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 首页 > 网站导航收录 > 百科知识百科知识
不能把孩子培养的太优秀,这样他只属于社会。这样的观念赞同吗?
父母,孩子,优秀不能把孩子培养的太优秀,这样他只属于社会。这样的观念赞同吗?
发布时间:2016-12-08加入收藏来源:互联网点击:
如果我有这样的孩子,我会为他而骄傲~我希望我的孩子能为这个国家这个社会多做贡献。
回答于 2019-09-11 08:43:50
我很怀疑,持此种观点的人很可能并没有培养出什么有出息的儿女,故以此观点为自己找个情感渲泻出品,图得一时的心理慰籍罢了。
多少优秀儿女既属于社会,也属于家庭。
有个优秀儿女,无不为父母长臉挣光,因为一个优秀儿女的成长无不凝聚着父母的心血,一定与良好的家庭环境有关,也与父母优秀的基因有关。
目前正处一个和平环境,优秀儿女并不一定与大革命时期的先驱者那样,时刻准备洒热血,拋头颅。
真正优秀的儿女,不仅有孝心,而且有能力,让父母过上体面,有尊严的生活。
反之,看看现实中多少居无定所,生活困苦的父母们,甚至为了老年赡养问题闹上媒体,闹上法庭,这些父母的孩子们又有多少称得上是优秀的呢?
也许,是一些不怎么优秀的父母,故也难以培养出优秀的儿女,特以此观点聊以自慰吧。
回答于 2019-09-11 08:43:50
我跟我的孩子是这样说的——
周恩来为中华崛起而读书,那个年代有太多的人为了国家而读书,为了国家抛头颅洒热血。
如今,我们是生在了和平的国家,上学不用再交学费,宽敞明亮的教室,崭新的桌椅,优秀的老师……
这些都是国家的付出,每年我们的国家在教育上的投入上亿元,所以我希望你明白,学习从来不仅仅是自己的事情,还是国家的事情,如果我们学不好,不仅仅对不起自己的付出,更对不起国家的付出!
我们得有一个远大的理想,尽情去逐梦!
大能为国,小能为家!
回答于 2019-09-11 08:43:50
我相信一句话,有些人生来就是居某种人物的,有些人则生来平凡。
听我爸说,早年我们家一亲戚孩子,发誓要考清华物理系,第一年被清华录取但不是物理系,他果断复读。
貌似当时有规定,如果录取了不去上,再想考本校必须三年以后才能考,他就回去读了三年,后来终于考上清华大学物理系。
我爸说他毕业后就研究那啥去了,家也不能回、信也不能通,地址都保密,这娃算是贡献了!
这选择父母拦都拦不住,他有自己的理想,不是家人能够替他决定的。
虽说望子成龙望女成凤,但观察周围优秀的孩子,除去家长的殷切期待,大多是这些孩子自己就特别有目标。
比如我爸班主任的孩子,他自打小学起就没白没黑的读书,从小学就开始保送(那时中学需要考),一直保送到清华。
他们家如果谁没事大声说话,他就烦,家里过年来客人他都嫌弃声音大,妨碍他学习了。
后来毕业被分配到一个边远山区当老师,他有些不甘心,家里借遍亲戚家钱让他自费留学去了。
如今国外搞科研,过的倒不错,可父母说这个孩子也就是好名声,如果论孝顺还是家里这个没出息的孩子。
人各有志,人各有命,不论优秀不优秀也不是家长能够左右得了的!顺其自然吧!
佳评:
孩子出息了,父母面上好看,但父母受的苦很多,得的实惠却很少,即便是这样,父母也是愿意把孩子培养的比别人家的优秀,再苦再累也无怨无悔。我爸读书出去了,我爷在家吃苦,岁数大了重活也得干,人们就说看孩子出息了,老人受罪!还不如谁谁家呢,儿子在身边,老人什么也不用干。这样的事情就是个眼界问题!
回答于 2019-09-11 08:43:50
所谓的优秀的人,对社会贡献也大,危害也大,各个朝代,都叫这所谓的人,给搞垮了的,他奶滴,只要他们这些人得道了,好事刚他们自己的了,没有老百姓的啥事了。
回答于 2019-09-11 08:43:50
不赞同这种说法。做父母的不能太自私,为了孩子给自己养老而耽误孩子的前途。
回答于 2019-09-11 08:43:50
这种说法是错误的。每个人都是一个独立的个体,每个人都有独立的人格!
下一篇:返回列表
相关链接 |
||
网友回复(共有 0 条回复)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