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 首页 > 网站导航收录 > 百科知识百科知识
报复社会的人逐渐增多,是什么导致的?怎么去遏制这种行为发生?
重点,低收入,社会报复社会的人逐渐增多,是什么导致的?怎么去遏制这种行为发生?
发布时间:2019-02-08加入收藏来源:互联网点击:
问题补充:
6月5号安庆市110接到报警,一男子在我市迎江区人民路商业步行街持刀伤人,目前案件已造成多人受伤
回答于 2019-09-11 08:43:50
回答于 2019-09-11 08:43:50
有钱人越来越有钱,没钱人越来越没有钱。物价这么高,工资那么低,房价高的离谱。5%的人掌握着95%的金钱。底层社会的人想起来很困难,网贷遍地,商场干不过网商,老师变得畏畏缩缩,人民生活紧紧巴巴。绝望➕失望=无望=狂妄
回答于 2019-09-11 08:43:50
1/6
缩小贫富差距。
推进收入分配制度改革,要加强对垄断行业的监管力度,缩小垄断行业和非垄断行业职工的收入差距;要加强对国有独资及国有控股企业和单位经营者薪酬水平的监管考核,缩小企业管理层与被管理层的收入差距;要研究制订科学合理的工资标准,提高劳动者收入在GDP中的比例,将收入差距控制在合理的范畴内;要加强城乡统筹发展,缩小城乡居民收入差距;要加大对欠发达地区的支持力度,有效控制农民收入的地区差距。与此同时,要强化二次分配,强化对高收入人群的税收监管,为中低收入者减支增收。
2
/6
畅通利益表达渠道。
要着力健全社会舆情的汇集和分析机制,积极主动把握群众的利益诉求,力求将矛盾化解在早、化解在基层、化解在萌芽;要实现人民调解、行政调解、司法调解的有机结合和相互衔接,综合运用法律、政策、经济、行政等手段和教育、协商、疏导等办法,积极稳妥调处各类社会矛盾纠纷;要在规范现有各种利益表达方式和渠道的同时,借助现代信息技术构建多层次、多渠道的群众利益诉求表达平台。
3
/6
强化社会救助措施。
要从维护改革发展、保持社会稳定的大局出发,切实关注低收入群体、边缘群体,加强社会救助,努力帮助解决其民生难题。要加快建立和完善覆盖全社会的保障体系,认真落实好现行保护低收入群体的各项政策,着力解决城乡低收入群体住房、就业、看病及子女上学等突出的民生问题,让低收入群体更多地享受经济社会发展成果。
4
/6
主动实行心理干预。
要针对心理偏执者、吸毒者、残障人士、家庭破碎者、艾滋病患者等重点人群,建立相应的心理调适机制,发现并预防潜在的危险。要积极通过政府购买公共服务的形式,扶持专业组织,对重点人群进行摸底调查、动态监控与心理检测。在农村,要充分发挥村委会的作用,促进政府与农民之间的沟通和交流,帮助弱势群体解决实际问题。
5
/6
加强重点防控。
要针对报复社会型犯罪的特点,加强重点地区、重点部位、重点人员的治安防控。各级公安部门要加强对学校、幼儿园、超市、地铁口、车站、码头等重点场所的监控与管理,防止突发性袭击事件发生。要加强对重点人员的排查,对情绪行为偏执人员、对社会极端不满人员等各类高危人员做到心中有数,疏导到位、管控到位。
6
/6
正确引导舆论。
对于报复社会型犯罪的报道,要加强引导,不报道作案过程,不炒作、不渲染;要加强影视作品的审查。进一步制定和完善对公安类影视及文学作品实行严格审核的有关规定,将负面影响降到最低。要加强网络游戏的监管,推进网游企业建立自我监督、自我规范的自律机制,为保证未成年人的健康成长创造良好的网络环境和社会环境。
下一篇:返回列表
相关链接 |
||
网友回复(共有 0 条回复) |