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 首页 > 网站导航收录 > 百科知识百科知识
猪价跌,羊价、鸡价也跟着下跌,养殖业的“寒冬”,市场怎么了?
猪肉,价格,生猪猪价跌,羊价、鸡价也跟着下跌,养殖业的“寒冬”,市场怎么了?
发布时间:2016-12-08加入收藏来源:互联网点击:
猪价跌,羊价、鸡价也跟着下跌,养殖业的“寒冬”,市场怎么了?
回答于 2019-09-11 08:43:50
回答于 2019-09-11 08:43:50
透过现象看本质。
既然把寒冬加了引号,一是比喻,二是假象。
大家还记得早些年的“豆”你玩、“蒜”你狠、“姜”你军吗?豆是指绿豆,蒜是指大蒜,姜自然是指生姜。
这些农产品遭遇了过山车般的涨跌,背后是不良商家的恶意操纵,当时国家及时出手,阻止了这场闹剧,维护了市场稳定。
还记得去年疫情期间,市民疯狂囤积粮油的情景吗?这是由谣言引起的恐慌情绪导致。国家一边辟谣,一边加大供应量,米面都堆到了超市门口。
这次猪肉暴涨到暴跌不过一年多的时间,看似是由非洲猪瘟引起的蝴蝶效应,实则不是。
2018年下半年非洲爆发猪瘟,2019年国内的猪肉价格就开始上涨,2021年春节前夕达到最高,之后急转直下。
非洲并不是我国唯一的生猪进口地,澳大利亚和美国也是重要的生猪进口地,为什么因为非洲猪瘟,我国的猪肉价格暴涨呢?真的是因为我国的生猪出栏量减少吗?
我认为不是,仅仅因为非洲猪瘟,我国的生猪出栏量就断崖式下跌吗?要知道我国经过近几十年的改革开放,综合国力显著增强,岂是非洲猪瘟能左右的?
背后正是养殖大户,强强联合,控制了整个产业链,人为压低生猪出栏量,造成紧缺的现象,提高猪肉价格,从中牟取暴利。
即使猪肉价格下跌,养殖大户同样可以收割小规模的养殖户,无论涨跌都有钱赚。
回到问题,猪价跌,羊价跌,鸡价也跌,不要担心,等着一波过去,马上就涨起来。跟着大形势走,把控风险,同样有钱赚。
回答于 2019-09-11 08:43:50
先不要说猪瘟,也不说天灾。猪肉价大起大落的根本原因应该是缺乏市场引导和科学管理。
农民个体养殖户饲养猪的依据就是看到别人养猪赚了钱,于是他也养,这就叫跟风饲养。跟风效应影响面很宽,猪越养越多,市场饱和,供大于求,猪肉价格大跌,养猪户赔大钱。就是这样,猪肉价格大起大落,毫无规律,搞的市场很乱。
农民小规模的养猪户没有能力搞市场调研,不懂市场规律,不可能有科学预测,进而做出准确的饲养计划。实际上每年需要养多少猪是基本固定的,猪肉的需求量也是基本固定的,生猪存栏量不要有太大变化。这方面要有一个机构专门统计,公布数据,对市场做出基本预测。这就可以引导养猪户确定应该养多少猪,知道自己应该有多大风险和多大利润,他们就不会盲目跟风饲养了,猪肉价格也会基本稳定。
过去,在计划经济下,猪肉价格是国家统一确定的,全国都一样,由物价局统一管理价格。现在是市场经济,价格由供求关系决定,所以就必须了解市场,根据市场需求来决定饲养规模和数量。这是问题的关键。不懂市场,不做市场调研,缺乏对农民的市场引导,猪肉价格大起大落的事情会不断发生。
回答于 2019-09-11 08:43:50
猪价跌,羊价、鸡价也跟着下跌,养殖业的“寒冬”,市场怎么了?
国人主要肉食品是猪肉,2018年下半年发生的非洲猪瘟疫病迅速传播,很快大陆各个省区都感染疫病,一时间,国内的猪肉价格是先发生暴跌然后出现暴涨,我们这里的猪肉从每斤10元左右下跌到7元左右。短时间内,国内生猪存栏数量大幅度减少,据农业农村部400个定点监测县的数据显示,2019年8月生猪存栏同比下降了38.7%,能繁母猪存栏同比下降了37.4%。市场肥猪供不应求,造成猪肉价格暴涨,2019年6月份后,国内各个地方发生了猪肉价格暴涨,我们这里猪肉价从每斤7元左右暴涨到45元。2018年非洲猪瘟疫病流行,养猪生产受到严重危害,牛羊鸡肉作为猪肉的替代品顺势涨价,牛、羊肉价格往上串了一大截,当时牛羊肉价格与猪肉价格接近,消费牛羊鸡肉的消费者增加,造成市场牛羊肉供不应求,牛羊肉价格只涨不跌。由于肉鸡养殖时间比较短,利润高,一般出壳40多天就可以出栏,养鸡人大量扩栏,造成肉鸡供大于求,价格下降。牛羊肉价格在高价位上运行了相当长的时间,国人的肉食品是以猪肉为主,在猪肉的高价时期,由于牛、羊肉价格与猪肉价格相差不大,因此,牛、羊肉作为消费者的主要选购品种。今年年初以后,国内肥猪价格持续下跌,现在有的地方下跌到个位数,一般地方在每斤15元左右,消费者就会放弃价格昂贵的羊肉,改为消费猪肉,因此大多数地方的羊肉的销售量大幅度减少,价格下降,而很少出现价格居高不下的现象。
养殖业的“寒冬”首先是由于非洲猪瘟疫病引起的,同时与新跨界投资养猪企业的经营管理水平有很大的关系。随着养猪进入红利时期,养猪业是乱套了,懂或者不懂生猪饲养管理和经营的企业都涌入养猪业,大家都来抢养猪人的饭碗, 高额的养猪利润和政府高额的补贴吸引了大量的企业跨界投资养猪,国内规模猪场从去年年初的16.1万家增加到目前的18万家,我国生猪存栏量已保持在4.16亿头以上,去年年底前国内生猪养殖数量就增加30%以上,生猪养殖数量已经恢复。从年初到6月底肥猪价格持续下跌主要是由于养猪界非常混乱,这些新跨界投资养猪的企业大多数是养殖业的门外汉,这些企业对生猪养殖规律不清楚,不懂生猪的经营与管理,大多数企业仍然是以工业管理模式组织生猪生产,没有按照市场的需要而进行生产,一见养猪利润确实高,不顾一切地签订养殖合同,大量养殖生猪,短时期内超过了市场的需求量。这些养殖企业在春节后猪肉消费的淡季大量出栏肥猪,同时养殖超大肥猪,使肥猪上市量大幅度增加,形成了供大于求的状况。大家都知道每年的春节后到端午节前通常是一年中肉食品的消费淡季,也是一年中肉食品最便宜的季节,因此,有养猪经验的养猪人就会尽量减少在春节后至端午节前肥猪的出栏数量,而在养猪红利时期涌入养猪业的企业比较多,良莠不齐,相互竞争,不按规矩出牌,造成肥猪价格持续下跌。现在由于企业之间的竞争,大量抛售肥猪,导致市场上的肥猪过多,出现了虚假的肥猪过剩现象。
下一篇:返回列表
相关链接 |
||
网友回复(共有 0 条回复)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