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 首页 > 网站导航收录 > 百科知识百科知识
有多少人在全职炒股?结果怎么样?
的人,自己的,都是有多少人在全职炒股?结果怎么样?
发布时间:2020-12-06加入收藏来源:互联网点击:
回答于 2019-09-11 08:43:50
独立的思考、判断是需要经济基础的,情绪压力影响的思考判断一定不准确,失误高,如何来支持生活?
回答于 2019-09-11 08:43:50
我曾经15年全职炒股过,那时候整好赶上了牛市,在家看着账户不断在增长,每天几万的增长,感觉都不用上班了,到6月份时候要大盘股时候感觉有点不对了,因为2017年就是因为发中国石油大盘股抽血压垮了市场。
2015年6月份印象很深刻,国泰君安上市,清理配资,我到时候止盈了一部分,5000点李大霄喊出地球顶,不少股民也开始撤出,只是没想到后面股灾来的那么快那么凶。
我在4000点抄底了一部分,因为想着是牛市的启点,总会反弹吧,后来低估下杀能力,直接全线崩盘,媒体还喊出了为国护盘的口号,那时候其实想法很复杂,又想为国护盘,又想感觉还要继续跌,陆续的抄了一些银行股。
2015年8月市场有所反弹,到10月份一些妖股打出十倍效果,不过那时候我开始反思我自己了。
第一就是全职太不规律了,就是顾着上网玩游戏看电影,生活非常不规律。
第二就是我老婆有点不安全感,看到身边不少人亏死,担心我也要亏,其实我是整体盈利不少的。
第三其实心里也明白牛市过去了,熊市赚钱还是比较艰难的,而且其实全职炒股对盈利也没多大帮助,因为都在玩。
第四那时候全职炒股父母不知道,但是长久下去总会暴露的。
多重原因吧,又回到了职场,股票有时间就看下,反而因为有工资收入,心态好了很多,更加平静的看待市场波动,炒股技术反而进了一层楼。
有时候靠市场太近反而一叶障目。
所以我觉得炒股不一定需要全职,因为大部分都是在玩,保持自律还是非常难的。特别是赚钱时候,就想着怎么享受了。
回答于 2019-09-11 08:43:50
作为一个超过20年股龄,有近10年专职投资经历的从业者,真心不建议其他人成为全职炒股者。因为这个行业的成功率实在太低太低了。就我身边的人际关系,能够通过炒股达到财富自由的,包括我自己在内,不超过一手之数。
或许有人会说,那你看那些大大小小的公募,私募基金经理,年纪轻轻就指点江山,挥斥方遒,人家不是活得风风光光?可这个行业的真实情况是,往往一波行情成就了某个人,但在下一波熊市来临的时候绝大多数就翻船了。真的是花无百日红,这就是人的错觉:把运气当成了实力。
这样的专职投资者,见识过了山顶的风光,在翻船之后的心理落差可想而知。能够再次启航走出来的,可就是凤毛麟角了。
所以绝大部分的专职投资者,其实生活的压力很大,真实情况并不好。这个行业是十分讲究领悟和经验沉淀的。举例说明,华尔街的从业者基本上都是全球各大名校毕业,20岁出头入职金融行业,直到50岁,才有将近1%的从业者能够就任基金经理,独当一面。也就是说,没有30年的扑跌滚打,你就别想出头。
回答于 2019-09-11 08:43:50
全职炒股的人大部份过的很惨,股市是典型的周期行业,八年一牛市的说法大家都听过,资金量大了,一波牛市翻个几倍,也还行,资金小还是踏踏实实找个工作比较好,放下一夜暴富的妄想吧,全职炒股赚了大钱的底下是无数普通股民的尸骨,在我身边的朋友我只知道有一个人是赚了近200万,他本金40万,其他人小打小闹投个几万打平的有全输的也有,所以想在股市去捞钱,你得想想那些拥有高学历资金过亿的游资,或者基金,券商自营盘同不同意。
回答于 2019-09-11 08:43:50
身边有三类全职炒股的。
一种是股市新手,刚从股市赚了点钱,学了点技术,就以为拿到投资密码可以从股市中提款。这种人身边有很多个,往往资金量也不大,社会阅历较浅,之所以可以赚到一点钱,是刚好碰到牛市,但熊市一来,这种人往往连本钱都亏进去很多。之后没有办法,又得重新去找工作,但往往,高不成低不就。所以建议没有经历过牛熊的朋友还是不要全职炒股。
另一种是股市老手,年纪稍微比较大的,本身也有一些积蓄,投资方面也是偏稳健型的。不冒过高风险,只追求可以长期在股市生存,所以他们仓位还有心态都控制的很好。近几年下来,每年平均有20%左右收益,因为资金量比较大,也算是比很不错的。
还有一种本身就是从事基金投资工作。从事基金工作的人也不见得个个都有真本事,我们在选择基金投资的时候,要多维度的去了解。
(1)了解基金的历史业绩,回撤,可以反映该经理的管理能力。
(2)看基金经理的任职年限。在中国股市一般经历牛熊两市的时间需要5、6年左右,所以最好选择任职时间不低于5年的经理。
(3)看投资经理的投资风格。具体方法一个是观察该基金的前几个重仓股,如果集中则可以理解为比较激进。
下一篇:返回列表
相关链接 |
||
网友回复(共有 0 条回复)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