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 首页 > 网站导航收录 > 百科知识百科知识
城市的排水为什么遇到洪水就不行了?
内涝,中国,洪涝灾害城市的排水为什么遇到洪水就不行了?
发布时间:2016-12-08加入收藏来源:互联网点击:
城市的排水为什么遇到洪水就不行了?
回答于 2019-09-11 08:43:50
回答于 2019-09-11 08:43:50
回答这个问题,先要说洪涝灾害。亿万年来每年大气环流带来的降水基本上是有规律的。降水在大地上自然形成了溪流、江河、湖泊和沼泽。所谓洪涝灾害是人类进入农业社会以后开发建设带来的后果。是人类为了拓展自己的发展空间而侵占了水体的调蓄空间。
洪,指区域以外的客水进入。涝,指区域内部降水无法及时排除。例如:中国古代著名的云梦泽到了明朝前后随着荆江大堤的修建而消失。随之是沃野千里的开发。但是也带来汛期之风险。
了解了水灾的成因。也就明白了开辟人类发展空间是有代价的。用工程手段解决洪涝问题技术上是没有问题的。关键是工程经济学上的代价问题。举个例子:红绿灯可以有效地减少交通事故。那为什么不在所有路口都设红绿灯呢?这是因为事故发生的几率和路口的交通流量有关。交通流量比较少的地方就没有必要设置红绿灯。同样道理。自古以来人们应对洪涝风险都是按照:大的风险要规避(建设选址);中等风险要转移(防汛工程);小风险要坦然面对(避险措施)。我们在防范洪涝灾害时是要分阶段,按照灾害的程度采取不同措施。在灾害为一般程度时要保证人民生活秩序不受影响。在较大灾害时生活秩序会受影响但要保证财产的安全。在重大灾害时,财产会受损失但要确保人身安全。
要解决内涝问题并不只是加大排水系统管径这么简单。洪和涝基本上是同时出现的。需要排除内涝的同时河道的洪水位可能已经很高了。这个矛盾是从人类拓展自己的生存空间的第一天就存在的。所以在实践中积水排除并不是第一位的措施。中国治理内涝的经验被总结为:渗、滞、蓄、净、用、排。
中国的这个经验当然是针对中国国情的。
首先,中国是一个城市化率迅速提高而且会不断提高的国家。城市在不断扩大,原来的农田形成径流很少(不大于降水的30%),但是变成道路、建筑、广场后城市形成的径流很大(不少于70%)。以至于原有规划中的河道无法承接这么多的雨水排除。
其次,中国又是一个水资源匮乏的国家。不但北方的城市缺水,由于雨热同时南方降水量2000毫米的地方也会出现春旱。
所以渗、滞、蓄的措施是十分必要的。
同时中国的水资源紧缺除了绝对紧缺外更多的是清洁水源的相对紧缺。初期雨水会汇集面源污染物。把积水直接排除到天然水体会污染环境。
所以净化也是十分必要的。随之而来的当然是用了。
当然排除的措施也是不可或缺的。
回答于 2019-09-11 08:43:50
城市排水系统在面对极端天气时候,有时候会超过承载能力,有些排水系统设计部合理,也会引起人为的内涝现象,现在有关部门也在积极应对城市内涝现象,出来改善地下排水系统,也在路面建设物联网监控系统,通过信息化技术,第一时间监测到内涝情况,及时预警减少损失。
上一篇:我现在有差不多两万块钱闲钱,怎么做半年能赚到两千呢?
下一篇:返回列表
相关链接 |
||
网友回复(共有 0 条回复)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