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 首页 > 网站导航收录 > 百科知识百科知识
农村送礼实在送不起了,每个月几大千,不堪重负,该怎么办啊?
礼节,中国,礼数农村送礼实在送不起了,每个月几大千,不堪重负,该怎么办啊?
发布时间:2019-02-08加入收藏来源:互联网点击:
问题补充:
我们老家村里,每个月都在办酒,结婚办,生小孩办,老人走了办,这些都好理解,可修房起地基办,一楼封顶办,二楼封顶又要办,生病好了也要办,有些人家老人年年过寿要办,有的甚至是自己家的猪生仔了都要办。
重点是,不管办什么酒,办多少次,你只要有一次没去都不行,下次你家有事别人就不来,而且象给老人办的过寿的和去世的这种更吓人,老人膝下有几个子女,你去就得送几份礼,人还必须得到,一连好几夜不得休息,工作忙时实在无法!
前年,村里小学校长平时就是没什么酒办的人,村里又是大屋小事办什么宴习都要叫他,每个月随礼都随怕了,最后被逼得没办法了,硬是在9月1号开学了办了个小学开学酒,真是伤不起啊……
像这些酒席不去又不行,老人又说要走动,怕日后生后事无人帮衬不热闹惹人笑,但像我们这种不爱办酒的人家真是受不了了,每个月工资大半都是送礼了!实在是不知道该怎么办了,大家看看,能有什么办法杜绝下这种陋习啊?实在是不堪重负啊!
回答于 2019-09-11 08:43:50
回答于 2019-09-11 08:43:50
礼尚往来是中国的传统礼仪方式,但是现在送礼在人们的不同的利益演变下,失去了它原有的意义。
农村的礼数已经多到人们不可想象的地步。
前些天, 邻居张大哥结婚两年一直没有孩子,今年媳妇儿怀孕,生了个大胖小子,把张大哥高兴坏了, 给自己的孩子举办了满月酒。邻里乡村的认识的,有点儿关系的,都叫上高兴高兴,热闹热闹,张大哥这意是好意,但是这去喝满月酒,哪个能不随个礼呀?哪有白吃白喝的呀。关系好的热闹热闹,替张大哥高兴,沾沾喜气;关系没有那么亲近的,就觉得有点儿纠结了,不去吧,面子上过不去,去了吧,关系又没那么近,还得随礼。
就满月酒喝也就喝了,可还有一种礼数,那就是参加生日宴,现在人们生活质量提高了,对自己女人比较爱惜了,这有事儿没事儿,总想找点理由,聚一聚高兴高兴,吃点好吃的。
同事小李就因为没有参加别人邀请的生日宴,而发生了不愉快,生日邀请是群发的, 同时,小李觉得和对方没有那么大的深交,也就没有理会。没去参加生日宴,也没有给对方发红包。之后两人还因此发生过矛盾,闹得很不愉快。
每个人认识的这么多的朋友中,如果每个人都举办生日宴,那这一个月参加生日宴还能停得下来吗?
上周表姐家盖了套新房子要搬进新房子,通知了亲戚朋友来贺新房子,房子的建造是中国子孙的后代大计问题,尤为重要,但现在,搬进新家,亲戚朋友,除了送上祝福表示高兴之外,也要随上礼数。
从这礼节算下来,过年拜年要发红包,结婚要随份子钱,满月也要随份子钱,生日宴参加也要随礼,搬家要给贺新房子随礼,参加葬礼也要随钱……
在中国号称是礼仪之邦, 人们比较注重礼节,对礼的要求也很多,对于大多数中国人来说,礼不可废,礼是一种美德,在中国,如果没有了礼节,便会认为是道德败坏,礼其实是讲礼貌,是人和人之间的沟通方式,但礼节也要有一个节度,许多西方人有时候却很难理解中国的礼节。
在中国有一句老话,叫做礼多人不怪,中国的传统礼仪已经在现代社会演变中,失去了他原有的意味。
中国的礼仪是传统文化,它本身没有问题,礼尚往来也是礼仪文化的一种,但失去它原有的礼仪含义,就成了一种社会的陋习。
有的人认为就是贫困年代的一种众筹模式,像是一种投资,分期偿还,在现在的社会里,这些礼数就被年轻人们称为友好关系的一种消费形式。
所有进入商业社会和城市构造,人口流动较大,人与人之间的关系相对比较淡化,如果今天给你的同事随礼,明天可能你从这个公司离职,那随的礼数也就随之消失了。
在很多人看来,有很多礼节,既浪费时间又伤财,如果经济比较拮据,还会因为随礼而苦恼。
我们应该正确的认识中国的礼仪文化,发扬我国的礼仪之邦,纠正一些不必要的礼节,不要让这些礼节成为人们生活上的负担。
下一篇:返回列表
相关链接 |
||
网友回复(共有 0 条回复)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