自然天气。
注:图片来源于网络截图,未经作者授权,如有侵权及时删除,特此声明!
回答于 2019-09-11 08:43:50
上一篇:妈妈没洗手抱孙子,被儿子打,这是不是家庭教育的问题?
下一篇:返回列表
相关链接 |
||
网友回复(共有 0 条回复)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